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勁體育:齊達內不要退役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3日 21:57 來源:

  人民網消息:這絕不是事後諸葛亮——事到如今,在忘掉“齊達內拖累(=法國或皇馬)”論之後,趁早把所謂“齊達內華而不實”論也扔進歷史的垃圾箱吧。

  “優雅”、“華麗”這些詞其實一點兒也不適合齊達內,它們都太矯情太刻意,不足以體現齊達內的境界,倒是一個簡簡單單的“舒服”比什麼都合適——齊核心之所以走到哪兒都是核心,原因其實很簡單:他不但能讓觀眾們看著舒服,更重要的是,總能讓自己的隊友踢著舒服。對於一個10號來説,這種境界比什麼不強呢?儘管有天下無雙的控球技術,但他的每一次控球,都是在為舒服地傳球或射門做準備,在控、傳、射之間的無縫銜接方面,齊達內即使不是足球史上第一人,也肯定是現役球員中無與倫比的,至於我們看到“華”,那只是技術功底深不可測的齊祖主觀上追求“實”而得出的客觀結果,如果從“華”這個結果想當然地反推出“不實”,這就是沒有經過調查研究的偽命題了。

  單就法巴之戰的表現而言,打滿90分鐘,觸球73次,成功傳球59次,失誤6次,策動進攻十數次,塞威脅球數次,助攻一次——請注意,這是面對世界冠軍交出的成績單,而這份成績單的主人,他在球場上所做的,從來都不是一組乾巴巴的數據可以完全概括的。

  或許我們可以從對手的態度中再得出一些佐證:中場休息哨響後,齊達內在場邊遇到了自己在皇馬的後輩羅比尼奧,應這位賽前揚言要親手為他送終的小夥子要求,剛踢完45分鐘的齊祖就和對方交換了球衣,而這一幕發生的時候,另一位年輕的巴西皇馬人西西尼奧都在一旁眼巴巴地看著。

  1958年的瑞典,法國人首次在世界盃上遭遇巴西,當貝利面對科帕、方丹、戎凱、皮昂托尼們上演帽子戲法時,他還只有17歲。48年後的今天,代表法國足球第4次在世界盃上挑戰巴西足球的齊達內,比當年的貝利年長了一倍,準確地説,他已經34歲零8天了,可是他仍然像一個24歲的小夥子一樣,敢上九天攬月,敢下五洋捉鱉。

  賽前,法裏德齊達內對媒體否認了他們將舉家出現在法蘭克福商業銀行球場為齊內丁齊達內助威。一個多月前,他們曾經傾巢出動,南征貝納布,觀看齊達內在那裏的最後一場比賽(皇馬3比3維拉雷爾),但這一次,只有齊祖的妻子維羅尼卡帶著兒子們、齊祖的姐姐諾爾丁和侄子梅迪前往法蘭克福,剩下的家庭成員都選擇了留在法國南部的家裏看電視轉播。因為他們堅信,齊核心的告別賽一定是在7月9日晚的柏林奧林匹克體育場,而不是在7月1日的法蘭克福。

  畢竟是血管裏流著相同血液的同胞兄長,法裏德齊達內的確比世界上絕大多數人都更了解也更信任藍軍領頭羊:當人們還在擔心這位活著的“人類文化遺産”是否有足夠的體力堅持90分鐘時,當對手陣營中的皇馬現隊友、前隊友們、故交們、粉絲們哭著喊著要結束他的足球生涯時,齊達內卻微笑著在場上舉重若輕,跑動積極,動作到位,充滿自信和靈感地將他們一個個送回了老家。

  經過此戰之後,齊達內已經將自己對世界冠軍俱樂部其他成員的總戰績改寫成了驕人的8勝6平1負(對巴西2勝2平;對德國3勝1平;對意大利1勝2平;對英格蘭2勝1平1負),而在這15場比賽中,作為一名中場,他本人打進6球,助攻3次。如果有幸參加7月9日的冠亞軍決賽,面對德國人和意大利人,他還將有機會將這份成績單改寫得更加輝煌。即使不計入這最後一戰,當代球星任何一名都無可匹敵的強強對話戰績都足以説明在過去十年中,他是世界足壇當之無愧的第一人。

  2006年7月1日,正是齊達內的老家馬賽舉辦的滾木球世界盃開幕的日子,但相比起這項法國南部人民喜聞樂見的運動,這一晚的21時,人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關心:就像大街小巷的所有民宅、酒吧、餐館裏人們所做的那樣,參加開幕式的社會名流們也紛紛聚集在大屏幕前為齊祖加油……賽後的老港,人們齊唱1998年世界盃給藍軍帶來了好運的老歌《Iwillsurvive》,高喊著齊祖和裏貝裏這兩位城市英雄的名字———這個時候,他們暫時遺忘了前者從未效力過馬賽奧林匹克隊,而後者由於最近表態將轉會里昂,剛剛傷透了他們的心。恐怕用不了幾天,今年春天被不合時宜地撤下的那張著名的巨幅廣告《MADEINMARSEILLE》又將重新出現在馬賽海濱峭壁邊那幢住宅的山墻上了。

  賽後,足球365.fr給齊祖的打分是令人瞠目結舌的9.5,相對苛刻的《隊報》則也給打了8.5的超高分。第二天的全歐洲媒體無不對他極盡褒獎之能事,各種懇請他收回退役成命的呼聲也在舊大陸上此起彼伏———即使是大西洋那邊並不喜歡足球的新大陸人民也顯然被打動了:“34歲的齊達內過早地損失了大部分的頭髮,但是他的天才幾乎絲毫沒有隨著歲月流走。”———《紐約時報》在評論法巴之戰時如是説。

  是的,當時就是這樣。

責編:翟國銳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