伊朗的“巴別塔”
大家好,歡迎收看世界週刊。
本週,金球獎公佈了提名名單。中國的幾部大片《滿城盡帶黃金甲》,《喜馬拉雅王子》等都名落孫山。曾經在戛納影展上獲得最佳導演獎的《巴別塔》一枝獨秀,獲得7項提名。
因為一次偶然的事件,三個國家的12個人相遇在一起。在這部影片中,命運的羅網把不同種族、地域、文化背景下的人納入其中,圍繞他們的所有悲劇都是因為“溝通不暢”。
這正是我們所生存的世界的無奈寫照。
本週,聯合國關於伊朗核問題新決議草案正在密切磋商之中,而恰恰就在這個山雨欲來的時候,圍繞伊朗這個頗具神秘感的國家,又發生了一系列的事情。當來自伊朗內外的各種不同聲音交錯在一起的時候,我們也會困惑:在世界和伊朗之間,是否也能建成一座溝通彼此的巴別塔?
世界週刊本週視線關注伊朗。
12月11號,一個規模並不大的國際會議在伊朗德黑蘭舉行,但卻引來了全世界的關注。因為它觸及了一個敏感話題:納粹大屠殺。
來自30個國家的67名學者的身份也很敏感:他們中大部分不承認存在納粹大屠殺的歷史事實。
伊朗外長 穆塔基:這次會議的目的不是否定或肯定大屠殺,是要給那些在歐洲不能自由表達關於大屠殺觀點的學者們一個機會。
而更敏感的是,此次會議的倡議者正是伊朗總統內賈德。
伊朗總統 內賈德:我要告訴西方國家,就像蘇聯的消亡一樣,以色列也將從地圖上被抹去。
內賈德總統的言論,再一次在國際社會激起了千層浪。
以色列外交部發言人:伊朗政府對這種種族主義言論的支持完全不符合國際社會的行為規範。
聯合國下任秘書長 潘基文:否定歷史事實,尤其是關於大屠殺的事實是不可接受的。同樣不可接受的還有對於任何國家或人民的消滅言論。
康輝:如果聯合國安理會關於伊朗核問題的新決議草案獲得通過,伊朗將面臨新的制裁。關鍵時候,內賈德總統又有這樣冒天下之大不韙的舉動,究竟為什麼?他的話究竟是講給誰聽的?在他反復的激烈言論背後,又有著怎樣的用意呢?
不久前,美國著名新聞主播泰德 卡波帶領攝製組深入伊朗,走進了這個美國政府眼中的最危險國家。
伊朗對於卡波的職業生涯有著特殊的意義。
1979年,正是卡波對伊朗扣留美國人質事件的報道促成了美國廣播公司“夜線”節目的誕生,在這個節目,卡波一幹就是26年。
這是他近30年來第一次回到伊朗。
巴哈裏:我可以告訴你,內賈德並不像布什總統那樣狂熱。
卡波:(笑)為什麼你要説和布什一樣狂熱?
卡波:(笑) 沒事,沒事。
卡波:當他説那些關於消滅以色列,否定大屠殺的言論時,你想告訴美國人説放鬆一些,不必對此太緊張嗎?
巴哈裏:是的,我認為他的那些話並不代表他內心真實的想法。而且我認為美國和以色列也在誇大他的言論。當他否認大屠殺時,他其實是在為了獲得民眾的支持。因為伊朗人其實並不關心在二戰的時候納粹到底做了些什麼。
卡波:可是當他説要把以色列從地圖上抹掉,而美國又在説他正試圖發展核武器,這兩件事情聯絡在一起,就會顯得有點恐怖了。
巴哈裏:是的。聽上去是有點恐怖。但是,真正恐怖的是我們的總統居然會説這些話。這説明他並不了解世界,不知道世界對於這些事情非常敏感。
在伊朗,泰德 卡波還發現,雖然這裡是美國眼裏的“邪惡軸心”,但很難感受到所謂的壓抑和恐怖。
卡波:有人認為如果美國加以推動,很多伊朗人會起來反對政府。
哈迪安:當然有持不同意見的人。但是,95%的人會反對對伊朗的軍事進攻。是的,他們希望看到改革,看到變化,政府的和社會的。但是他們希望看到漸進的變化。
伊朗社會渴望民主,渴望自由,但他們最需要更好的生活水平。對於這一點,內賈德認識到了。
現在每年政府對民眾的補貼高達10億美元。
比如,公共交通基本是免費的。為了補貼航空公司,政府每年大概支出150-200百萬一年。汽油也有補貼。一加侖大概30-35美分。比水都便宜多了。一瓶飲用水的價格還要50美分。
不過,這是個暫時的政策。這不是一個真正具有創造力的基本穩定長期的政策。
本週,一場爭奪民意的競選運動正在伊朗展開。
15號,伊朗舉行第四屆專家會議和第三屆地方議會選舉。輿論認為,這是對內賈德政府1年多的業績評估。而高投票率表明在這裡民主距離人們並不遙遠。
伊朗選民:如果我們不投票,那些我們不喜歡的候選人就可能被選上,我們應該投票。
伊朗選民:明天我會去投票。因為伊朗應該向世界展示我們是一個強大的國家,我們能夠通過選舉來決定國家事務。
康輝:儘管在世界上,伊朗是個富有爭議的國家,但是大多數伊朗人的生活和夢想與其他國家的人們並沒有本質的不同。
只是,世界對於他們的了解太少了。
為了走近伊朗,世界週刊特約記者張淑惠用鏡頭捕捉了她眼中的德黑蘭。
伊朗首都德黑蘭,是一個混合著傳統與現代的城市。
站在市中心的阿根廷廣場,一邊是現代的摩天大樓,另一邊則是正在建設中的一座大清真寺。幾條交叉的高速路貫穿其間。
德黑蘭有現代的購物中心,世界名牌商品琳瑯滿目。
唯一不同的是,逛街的女孩子們都遮蓋得嚴嚴實實。但她們臉上卻都化著精緻的彩粧。
伊朗的公共交通設施裏,婦女和男性被謹慎隔離。
保守封閉,這是很多人對伊朗,尤其是伊朗婦女的印象。但是,當我們的鏡頭走近她們,卻發現,在黑色頭巾的遮蓋下,她們同樣有著自己個性化的追求。
25歲的瑪亞姆是伊朗《婦女》雜誌社的記者。這家雜誌社有20多名員工,全都是女性。
對女記者來説,工作時間通常是不固定的,尤其對已婚婦女來講很不容易。和伊朗男性相比,伊朗女性必須要比他們加倍努力工作才能獲得認同。儘管如此,我們仍然享受我們工作的權利。
在瑪亞姆採訪接觸的伊朗女性中,有成功的商人,也有嶄露頭角的女畫家。
和伊斯蘭革命剛結束那幾年相比較,伊朗社會確實發生了一些變化。女人不再躲在家裏了,她們工作、上大學,在伊朗的大學裏面,有65%的學生都是女孩子。
法納茲 薩菲,也是一位女記者,同時,她還是伊朗最受歡迎的博客。
我發現伊朗在國外的形象非常可憐,很多人會問我一些奇怪的問題,比如,你們住在帳篷裏麼?你們伊朗有車嗎?女人能上大學嗎?伊朗的國家形象太負面了。我們在西方媒體中看到的伊朗不是真正的伊朗的形象。所以我寫博客。寫一些日常的生活,這樣許多人可以對伊朗有個正面的認識。
康輝:其實,伊朗也像這些包著頭巾的婦女一樣,驚鴻一瞥之下雖然有掩藏不住的美麗,但畢竟存在距離感。
不過,從開博客的普通伊朗人到言辭強硬的總統內賈德,伊朗並沒有切斷與外界交流的渠道。比如,內賈德總統就多次給美國總統和民眾寫公開信,表達自己的想法。但也是在本週,內賈德自己第一次公開遭遇到了自由言論的正面抨擊。
12月11日,內賈德在德黑蘭一所大學發表演講時, 突然遭到一批學生的抗議。
這是2005年6月內賈德當選以來,第一次公開面對反對的聲音。但他表示抗議者不會因此受到懲罰。
伊朗年輕人的思想與聲音也讓30年後重返伊朗的泰德 卡波感到驚訝。
卡波:我在這裡經常感覺到尤其是年輕人他們能很自由的發表意見,甚至批評,表達他們的
心願甚至是想離開這個國家,這令我有些吃驚。
伊朗前外交部長 易卜拉欣 雅茲迪:年輕人和我們不一樣。他們的意識形態不是那麼強。他們更加個人化。
這是種文化衝突。這個國家正在經歷一種變化,不是漸變,而是劇變。
這種衝突也體現在政府的強硬與民眾的溫和之間。
我希望你看看這裡,很多人在説:嗨,你們從哪來。你説來自美國。他們就會説“你好!”
當有鏡頭在前方的時候,有些人會喊一些口號,比如反對美國。但是也有很多人會在背後笑,打招呼,説問候布什先生,這是很有意思的現象。
卡波:現在有種説法,可能美國和伊朗之間會發生戰爭,你認為會嗎?你擔心嗎?
教師 雷扎 阿馬第安:我希望永遠不會。我希望這種緊張的關係可以結束,兩個國家可以和平相處,你們有技術,我們有能源,我們可以互相幫助。如果能有和平,為什麼要選擇戰爭?
康輝:這些來自伊朗普通人的聲音,清晰響亮。
但是,有多少人會認真的傾聽?即便清晰,但這樣的聲音是不是又會被更激烈的官方言論所掩蓋?
還是回到我們最初提到的《巴別塔》,影片中,相互關聯的人們因為溝通的不暢而釀成悲劇。
而對於伊朗,世界如果多一些耐心的傾聽,或許,巴別塔的悲劇將不會發生。
戴妃童話
1997年8月31號淩晨,一聲巨響之後,英國前王妃戴安娜和她的男友法耶茲魂斷巴黎。
一個童話,殘酷謝幕。
誰也不會想到,1981年2月24號,那場舉世矚目的“世紀婚禮”的女主角,最終如此這般香消玉隕。
車禍還是謀殺?9年來,猜測與推測層出不窮。
“她的生活和她的死常常被描繪成一個童話”。
-----戴安娜的傳記作家梅納塞
康輝:9年過去了,英國肯辛頓宮的金色大門前,已經看不到人們為悼念戴安娜擺放的鮮花。
然而,12月14號,英國警方公佈的關於戴安娜王妃死因的調查報告,再次引起了媒體的高度關注。
也許有人會問:為什麼關於戴安娜的大小事情,都總會引起人們特別的關注?
是因為這個童話太美麗?還是太悽慘?
答案是,在那縷綿綿不斷的“戴妃情結”背後,有的絕不僅僅是人們對真相的期待。
這本由英國倫敦警察局前任局長史蒂文斯領導的調查小組用3年時間完成的調查報告,顯然不能讓所有人接受。
英國著名的《人民》季刊一口氣提了好幾個問題:
報告説,司機當時喝醉了,但是不是有人讓司機亨利 保羅吃了進入胃中才溶解的濃縮酒精膠囊,好讓他當替罪羊?
為什麼不詢問自稱目擊了撞車事件的英國證人加裏 亨特?
為什麼拒絕了奔馳公司對汽車殘骸進行檢查的提議?
據説放在車裏的一條圍巾和大量錢到哪去了?
英國的對外情報機構軍情六處在多大程度上捲進去了?
但值得一提的是,查爾斯王儲、威廉王子和哈裏王子都對英國警方的調查報告表示接受。
康輝:英國警方宣佈,關於戴安娜死因的公開聆訊,將在明年1月舉行。
到時很可能又將引發新一輪的媒體關注。
因為就像日本《産經新聞》説的,意外早逝的戴妃人氣依然不衰。
比如,有關她的回憶錄不斷再版,柏林大學還開了一門專門研究戴安娜現象的課。
英國一家電視臺最近進行了“過去100年最令人難以忘懷的歷史事件”調查,結果顯示,“戴妃之死”超過二戰位居榜首。
為什麼會這樣?
“我認為,在這個世界上人們所患的最嚴重的疾病是得不到愛。我願為使人們感受到愛的溫暖而竭盡全力。”
——戴安娜
對英國王室來説,仿佛“應運而生”的戴安娜就像是從沉悶中冒出來的一股清風。
悠久的歷史,尊嚴與權力的象徵。
即便是在世界發生翻天覆地變化的時候,英國王室也總是過著與賽馬、森林和威爾士小狗有關的19世紀田園生活。
但王室與民眾間的距離感,讓王室本身也感到有落後於時代之嫌。
於是,要求平民化和現代化的微型改革在英國歷史上也曾不斷出現:
1902年愛德華七世開放了國家議會儀式;
1932年喬治五世通過傳媒把聖誕祝辭送到千家萬戶;
1969年一部紀錄片把王室的“神奇世界”展示在平民面前。
而以灰姑娘的姿態成為王妃的戴安娜更加速了這個進程。
她親切的笑容,與普通民眾的直接交流,逐漸擄獲了全英國人的心。
1991年7月,戴安娜在探訪艾滋病患者時,毫不吝嗇地擁抱了一位臥床不起的患者,結果那位患者禁不住流下熱淚。
戴安娜生前共擔任100多個慈善團體的會長或資助者。她選擇幫助的大多數是艾滋病患者、麻風病患者和無家可歸者。
作為“和平大使”,她在世界各地頻頻出訪,改變著英國在世界的形象。
就在遇難前20多天,她剛訪問了波黑。當時戴安娜身著防護器具,走地雷區旁的小路上。她用自己勇敢的行動向世人警示戰爭的殘酷。
英國路透社曾這樣評價:“戴安娜對各種背景的人都充滿深情,對自己所遇到的麻煩都坦誠相待。這似乎都符合英國新的人人平等的心境。”
康輝:迷人的風度,不幸的婚姻,對平民的同情和對命運的抗爭…… 戴安娜努力在英國社會中尋找著自己的位置。
這些都是戴妃童話中的重要元素。不過,戴安娜在投身於慈善事業的同時也經營著自己的名人形象,這恰恰又是她悲劇的真正緣由。
就像美國專欄作家法福説的:
“戴安娜生於知名度,也死於知名度。這才是讓人悲哀但也讓人恐怖的地方。”
1997年8月31號,車禍發生時,有一批攝影記者當時正緊隨在戴安娜乘坐的汽車後面,希望能搶拍到一星半點兒的花邊新聞。
2006年12月14號,戴妃死因報告一公佈,為那些攝影記者辯護的律師坐不住了。
包括威廉王子在內的許多人一直認為,媒體記者是把戴妃逼上絕路的罪魁禍首。
然而,也有人説,“親善大使戴安娜”的另一面是“明星戴安娜”,這是媒體、公眾和她自己共同塑造的。
1997年9月5號,在戴妃發生意外後不到一週,諾貝爾和平獎得主特雷莎修女在印度逝世。
半個多世紀來,特雷莎一直在印度的貧民窟行善,照顧一切她所能照顧到的窮苦之人。
她的平凡就是最感人的傳奇故事。
戴安娜和特雷莎相差50歲,但卻結成了“忘年交”。
1990年,戴安娜和特雷莎在意大利首次見面。
當時特雷莎剛剛接受心臟手術,戴妃特地飛往意大利探望她。
這兩位被稱為“愛心大使”的著名女性幾乎同時去世,曾被人們看作是世界的巨大損失。
但《亞洲週刊》卻認為,戴安娜和特雷莎是兩個不同的故事。
戴妃不是傳統意義上的英雄,而是現代消費社會的超級明星。
戴安娜被愛戴恰恰是因為她只是消費大眾中的一員,大眾迫不及待地探究明星的隱私,而戴安娜從中則看到了一個放大了的“美化”了的自己。
戴妃只是名人,修女卻是英雄。
戴妃的悲劇讓人痛惜,而修女的行為讓人敬仰。
到2007年的夏天,戴安娜就去世整整10週年了。
不過,作為戴安娜的兒子,威廉王子和哈裏王子不再關心媽媽是不是世界塑造的明星。他們正計劃著在2007年7月1日,戴妃生日的那一天,舉辦一場頂級晚會。因為在他們心裏,只有“快樂”才是媽媽留給他們的永遠記憶。
康輝:其實,2004年1月當史蒂文斯開始負責調查黛安娜車禍案時,法國警方已經得出交通事故的結論。
但戴安娜童話般的一生讓太多人不願接受那樣一個現實。直到現在,依然如此。而這種“戴安娜情結”,誰又能説沒有“人為製造”的因素呢?想想那些在戴安娜生前和死後,利用她當賣點的媒體和商家們,我們也許應該問一句:時至今日,真相還重要嗎?也許一位普通英國人説得好:“不論調查結果怎麼寫,發生了的事情終歸已經發生了。戴安娜死了,而她的兩個孩子還要生活下去。”
點睛
一、 一吐為快
本週,向來言辭謹慎的聯合國秘書長安南在許多媒體看來,可謂是一吐為快了。
因為他出人意料地成為了聯合國歷史上第一位以強烈批評美國政策為自己的任期劃上句號的聯合國秘書長。
12月11號,他在位於美國密蘇裏州的杜魯門總統紀念博物館發表告別演説。
聯合國秘書長 安南:這個國家(美國)曾在全球人權鬥爭中發揮過重要作用,如果美國放棄了它原有的理念和原則,它的海外朋友自然會感到困惑。
演講剛結束,紐約時報就看明白了:安南是在批評美國。
紐約時報説,難道您沒注意到嗎?安南引用了杜魯門的話:“偉大國家的責任是為世界人民服務,而不是主宰他們。” 這説明安南特意把演講地點選在了杜魯門總統紀念博物館,想利用這位曾參與聯合國創建工作、並大力支持過聯合國的美國前總統,批評現在的繼任者。
美聯社也説,儘管安南一直是美國外交政策的批評者,但這是“最嚴厲也最不尋常的一次”。
康輝: 一向被認為是“老好人”的安南臨走為什麼還要放一炮呢?
法蘭克福彙報 《難以忍受的失望》
《法蘭克福彙報》説,原因很簡單,這是對國際法原則遭到美國挑戰《難以忍受的失望》。
觀察家報 苦心孤詣
不過英國的《觀察家報》認為,作為政治家的安南此舉未必就是長出一口悶氣那麼簡單。
在“高調離去的背後”,安南為繼任者處理好與美國的關係打下了伏筆,可謂苦心孤詣。
其實對於聯合國的未來怎麼走,安南是有想法的。
華盛頓郵報 安南留下的東西
《華盛頓郵報》盤點了《安南留下的東西》,也就是5條“安南原則”:
世界上每個人的安全都與別人的安全有關;
每個人都有責任關心他人的利益;
全球安全與繁榮有賴於尊重人權與法制;
政府應對其國內和國際事務中的行為負責;
只有通過多邊體系,通過聯合國,各國共同合作,才能滿足上述四點要求。
康輝:但如今壯志未酬的安南即將離開,要承擔這一切的就是本週剛剛宣誓就職的新秘書長潘基文了。
衛報 危險任務
就像英國《衛報》説的,潘基文接到一個“危險任務”,有多危險?
來看這幅漫畫:潘基文從安南手中接過一株長滿刺的仙人掌,刺上寫著,“恐怖主義”“饑餓”,“全球變暖”和“種族衝突。”(請把漫畫上的字改過來)。
南華早報 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
所以,香港《南華早報》説,潘基文走向了他職業生涯的頂峰,但接手的是一個責任遠遠大於權力的職位。 在這個聯合國內外各種棘手問題成堆的時候,套用狄更斯《雙城記》中的一句話更能形容潘基文此刻的心境:“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
二、歡呼的理由
康輝:北京時間12月15號晚,在多哈奧運會最後一戰中,卡塔爾隊1比0擊敗伊拉克隊奪取了男足金牌。
伊拉克的希望落空了嗎?沒有!
因為就像美國《政治家報》看到的,伊拉克人已經有了足夠的歡呼理由。
理由一 體育用品店老闆發財了
理由一,英國《新聞內幕》披露:體育用品店老闆發財了。
在巴格達,有一家AC米蘭體育用品商店,但伊拉克人都來這裡搶購綠白相間的伊拉克國家隊服和國旗。結果兩樣都脫銷了。
理由二 ABC:滿城盡帶槍炮聲
理由二:美國廣播公司報道説,巴格達現在“滿城盡帶槍炮聲”。
當然,這是慶祝的槍炮聲。比如,在球隊獲得決賽權後鳴槍慶祝,一位警察看到行人手舞足蹈,竟把自己的手槍遞過去讓素不相識的人開槍慶祝。這在巴格達簡直不可思議。
康輝:的確,一個受傷害的國家太需要勝利來撫平傷口了。
《阿麥新聞報》:伊拉克人會笑了
難怪韓國《阿麥新聞報》注意到:伊拉克人會笑了
曼谷郵報 灰姑娘的笑容
曼谷郵報説,這是灰姑娘的笑容。
無獨有偶。
在本屆亞運會上,另一個灰姑娘,女足冠軍朝鮮隊也笑了。
一位伊拉克人這樣感慨到:如果我們團結起來,夢想就會實現。
路透社 不可能變成可能,也許只需再多堅持一分鐘
路透社也説,由不可能變成可能,也許只需再多堅持一分鐘。
在亞運會入場式上,一名韓國籃球隊員和一名朝鮮足球隊員舉著統一朝鮮半島旗子走進會場引人注目。而這一切都是在入場式開始前最後一分鐘實現的。
康輝:説到這裡,也許有人會質疑,在體育賽場上,難道歡呼還需要理由嗎?
答案,當然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但伊拉克一名庫爾德混血球員的話世界也許應該聽一聽:在賽場上拼殺總比在戰場上要好。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