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紅黃牌謎局:制裁或被裁國足聯新規轉嫁風險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02日 18:41 來源:

  世界盃媒體集粹(7月1日)

  東方早報消息(記者金恒):國際足聯3月份召開了會議,提醒裁判對於一些場上惡習要“無情制裁”,例如肘擊、粗野鏟球、拉拽對方球衣、拖延時間和假摔,故意肘擊和粗野鏟球將被直接處以紅牌。為了保證這一“嚴令”的有效實施,他們對待裁判的態度也同樣嚴格。所有未能正確執行新規定的裁判將面臨“被裁”的風險。這些嚴厲的規定直接導致了紅黃牌的激增。雖然國際足聯新規定很嚴厲,但他們仍然不希望看到紅黃牌滿天飛。

  解決辦法:給嚴厲一個尺度

  肘擊、假摔日益猖獗,嚴重危害了足球運動,在本屆世界盃中,德羅西惡性肘擊直接遭到了紅牌驅逐,阿德里亞諾假摔也收到了黃牌,從第一場比賽開始,球員們就在竭力規避此類動作,國際足聯的此項規定明顯收到了成效,對於足球運動有很好的導向作用。

  但是,在處理拉拽、鏟球、拖延時間和對待裁判態度等方面,每個裁判的尺度卻不一樣。球員們有些手足無措,經常出現犯規後手持球的低級失誤,從而被判黃牌。德國和瑞典之戰中的盧西奇,也是很輕易地被罰下場,導致德國輕鬆取勝。此類紅黃牌已經影響到了足球比賽的正常進行,針對美國和意大利比賽中的3張紅牌,貝肯鮑爾很氣憤:“足球賽不是演習,對抗是非常激烈的,不是每個大動作都要給予嚴厲懲罰。”

  默克很冤枉:“判罰尺度和原來可是完全不同了。”裁判和球員都需要適應,但是,世界盃並不是裁判規則的試驗田,而是享受足球的節日,國際足聯在世界盃試驗一些新規則和新尺度,嚴重擾亂了世界盃的美感。

  信任考驗 裁判心理不過關

  2006年是世界盃年,但對裁判來説是“小年”。首先是日韓世界盃的裁判陰影,接著是德國裁判霍伊澤爾,現在還有意大利電話門醜聞牽扯進了世界盃裁判德桑蒂斯,裁判的信任正面臨前所未有的挑戰。

  培訓、考試、篩選;再培訓、再考試、再篩選,經過270天4輪篩選,才確定了最終主裁判人選,而以往裁判員只需要提前60天進行理論學習。本屆世界盃挑選的都是精英裁判,而不是過去按照地域分配,只有23名主裁判最終拿到了德國世界盃的執法上崗證,他們的壓力都非常大,因為一舉一動都有攝像機監視著,稍不留神就會被開除出隊。

  波爾擺了個大烏龍,這和他巨大的心理壓力不無關係,作為惟一的英格蘭主裁判,他被英格蘭人寄予了厚望,世界盃開賽前,他就有些悲觀:“如果你在第一場比賽中就出了大錯,或許這就是你的最後一場比賽。這一點對我們來説是明白無誤的。它的含義很清楚,執法裁判只能全力以赴爭取做到最佳,但這個標準實在是太高了。”

  解決辦法:科技完善人力

  國際足聯將裁判們的出場費從2萬美元提高到了4萬美元,一個高薪養廉,第二就是緩解裁判壓力。然而,截至目前為止,雖然沒有出現莫雷諾那樣的“黑哨”,但是“昏哨”、“漏哨”不斷。22名(臨賽前意大利裁判被禁止吹罰世界盃)裁判都是一等一的高手,我們相信他們的眼光,特別是伊萬諾夫,這位本屆世界盃年齡最大的裁判,擁有豐富的執法經驗,但是,葡萄牙和荷蘭激烈的比賽,讓他的理智也跟著喪失,失去了對比賽的控制,如果你觀看比賽錄像就會發現,伊萬滿頭大汗,滿臉通紅,步履蹣跚,他的心態讓其喪失了判斷力。

  為了幫助裁判判罰,本次世界盃特地啟用了耳麥,用來幫助主裁判、助理裁判和第四官員之間溝通,但是截至目前,裁判們對此褒貶不一。從實踐情況來看,效果不是很理想,反而使得裁判在場上的判罰更加猶豫和缺乏判斷力。針對足球場上的科技運用,布拉特在小組賽後明確表示:“我們會繼續試驗帶芯片的足球,我們向意大利足協開了綠燈,允許他們試驗瞄準門線的攝像機。”布拉特希望,科技的進步能夠讓裁判的判罰更加準確和有説服力。

責編:王姍姍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