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國企燒錢足球漲價 中國球員曾有暴富時代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7月15日 13:55 來源:

  天津日報消息:足球運動在我國具有廣泛社會影響力,其意義遠遠超過了單純的體育範疇。但是被寄予厚望的中國足球職業化改革在進行了十幾年後,耗費無數,卻讓國人失望至極,一方面運動成績與市場運作雙雙陷入低谷,另一方面“假、黑、黃、賭、毒”等醜聞纏身。投入巨大為何卻收穫甚微?日前,新華社記者赴上海、濟南、西安、成都、大連、北京等地,就“國企投資足球”這一引起廣泛關注與爭議的現象進行採訪,希望借此讓人們從另外一個角度反思中國足球,促使中國足球早日走上健康發展之路。

  “國企在投資足球方面佔據絕對優勢”

  從1994年推出的甲A到現在的中超,有國有資本背景的俱樂部一直佔據著中國足球職業聯賽的主導地位。

  搞足球到底投入多大?魯能泰山、上海申花等俱樂部均對此問題含糊其詞。曾任四川全興俱樂部總經理的許勇則説,全興這幾年,“説七八個億誇張,純投入花了兩個億以上”。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玉泉集團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總經理常金月認為,在職業足球中投入的國有資本達到上百億元。

  “中國足球選手迎來了暴富時代”

  “鬥富”、“比闊”,對“國企足球”來説,屢見不鮮。從1994年到1997年,中國職業足球市場還算得上是健康發展的,國企的投入遠不如以後那麼多。

  1997年,前衛寰島開創國企“燒錢足球”之始,為了立竿見影追求好成績,前衛寰島隊以明顯偏離正常性價比的價格吸引國腳轉會,斥鉅資引進了著名球員高峰、姜峰、韓金銘等。

  從1999年到2003年,中國足球選手迎來了暴富時代,到1999年賽季,個別球員的收入已經超過了300萬元,這只是年薪和獎金兩項的收入,還不算球員轉會的所謂“簽字費”。2002年,上海中遠隊分別以950萬元和900萬元的天價轉會費從上海申花隊“挖”到了祁宏和申思,這兩人的年薪都超過了350萬元;2003年,上海申花以1000萬元從遼寧隊引進了張玉寧。

  中國職業足球的成本自上世紀九十年代末以來快速提高,職業化之初幾百萬元就能養活的球隊,已經發展到沒有幾千萬元根本無法維持正常運轉的地步。山東魯能泰山、上海申花等“豪門”的年度開支,更是高達億元以上。

  企業玩不下去了

  四川全興集團從1994年開始和四川省運動技術學院共同組建俱樂部,每年贊助四川足球隊一百萬元,簽了8年合同。從1998年開始,開銷越來越大。這家酒廠終於不堪重負,已拿不出更多的錢來搞足球,否則將嚴重影響主業。2001年,這傢俱樂部因為不堪鉅額投入而轉手,“從每年100萬元到幾千萬元投入,企業玩不下去了。”原全興俱樂部總經理許勇如是説。

責編:高琦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