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如貝多芬音樂一般的比賽 一切盡在德國節奏  
移動用戶
聯通用戶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25日 04:10 來源:

  新華網南京6月25日電(記者王恒志)12分鐘,兩個進球,這次換成了“科隆王子”波多爾斯基爆發。這樣一支德國隊——至少是上半場的德國隊——真的很完美。克林斯曼或許還不能算是戰術大師,但他顯然知道怎樣讓自己年輕的球員表現得驚艷一點,再驚艷一點。拉姆手臂上的夾板總讓我們想到1970年那個手臂骨折仍拼死作戰的貝肯鮑爾。巴拉克繼承了卡恩的隊長袖標同時也繼承了後者的怒吼。克洛澤在用4個進球告訴世人自己的成熟之後,又在這個夜晚用不可思議的妙傳向世界昭告自己的全面。

  一切都那麼美好,一切都在克林斯曼的節奏之中。其實,從小組賽最後一場對陣厄瓜多爾隊,德國人就在尋求一種節奏感。相比之下,第一場打得太激進,第二場又顯得太沉悶。很顯然,勝利是克林斯曼的囊中物,卻不是“金色轟炸機”的終極目標。

  65%:35%,克林斯曼應該滿意於這個控球數據。用12分鐘解決對手,用半場好球驚艷世界,克林斯曼也應該滿意於這個結果。這一切都是他想要的:前鋒們一個個狀態正佳,防守球員不再漏洞百齣;如果説還缺少什麼,那就是隊長需要一個進球,這點我們從巴拉克的表現可以輕鬆發現。

  不要怪瑞典隊過早地繳槍,和上場死磕英格蘭隊時相比,這場比賽“海盜們”甚至連拼命的機會都沒有。過早的失球、無情的紅牌,滿身刺青的北歐人面對大蛻變的日耳曼人,失掉了所有的勇氣。當34歲的拉爾森把點球踢飛,就宣告了比賽已然結束。

  而同時,德國人在學習掌控比賽,將一切都納入自己的步調。他們要做的,是像他們民族的驕傲貝多芬把玩音樂一樣把玩比賽,然後用一個信手拈來的絕妙音符將比賽戛然停止在最妙處。

  當一切都盡在德國人的節奏,相信沒有什麼可以阻擋他們。

責編:鞠培峰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