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代表團自從1974年開始參加亞運會,當時中國代表團的旗手是中國男籃後衛張大維,此後只有1978年的曼谷亞運會是由男排隊員周仲瑜舉旗,其餘6屆亞運旗手均來自男籃。昨日,記者對曾在1982年和1986年連續兩屆亞運會開幕式上擔任旗手的王立彬進行了採訪,他向記者講述了關於旗手的一些不為人知的“幕後故事”。
故事一:個頭長相佔便宜
與其他代表團一樣,中國代表團對掌旗人的要求也非常嚴格。首先旗手必須是成績非常好的優秀知名運動員,但説實在的,中國的優秀運動員太多了,而在這些運動員中,誰當旗手都可以在某種程度上代表中國體育的發展水平。不過,身材魁梧高大、五官端正的要求就將範圍縮小了許多,也正是因為如此,男籃運動員才佔了不少“便宜”,他説,自己恐怕也是沾了長的高大的光了。
故事二:激動之下換髮型
在出師之前由誰擔任旗手是一直以來都是一件保密的事情,即使旗手本人,不到最後關頭也不知道。王立彬也不例外,不過,王立彬説他當時通過其他渠道得知肯定會是自己擔任旗手時,心情非常激動,於是他特意跑到理髮店設計了一個新髮型,之後就將這髮型一直留了下來,後來的兩次亞運會擔任旗手,都是這個髮型。
故事三:拿著照相機沒法用
王立彬第一次當旗手時還以為自己有機會拿出相機照相,因此他還特意私自帶了一個小相機藏在西裝下。不料開幕當天在那種陣勢下,腋下的相機始終沒敢拿出來,一是怕、二是直挺挺地站在最前方也讓他無法施展手腳,只能眼睜睜地看著美好的畫面一一溜走。因此到了閉幕的時候,沒有任務的王立彬立刻拿出相機,咔嚓聲中片刻之間就用完了三卷底片。
故事四:忍“痛”將旗手讓出
王立彬最後一次擔任旗手是在1986年的漢城亞運會上,但其實,在1988年漢城奧運會的時候,王立彬本來仍舊是中國代表團旗手的不二人選,但由於男籃開幕式當天有比賽,所以王立彬只有忍痛割愛,最後旗手由男籃裏因傷無法上場比賽的宋濤擔任。隨後不久,年僅26歲的王立彬就告別國家隊,也就此失去了擔任旗手的機會。對這次“忍痛割愛”,王立彬昨日笑著説那是他人生當中無法彌補的遺憾之一。
(劉志強 吳浩東)
責編:譚啟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