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要:
前東德國家安全部副部長、冷戰時期國際情報界的馬庫斯 沃爾夫是舉世聞名的“隱面人”。在長達34年的諜報生涯中,他領導的東德國外情報局曾是冷戰時代規模最大的情報機構之一,手下指揮著多達3萬名特工。上世紀70年代,他甚至在當時西德總理勃蘭特身邊也安插了一名特工,並最終導致勃蘭特總理下臺,釀成“戰後德國最大間諜醜聞”。 |
|||||||||
|
|
||||||||
馬庫斯 沃爾夫其人——1923年1月,沃爾夫出生在德國巴-符州小鎮黑興根。
他的父親是一名猶太醫生兼作家,也是一位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母親也是一名共産黨員。 1933年希特勒上臺後,他們一家人輾轉流亡到了蘇聯。在俄羅斯,馬庫斯 沃爾夫讀完了中學,之後,他被送到“共産國際”一所學校接受政治和情報業務的訓練。1945年希特勒滅亡之後,沃爾夫回到德國。 1957年,不到30歲的沃爾夫當上了東德國家安全部對外情報總局局長,後來,又升任該部副部長。 在回憶錄中,沃爾夫稱,小時候家庭和青年時期在蘇聯的經歷對他的一生影響很大。 前東德共産黨員:他是個傳奇人物,很顯然他做了很多事情,比如收集情報或者間諜工作,不管你怎麼評價他(的一生),他的確是讓人刮目相看。 |
|||||||||
編後語:在談到一些有爭議的事件時,沃爾夫這樣寫到:“我的思維方式是在反法西斯過程中形成的。我們當時認為,面對窮兇極惡的敵人,幾乎沒有什麼不能用的手段。這種態度也在日後決定了我們的思維方式。也就是説,每當聽到有人罵我們時,我們首先想到的不是“他們説的是否屬實?”而是他們攻擊我們是否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
如今冷戰的鐵幕已經蕩然無存,然而沃爾夫的隱面人生留給我們思考卻是:類似的冷戰思維,真的徹底消失了嗎? |
責編:武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