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接過“黃金一代”的槍 葡萄牙完成交接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5日 14:11 來源:

  體壇週報消息:6年前的那個夏天,歐洲盃半決賽,葡萄牙“黃金一代”與世界冠軍法國相遇在比利時布魯塞爾。那場比賽,齊達內的點球為“黃金一代”的激情演出劃上了休止符。今天,兩隊再次相遇在一個更大的舞臺——世界盃半決賽。物似人非的6年中,葡萄牙成功完成了新陳代謝,而法國則基本保留了世界冠軍的骨架。

  齊達內、亨利、巴特斯、圖拉姆、維埃拉和特雷澤蓋,

  這些8年前就已耳熟能詳的名字,在這場半決賽中仍將撐起法國隊的半壁江山。反觀葡萄牙的主力陣容,只有費戈一人經歷過6年前的那場對決,對於隊中的其他人來説,6年前的灰色記憶不屬於他們。

  2000年是以費戈、魯伊科斯塔、科托、若奧平托、保羅索薩為代表的葡萄牙“黃金一代”的鼎盛期。葡萄牙人在小組賽中三戰三捷,正準備一鼓作氣直指冠軍獎盃時,卻被同樣處於鼎盛時期的法國人擋住了去路。那場比賽也成了“黃金一代”快速下滑的起點,直到兩年後,他們在亞洲一敗塗地。

  “黃金一代”逐漸淡出歷史舞臺之後,葡萄牙足球路在何方?這是韓日世界盃結束後葡萄牙國內一直探討和擔憂的問題。然而葡萄牙人是幸運的,因為他們在最關鍵的時刻請來了斯科拉裏——一個會唸經的外來和尚。這位世界冠軍教頭的最大特點有二:第一,結果重於過程的實用主義風格;第二,大賽指揮能力。而這些正是走歐洲拉丁派道路、缺乏歷史戰績積澱的葡萄牙足球最欠缺的。

  斯科拉裏到來前,無論科埃略還是奧利維拉,他們都有能力讓球隊打得行雲流水、華麗性感,但缺少了最為關鍵的實用性,最終被殘酷的競技體育生存法則所遺棄。巴西教頭上任後,將自己剛毅的性格轉化為球隊的作戰風格。在精神上,他向隊員灌輸團結、果敢、不屈的戰鬥理念;在人員上則青睞打法簡潔、實用、注重團隊配合的球員,德科、保萊塔便是其中的代表。

  今天回頭看來,斯科拉裏必須感謝一個人——那就是穆裏尼奧。這位葡萄牙本土的天才教練不僅將波爾圖帶到了史無前例的高度,也為國家隊培養出德科、科斯蒂尼亞、馬尼切、卡瓦略、瓦倫特等一批符合斯科拉裏口味的中堅力量。斯科拉裏很高興看到葡萄牙有這樣一家能將實用與華麗完美結合的俱樂部,接下來他所要做的,只是將其中的核心球員如數招至國家隊並對他們展開“心理輔導”而已。葡萄牙隊之所以能夠順利完成新老交替,這二位教練居功至偉。交接需要契機,2004年本土作戰的歐洲盃就為斯科拉裏和葡萄牙足球提供了這樣一個平臺。

  2004年6月12日的歐洲盃揭幕戰成了葡萄牙足球的轉捩點。裏卡多/費雷拉,科托,安德拉德,魯伊若熱/科斯蒂尼亞,馬尼切/費戈,科斯塔,西芒/保萊塔——這是揭幕戰對陣希臘的首發陣容,中後場兩個核心位置依然屬於“黃金一代”。結果,那場比賽以東道主的完敗告終。塞翁失馬焉知非福。當時被形容為“懸崖邊跳舞”的巴西人當機立斷,在第二場用他賞識的卡瓦略和德科將兩位“黃金”球員替下,火線完成了大換血。只是一瞬間,波爾圖係便取代了“黃金一代”——在斯科拉裏的手術刀下,葡萄牙足球甚至來不及喊一聲疼,就從一個幸福走向了另一個幸福。

責編:張悅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