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壇週報消息:號稱領先世界其他球隊30年的巴西隊走了。走得卻絲毫不令人留戀,甚至在鬱悶中讓人感到一絲欣慰。
雖然賽前被人看好,雖然隊中星光閃爍,雖然理論上這是一支實力堪比1970年巴西隊、超過1982年巴西隊的球隊,但我們卻沒有理由將掌聲獻給這支行將解散的球隊,因為這是我們記憶中最為醜陋的一支巴西隊。回顧本屆世界盃巴西隊的表演,除了“二隊”有過一場表現尚可的比賽外,亮點實在難尋。即便是1990年扎加羅尼率領的那支廣為人們所詬病的巴西隊,其在場上的表現也比佩雷拉麾下的這支巴西隊更有活力,更有團體精神。
佩雷拉素以學歷高、溫文爾雅而著稱,1994年率隊奪得世界盃的輝煌更是將其捧上了神壇。他本人的行為處事也在有意無意中向著完美主義風格靠近,總是試圖在各種關係中尋找最佳平衡,追求魚與熊掌的兼得。但成也性格,敗也性格。佩雷拉的最大特點就是沒有性格。
沒有性格的佩雷拉想讓他的巴西隊以完美面貌出現在世人面前,同時他又比任何人都更想捧得世界盃。這在無形中註定了他手下的球隊也是一支沒有性格的球隊。正是因為沒有性格,巴西隊始終沒有給自己找準定位,而是在漂亮足球和功利足球之間反復徘徊,最終迷失了方向。
在眾多光環的籠罩下,這支巴西隊有意將自己塑造成藝術足球的代表,但患得患失、追求過程與結果完美的佩雷拉或許從一開始就沒有做好打藝術足球的準備。直到被法國隊送回家那一刻,巴西隊從教練到球員似乎都還沒有明白怎樣詮釋“藝術”這兩個字,只是麻木地打著“魔幻四重奏”的幌子,行蹩腳的防守反擊之實。而在打實用足球方面,受名氣之累的這支巴西隊又遠不如4年前斯科拉裏執教的那支功利型球隊——戰術紀律嚴明,場上凝聚力十足。定位的搖擺,導致的結果就是球隊的一盤散沙和場上11名不知所措的大腕。這是一支沒有靈魂的巴西隊。
沒有性格的球隊也無法産生有性格的球員。放眼這支巴西隊,我們幾乎找不出一個稍有血性的球員。巴西隊的三條線上,沒有一名能夠在關鍵時刻振臂一呼,引領全隊拼搏到底的球員。隊長卡福留給我們的,除了緩慢的身影,只有他那不合時宜地挂在臉上的憨笑,全無其前輩鄧加的精神核心風範。於是,在這支巴西隊中,我們看到更多的是一群或醉心於個人表演,或沉迷于創造更多個人紀錄,或為商業化和各種盤根錯節關係所困擾,但卻對團隊榮譽已經麻木了的巴西人。
巴西足球原有三個境界:最高境界是打著藝術足球,修成正果,正如1970年的巴西隊;第二個境界是踢著漂亮足球,哪怕轟轟烈烈地死去,如1982年和1986年的桑塔納;第三個境界是夾著尾巴做人,小心謹慎,或許能笑到最後,如1994年的佩雷拉和2002年的斯科拉裏。而現在巴西足球又有了第四個境界,那就是打著漂亮足球的幌子,卻踢著不倫不類、非攻非守的足球,最終身敗名裂,正如2006年的佩雷拉和他的弟子們。
從某種意義上看,巴西足球的這場失敗來得正是時候。該是巴西足球正本清源的時候了。
責編:高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