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6世界盃綜述——歐洲保守派維護自尊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8日 17:27 來源:
中國足球報消息:2006年6月9日—7月9日,一個早就被期盼的時間刻度,在我們還沒來得及回味的時候已經倏然過去。裏皮辭職,克林斯曼拒絕續約,阿瑞納離職;貝克漢姆辭去國家隊隊長職務,菲戈宣佈退出國家隊,卡恩準備徹底退役;世界盃的謝幕也帶來了一代人的離開。但世界盃絕不是人走茶涼———比如國際足聯仍在追查決賽中齊達內紅牌事件、世界各地的球迷仍在熱議這個動人的夏天……
這是一屆傳統的世界盃———在德國的地盤上,歐洲群雄維護了自1958年以來不容南美球隊的自尊心,四強戰演繹成了歐洲盃;這是一屆保守的世界盃———141個總進球少得可憐。看看最佳射手克洛澤的成績單吧,這位不來梅隊前鋒的區區5個進球是自1962年世界盃賽以來,歷屆最佳射手中進球數最少的。
這是一屆創新的世界盃———世界盃時隔8年之後重返歐洲,東道主凝聚了整個歐洲的智慧和心血,打造了一屆無與倫比的經典之作;這是一屆激情的世界盃,德國人讓世人見識了他們不僅有嚴謹還有熱情和奔放。
世界盃勢力新格局———
南美沒失敗 亞非任務緊
5星巴西過早出局,驗證了“大熱即大冷”的江湖慣例———事實上賽前被人最為看好的球隊很難一路走到最後。另一支南美球隊阿根廷隊則被認為是德國世界盃上打法最為華麗的球隊,但仍被德國隊硬生生攔在4強之外。
實力強大、球星出眾的兩支南美球隊雙雙提早被淘汰實際上屬意料之中。自1958年瑞典世界盃以來(那屆賽事巴西隊奪冠,貝利橫空出世),還從沒有一支南美球隊能在歐洲舉辦的世界盃上奪得冠軍。更講究嚴肅紀律和團隊作風的歐洲球隊在擁有強大的主場優勢下,功力強上加強。而儘管如今已經有越來越多的南美球員適應了在歐洲聯賽踢球,但是作為一支球隊,他們在如何備戰歐洲舉行的世界盃、如何克服地域劣勢和心理劣勢上往往找不到更好的辦法。但有一點可以肯定,這一次南美人還是證明了他們的實力,包括黑馬厄瓜多爾隊,他們曾把波蘭隊羞辱得一無是處。
在歐洲人的包夾下,實力強大的南美人尚無法突圍,且不説正處於上升期的亞洲勢力了。儘管經歷了韓日世界盃上的瘋狂,但是這一次除了即將在2007年實現“入亞”的澳大利亞隊之外,其餘4支球隊均沒有實現進入16強的心理預期,這也説明我們自己還是高估了亞洲足球的實力。日、韓、沙、伊四支球隊可以説在世界盃上都展示了自己最強之處,但面對強大的歐美對手,卻仍難爭得一勝,只能説明我們的差距是全方位的———這其中自然也包括對足球的理解和駕馭能力。到頭來亞洲足球該做的實在太多,包括如何以“亞洲足球共同體”的姿態來共同提高東西亞足球的攜手進步。
這一次最為失望的屬非洲球隊了。由於其中有4支球隊都是首次進入世界盃決賽圈,這不僅讓世人對他們模棱兩可認識不清,就連他們自己恐怕也難以找出真正的對照參數。最被看好、信心也是最足的科特迪瓦隊夭折在“死亡之組”,空留一身遺憾;反倒是最不聲不響的加納隊在先失一局的不利局面下,作為惟一一個非洲代表殺進復賽,但好景不長,8強戰里加納人早早敗下陣來。如今,留給非洲人的時間不多,如果他們需要在4年之後的本土世界盃上取得真正的突破,就需要現在着手,作出有計劃性的長遠計劃。但這對動亂不堪的非洲足球來説,簡直太難了。亨利 米歇爾挂印離去後,很多人都不再看好科特迪瓦,非洲球隊的隨意性和個人色彩過於濃厚了。
技戰術篇———
保守也需多年修煉
小組賽裏頻繁出現的4比2、6比0、4比0的比分曾一度讓人誤以為這是一屆主打進攻的世界盃賽事,但自從進入淘汰賽後,形勢急轉直下,進球迅速減少,前鋒隊員也開始集體“夢游”(本屆世界盃小組賽階段均場有2.40個進球,但在隨後輪次的比賽中這個數字降到了均場1.71),與之相比,後防線上的球員卻頻繁出彩,卡納瓦羅、圖拉姆等人個個勇猛異常,最終他們代表的球隊、本屆杯賽上失球最少的兩支球隊相會在了決賽場上。
“進入復賽之後,人們似乎不再關心贏球而是關心不輸球”,國際足聯技術研究小組成員庫比拉斯的説法一針見血。的確,思想上的極端謹慎造就了賽場上的按部就班,甚至是死氣沉沉。而涉及到足球戰術上來説,以裏皮為首的戰術大師們對本屆杯賽的影響則意義深遠。在意甲賽場多年傾心經營“老婦人”的裏皮早就習慣了穩紮穩打,而他也將他的習慣性打法移植到了意大利隊身上,鑄造了4-4-1-1陣型。選擇首發11人時,主教練則更傾向於選擇單前鋒,像吉拉蒂諾和托尼在小組賽階段還能一起首發,但是到了淘汰賽階段,兩個人就只能輪流出場直至最終裏皮敲定了托尼的絕對中鋒位置。就連以攻勢足球著稱的阿根廷也是如此:儘管排出的是克雷斯波與薩維奧拉的雙前鋒,但薩維奧拉卻一直拖在前鋒之後很深的位置上牽制防守或伺機進攻。而除了青睞單前鋒,教練們在防守上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這一屆賽事上各隊都在採取區域防守和縱深防守,同時4後衛陣型成為主流———在全部的32支球隊中只有4支球隊採用三後衛陣型;而在這四支球隊中只有墨西哥和澳大利亞進入了淘汰賽階段的比賽。要知道,在這4個後衛之前,每個教練還會選擇如加圖索似的鏟球機器,讓對方的進攻球員隨時都會提心吊膽。
陣型偏向保守,思想上同樣如此,造成了世界盃進球率的降低,也減弱了比賽精彩程度。但是在近年來功利足球思想潮流的影響下,這是一種必然。在2004年歐洲盃上希臘隊神奇奪冠、以及穆裏尼奧、貝尼特斯等人不斷取得成功的背景下,這種意識被無限推廣和效仿,如今已是水到渠成。
人文篇———
東道主改頭換面
德國已經為南非樹立了一個可供仿傚的完美榜樣。世界人民一直期望著德國能主辦一屆組織良好的世界盃———而德國沒有令全世界失望。儘管他們的球隊沒能如願捧杯,但東道主從世界盃中收穫的遠遠重於大力神盃。
事實上,直到世界盃即將開幕之時,德國人還在遭受了廣泛的質疑和批評。德甲聯賽的黑哨醜聞、國家隊的長期疲軟、世界盃球場籌建過程中的問題,似乎讓人們忽視了他們的精心準備。結果進入了6月之後,德國人令人吃驚地給世界送上了一份大禮———很難想象,一向以刻板聞名的德國人能送出如此一屆激情澎湃、熱情似火的世界盃!德國人冷漠嚴肅的形象徹底消失了———德國國旗隨處可見,屋前、汽車、街道上擠滿了樂於助人的球迷。從慕尼黑到漢堡,從萊比錫到科隆,12座體育場接納了超過330萬的球迷,更多的球迷則在全國各地的球迷節日和派對上的大屏幕前日夜守候。一股空前的激情席捲德國,不同宗教、膚色、種族的球迷聚會在德國,無所顧忌地享受着世界盃帶來的歡樂。
不僅如此,德國世界盃給整個德國還帶來了很多實際利益。據德國媒體報道,通過本屆世界盃的成功舉辦,今年德國國內生産總值增長率大約將調高0.2到0.3個百分點。而根據德國勞工部的數據,自世界盃揭幕後,德國國內失業率下降了0.1個百分點。此外,德國政府為了世界盃已經在公路、地鐵等公共設施上投入了數十億美元,這些投資將繼續在世界盃後對經濟發展發揮長期的作用。
責編:張青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