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匯報消息(記者吳筠):平均每場進球2.30個。從1990年世界盃以來,這是入球最少的一屆世界盃,而且只比意大利之夏每場多了0.09個。在德國還不算特別炎熱的天氣下,世界上最優秀的球員似乎還是找不到進球的感覺,在已經進行的62場比賽中,多場的0比0讓人哈欠連天,進入淘汰賽階段更是如此。
在這些枯燥數字的背後,我們也看到了令人拍案叫絕的遠射和精彩團隊配合——阿根廷隊羅德里格斯的驚世一擊,意大利隊格羅索的第118分鐘致命絕殺,究竟是什麼在左右球隊的命運,世界盃又向我們展示了哪些世界足壇的發展方向呢?
“清道夫”專克單前鋒
當“清道夫”站在後衛身前的時候,就是單前鋒陣型噩夢發作的時刻。
葡萄牙對英格蘭一戰中,埃裏克森的451陣型中那個最突前的位置,交給了還沒有從骨折中完全恢復的魯尼。他被罰下場之後,像竹竿一樣的克勞奇上場也是徒勞無功,他們都在斯科拉裏的戰術面前束手無策。
2002年韓日世界盃上,斯科拉裏執教的巴西就是依靠兩名防守型中場的戰術,為前場的3R組合獲得了更多的機會。本屆世界盃上,更多的球隊選擇了在後防隊員身前,設置兩名“清道夫”,斯科拉裏執教的葡萄牙和成功殺入決賽的法國隊都是這種戰術的忠實執行者。方法很簡單:維埃拉和瑪克萊萊兩名世界級的防守型中場,把絕大部分的攻勢化解在中場。
但是同時,由於在中場位置投入過多兵力,法國隊鋒線上只能留下亨利一人,鬱悶的特雷澤蓋很難得到上場的機會,主教練多梅內克在穩健的同時也付出了進球少,缺乏觀賞性的代價。
混凝土防線無懈可擊
442陣型和4411陣型在本屆世界盃上大行其道,裏皮指揮的意大利也不例外。以往一直被人詬病的意大利式防守反擊,本屆世界盃上卻給了球迷眼前一亮的驚喜,這支意大利隊打得更積極主動,更漂亮甚至是華麗。
意大利前場放手進攻的資本在於門將布馮和中衛卡納瓦羅的一流水準,六場比賽僅失一球,而且還是自己人踢進的,意大利的混凝土防線幾乎無懈可擊。與此同時,屠夫般的加圖索和世界上最好的組織型後腰皮爾洛,在扼殺對手進攻的同時,也把意大利中場由守轉攻的速度加速到了極限——球從皮爾洛腳下交給托蒂或者直接傳給鋒線隊員也就意味著,對手的噩夢開始了。
意大利比同樣華麗的西班牙和阿根廷隊更徹底的一點就是,當防守時,他們可以滴水不漏,當需要進球的時候,裏皮會毫不猶豫地遣上兩個、三個甚至是四個前鋒。
菱形中場有致命傷
德國隊與意大利隊相比,菱形中場的劣勢暴露無遺,儘管無論弗林斯還是凱爾都在後腰位置上盡心盡責,但是由於隊長巴拉克更多地需要擔負起組織進攻的職責,就導致了在中前場丟球之後,德國的後腰球員必須盯防對方控球隊員。在技術精湛的阿根廷人和意大利人面前,三傳兩遞之後,對方前鋒就可以直接面對德國兩名速度明顯偏慢的中衛了,這對德國隊的後場造成了嚴重威脅。要不是在四分之一決賽中,阿根廷主教練佩克曼過早換下了中場核心裏克爾梅,德國隊早在八強戰中就被技術高超的阿根廷人踢出局。
西荷反潮流不合時宜
西班牙反潮流地堅持自己的進攻型打法,複雜快速的短傳是西班牙的主要進攻手段,而在面對法國時,這種打法的缺點顯露無遺:過於複雜花哨的傳球給了維埃拉和馬克萊萊搶斷的空間,在這兩架“中場攪拌機”的工作下,西班牙完全組織不起真正有威脅的進攻。
荷蘭不合時宜的433陣型,源自荷蘭超強的邊路實力——羅本和范佩西在戲耍對方後衛的時候,實際上也把本隊的中鋒架空,無論是范尼還是庫伊特拿球機會都不如兩名邊鋒多,而且中場的三名球員幾乎毫無想法地把球交給羅本和范佩西,而三人甘於在中場當工兵,組織能力有限的范博梅爾,更適合前腰位置的斯內德,和廉頗老矣的科庫根本無法撐起荷蘭隊的中場。
在注重防守的足球年代,一味進攻只能自討苦吃,連習慣了一腳出球的梅西都規規矩矩,一板一眼地在國家隊踢球,荷蘭人有什麼理由誤以為對手都會倒在自己的邊路衝擊之下?
責編:王姍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