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17的球員打中超 徐根寶多收了三五斗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1月26日 08:31 來源:
東方體育日報訊 根寶基地開始轉讓球員了,喜訊。U17的球員打中超,説“一步登天”毫不為過。作為一種特殊的産品,根寶的弟子得到了市場的認可。
但細品之下,疑問來了。清一色國字號的後防主力,可謂奇貨可居。好的生意人都懂得長線投資的價值,既然奇貨可居,何不囤積奇貨?根寶不是鼠目寸光的人,這次何以被蠅頭小利而矇住了雙眼?
其實不然。徐根寶説得明白,不是圖錢,而是為了這些球員的前途著想。因為“他們上調國少一年”,所以“和留在基地的那批隊員相比有了差距”,提前打中超對他們的前途有利。
徐根寶舔犢情深毋庸置疑,值得推敲的是那個“因為-所以”。幾位前途無量的少年,因為在國少隊鍍了一年金,回到基地卻成了“差生”。放在國際足壇是一件不可思議的事,可在中國足壇卻是“存在的,就是合理的”。國少隊在亞少賽上鎩羽而歸是個讓人不得不面對的現實,更讓人心痛的是,原本腳法細膩靈秀的根寶弟子也逐大流,泯然眾糙哥矣。
徐根寶很無奈,他可以保證輸送球員的質量,但他無法阻擋這些球員在國字號鍍金期間的貶值。畢竟是潑出去的水啊。篤信“有腳下,走天下”的徐根寶再有能耐,也不可能把腳伸進香河,而那是鄭雄、賈秀全和朱廣滬們的一畝三分地。他們手裏有幾把刷子,全國人民都知道。
從這個角度説,徐根寶實在是虧大了。以“培養世界球星”為目標的他,越是接近於自己的目標就越是躲不開國字號的“盤剝”,國少只是個開頭,國青、國奧、國足還在眼巴巴地等著呢。誰都知道,根寶基地在日漸塌陷的中國足壇是一塊難得的人才高地。
説國字號土帥毀人不倦有些武斷,然而“多收了三五斗”應該是根寶真實的困境。或許,這次出讓給綠城的唐佳庶、李海峰、鄧祎在全國同年齡球員中仍屬翹楚,不過以根寶“中國曼聯”的高桿一衡量,對不起,調整對象!
“中國足球的星工廠”為中超輸送幾位合格的球員。中超之幸事,根寶之憾事,如若不是由於在國字號這“失去的一年”,孩子們的未來豈會交代給中超?
責編:王曉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