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約會新7天]第189期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8日 15:11 來源:
進入[約會新7天]>>

  CCTV.com消息(約會新七天):觀眾朋友大家好,歡迎和新聞頻道約會新的七天,我是紫凝。

  今年是長征勝利70周年,中央電視臺為此而舉辦的大型電視行動《我的長征》也已經開拔兩個月多了。其間,關於《我的長征》諸多方面的情況被很多媒體所關注。

  今天“新聞人説新聞事”這個板塊,我們就請來了曾經報道過《我的長征》的兩位同事??-一位是《焦點訪談》的敬一丹敬大姐,一位是《社會記錄》的鄭波,歡迎你們。

  首先我想問問鄭波,我知道你跟隨《我的長征》攝製組採訪拍攝了十幾天,對這些長征隊員有很多很多感受,聽説你的第一感受來自於鼻子,是這樣嗎?

  鄭波:對隊員的感受------用鼻子感受隊員身上的味道。

  紫凝:敬大姐,在長征路上,特別是作為女隊員,她們會不會上廁所的時候會有一些不便。

  敬一丹:講述長征女隊員非常聰明,用雨傘的妙計來解決上廁所問題,體現長征女隊員開朗、樂觀的精神。

  敬大姐剛才您給我們講的,是以一個記者的身份發現的一些細節、一些故事。那我還聽説您在報道《我的長征》的時候,還有一段時間非常受感動是嗎?

  敬一丹:敬一丹講述以晚輩身份拜訪老紅軍,丹講述拜訪一位當年的紅軍司號員,司號員為他講述長征故事,敬一丹深受感動。

  那鄭波,敬大姐因為老紅軍而受感動,你呢,長征途中有沒有感動你的故事?

  鄭波:鄭波受欄目探路組感動。雜草叢生、險象環生,攝像差點掉到懸崖下。

  兩位在報道《我的長征》的時候是6月初,按照時間推算,迄今為止《我的長征》最感人的那一天兩位沒有趕上。帶嘉賓和觀眾一起來回顧一下當時的感人場面。

  讓人心酸的一個片子。我相信很多人都能感受到那擁抱的力量。敬大姐,都説女人的心是最細的,您有沒有看到或感受到在長征路上其他隊員們從內心流露的情感?

  敬一丹:邵夏珍和女兒通話所感受到的親情。

  親情,是敬大姐感受到的。鄭波你在前方的時候又感受到是什麼樣的感情呢?

  鄭波:通過編外隊員跟隨長征,談人們對長征的感情。幾個熱愛長征的人,一直在默默的跟隨着長征的隊伍,帶上自己的家當,買了馬,一起感受長征精神。

  《我的長征》出發兩個多月,按照攝製組的計劃,7月中旬,他們將翻越雪山,現在我們就來連線正在長征的崔永元,向他了解一下前方最新的消息。

  崔永元為我們帶來長征最新消息,介紹現在行軍路程已經到達了遵義,馬上要進行體檢,為翻閱雪山做準備工作。

  好,謝謝崔永元給我們帶來的報道,同時也感謝二位來到我們的演播室。今後我們會繼續關注《我的長征》的動態,為大家帶來一手的信息。最後記住我們的約會,下周見。

  本週三,由公安部和中央電視臺《法治在線》欄目組共同主辦的2006第二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評選活動正式啟動。《法治在線》欄目從當天開始至8月23日,連續展播60位候選人的先進事跡。如果您想參與投票,可以將選票郵寄到以下地址,您也可以登錄央視國際網站直接投票。

  北京市西四環中路49號影視之家第二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評選活動辦公室收 郵編:100039

  央視國際:www.cctv.com

  投票截止日期:2006年 8月25日,郵寄選票以當地郵戳日期為準。

  另外,現在活動還面向全社會徵集:本次評選活動的主題歌曲、活動標識、廣告宣傳詞、記錄您與警察之間故事的文字或 DV作品、頒獎典禮創意等,屆時,優秀作品的作者將被邀請參加頒獎典禮。

  如果您想了解第二屆“我最喜愛的十大人民警察”評選活動更為詳細地情況,請收看《法治在線》節目,或登錄央視國際網站。

  270多年前,一艘名叫“哥德堡號”的瑞典木帆船沿着海上絲綢之路來到廣州,翻開了中瑞貿易史上的第一頁。現如今,瑞典重金重建的 “哥德堡號”經過半年多的航行,終於將在下周抵達它首航的目的地廣州。

  去年10月2日,重建的“哥德堡號”鳴笛起航,沿着“古代海上絲綢之路”駛向中國。據悉,瑞方為重建這艘象徵中瑞人民友好的“哥德堡號”,耗資3.5億瑞典克朗、費時10年。“哥德堡號”起航8個多月來,沿途經過西班牙、巴西、南非、澳大利亞以及印度尼西亞,將於今年7月18日到達目的地——廣州,並在廣州進行為期1個月的訪問。屆時,中央電視臺將對抵達歡迎儀式以及一些友好活動進行直播。

  一年一度的暑假開始了,緊張學習的學生們又可以輕鬆一段時間了。我們新聞頻道為此製作了一些節目,希望陪伴孩子們度過一個快樂的假期。《新聞會客廳》製作了系列節目“80年代後英雄譜”,講述了一群80年代以後出生的年輕人創業的故事。《共同關注》欄目在“希望工程圓夢大學”活動啟動以來,派出了多路記者,分赴全國各地去尋訪貧困生。下周就將帶您走進幾位貧困生和愛心救助人士的內心世界。

  2004年9月1日至3日,發生在俄聯邦北奧塞梯共和國別斯蘭市第一學校的恐怖分子劫持上千名人質事件曾經在當時轟動一時。

  事隔一年半,在今年5月,10名經歷過別斯蘭人質事件的兒童來到海南三亞,在4名成年人的陪同下,進行康復性治療。《紀事》欄目組記者從他們抵達三亞的同時就開始記錄他們的康復治療和生活,

  充滿歡笑的中國海濱,能讓他們忘記發生過的一切嗎?遠離家鄉,他們心裏埋藏着什麼樣的故事?

  A:恐怖事件當時嗎?還是讓我們不要談了。

  B:令我驚恐的是,死了很多的小孩子,我覺得這是很恐怖的。

  C:就是,夜裏還不放過我們,很多孩子都死掉了。

  D:像9.1這樣的事情不要再有了,能夠和平安寧地生活.

  請收看紀事作品《遠離別斯蘭》。

  孩子是父母的希望和驕傲,是父母生命的延續,在上海的一個叫“星星港”的組織裏,父母卻成為了孩子生命的延續。

  他們都曾經是父母的驕傲,但是突出其來的變故讓他們還沒有綻放的生命之花凋謝了,留給他們父母的是旁人不能體會到的傷痛。

  柯斌:我沒有辦法,就死心裂肺的哭,這種痛是沒有辦法用語言來表達的。

  袁立燕:覺得整個世界都變了,一下子不能接受,所以在這個時候,就是把自己封閉起來,沒有追求,沒有希望了。

  陸溢:不相信一夜間白髮,但是我就是真的一夜之間頭髮白了。

  張逸:也沒有什麼生活動力了,一直都是渾渾噩噩的過了很久。

  這些失去孩子的父母在一起,成立了一個名叫“星星港”的愛心組織,相互幫助,相互鼓勵,共同走出這段人生的低谷。

  袁:星星港雖然是自發的,但是他也需要我們這個群體當中相聚,因為他可以使我們有一個相互交流,傾訴的平臺。

  袁立燕:

  陸溢:

  張逸:

  本週的《實話實説》就請來了四位“星星港”的成員,聊聊他們如何從悲痛中走出了新的人生。

  郭德綱,可以説是前一陣子網絡和各大媒體上出現頻率極高的名字了,儘管大家對他議論紛紛,可他帶給大家的歡樂,卻是實實在在的。

  下周的《人物新周刊》就請來了郭德綱做客。可沒想到平時巧舌如簧的“郭大師”,卻被阿丘請來的神秘嘉賓,説得灰頭土臉,差點招架不住。

  好了,我們的節目就是這些,別忘了我們的約會,下周見。

責編:扈航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