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青年報消息(記者 陳敏): 德國VS意大利,相對於另一個半區的拉丁內戰,該場半決賽更有資格算得上是“准決賽級”的“王中王”對決。該場比賽的風格恐怕也不難想象:德國主攻、意大利防守反擊。雙方的特點預示著,兩隊都可以比較充分地揚長避短,但是淘汰賽的性質決定了:只有一隊可以得意到最後。
談交戰歷史並不是倡導經驗主義,但是從歷史文獻中,還是可以發現一些線索。
從1962年至今,德國在世界盃決賽圈上四次跟意大利交手,只取得兩平兩負,至今沒有勝績。忘卻太遙遠的歷史,近在幾個月前的交手更讓德國人汗顏,克林斯曼執教的德國隊今年3月1日在佛羅倫薩舉行的熱身賽上以1:4慘遭意大利羞辱。但是在意大利的世界盃歷史上,他們則是點球決戰的最大受害者:1990年世界盃意大利之夏半決賽輸給阿根廷,1994年美國世界盃的決賽輸給巴西,1998年世界盃1/4決賽中被法國隊淘汰,三次點球均沒有過關———而前不久的1/4決賽則驗證了,德國隊是點球行家。這樣看來,似乎是東道主應該死命地把意大利隊拖進加時賽乃至點球決戰,而意大利人要在90分鐘內解決戰鬥。
值得注意的是,兩隊在目前為止表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特質,就像“主攻和主守”一樣明顯。德國隊目前的心氣很高,以四連勝外加點球淘汰阿根廷的方式進入半決賽,德國上下已經感到滿意。但作為東道主,民眾的呼聲是激勵同時也是壓力。而意大利軍團深受“電話門”醜聞以及“佩索托墜樓”的影響,似乎擺出了哀兵的姿態。從打法上來説,德國隊的攻勢以氣勢顯得粗獷,而意大利隊目前表現出來的反擊中的高效率則顯示了他們更加注重細節,這種對比直接就是來自於少帥克林斯曼的激進以及老狐狸裏皮的多謀。4個月前的4:1,對於克林斯曼是個教訓,對於裏皮則有些借鑒。
德國隊的防守弱于進攻,而意大利隊則是相反。在如此明顯的攻防對決中,攻防任意一方的細節處理將決定成敗。恐怕就那麼一次機會把握住了,就決定了最終的勝負。這不會是一場大比分的比賽。
責編:葛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