瀋陽日報消息:
做裁判難,做世界盃的裁判,更難。
毫無疑問,執法世界盃的裁判水平參差不齊,但作為各大洲的裁判代表,他們的水平肯定是要高於一般水準的。為何世界盃上裁判失誤頻頻?其實最主要原因還是壓力過大。世界盃是全球關注的一項大賽,教練緊張,球員緊張,其實裁判也會緊張。“黑衣法官”鐵面無私,但畢竟也是凡人。在巨大的壓力面前,需要明察秋毫的裁判其實很容易犯錯。
為了幫助裁判正確判罰,高科技在這幾屆世界盃開始應用到裁判身上,但從實際效果看,高科技並沒給裁判帶來高評分。本屆世界盃用球“團隊之星”曾被稱為“高科技足球”,因為足球內被植入一塊芯片,一旦球越過門線或出界,都會通過電波傳達給佩帶耳機的裁判。但事實上這種高科技並未起到作用。阿根廷與科特迪瓦的比賽,前者越過門線的進球被判無效,法國隊與韓國隊的比賽,維埃拉的進球因相同原因被判為無效。
事實上,高科技從來都不能真正成為裁判的“好伴侶”,而另一方面,如果把足球的判罰全部數字化、機械化,也會缺少很多樂趣。高科技和裁判的人性化判罰之間,永遠都在找一個平衡點。從這屆世界盃的情況看,高科技可以給裁判提供一些幫助,但絕不能解決類似假摔、越位、惡意犯規這些需要人來判斷的細節,所以更重要的,還是裁判自身素質的提高。
裁判的自身素質究竟該怎樣提高?這個問題其實也深深困擾着國際足聯。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讓裁判從業餘化轉為職業化,是一條可以嘗試的途徑。
據德國《明鏡》周刊報道,國際足聯主席布拉特已有意在2010年南非世界盃賽推出職業裁判取代本屆世界盃的大多數業餘裁判,為此已準備了4000萬美元的“培訓基金”。布拉特認為,只有讓那些裁判放棄其他的工作而將精力集中在裁判事業上,才能夠建立起“一致的判罰規則”。
責編:賈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