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奧組委官方網消息:為了貫徹落實北京奧組委開展奧林匹克教育的精神,提高學校奧林匹克教育師資的專業水平,加強國內外奧林匹克教育研究交流,“奧林匹克教育國際論壇”於今日上午在北京體育大學開幕。國際奧委會委員、國際奧委會文化與奧林匹克教育委員會主席、北京奧組委執委何振梁出席了此次論壇並作報告。應邀來京的美國芝加哥大學的John MacAloon教授、比利時國家奧林匹克學院秘書長Marc Maes教授和巴西國家奧林匹克學院前院長Lamartine DaCosta教授參加了此次論壇。
論壇上,眾多國內外奧林匹克教育專家,就奧林匹克教育的現狀、問題與對策進行了研討。何振梁委員作了《80年代以來,奧林匹克運動的發展以及面臨的問題》報告。何振梁自1981年當選國際奧委會委員以來,長期在國際奧委會任職,對於國際奧委會的歷史、現狀以及發展都有自己的切身體會和思考。何振梁説,國際奧委會自80年代以來,已經成為一個開放、實際、影響超過體育範圍的國際組織,在提高婦女地位、保護環境、推動和平休戰等方面做出了特別貢獻,推進了社會發展與進步。不過,國際奧委會目前仍然面臨著提高體育公信度、解決奧林匹克內部矛盾以及奧林匹克過渡商業化等難題。
MacAloon教授在國際奧林匹克界享有盛譽,2000年獲得過薩馬蘭奇頒發的IOC勳章,他還是國際奧委會改革委員會(IOC 2000 Committee)執委。MacAloon教授在《更新奧林匹克教育》報告中談到,幾乎全世界的有識之士都確信,僅從技術和組織角度看,北京將在2008年舉辦一屆卓越的奧運會,但從“更新”奧林匹克運動的角度看,真正重要的是檢驗北京與世界各國在特定的環境和特定的時刻,是否有能力做到相互理解。
MacAloon教授説,奧林匹克教育不僅僅是奧運會和奧林匹克運動歷史的教育,它還是通過奧運會,進而服務於奧林匹克運動更廣泛的人文、社會和文化的教育,而恰恰是後者並沒有同奧運會同步,在世界範圍得到廣泛的傳播。“如果通過北京2008年奧運會,通過‘奧林匹克教育’,僅使中國人學到了西方的東西,但是西方人和其他國家的人卻沒有學到中國的東西,那麼在我看來,奧林匹克主義就沒有起到作用。”
Maes教授是國際奧林匹克界的活躍人士,他在論壇上介紹了奧林匹克教育在歐洲的大學和高校中開展的情況,以及比利時國家奧林匹克學院所開展的教育活動,並與參會者分享了奧林匹克教育成功經驗。
DaCosta教授是巴西國家奧林匹克學院前院長,也是國際反興奮劑機構(WADA)的倫理委員會成員,他在論壇上就奧林匹克教育與多元文化主義之間的關係進行了闡述。他認為,與科學或者教育相比,奧林匹克教育的實踐意義更多的與文化主張有關。總體上看,運動競賽需要控制其龐大的社會關係,而此時身處多元環境中的人,其象徵性特點卻由其價值觀念和最微小的社會關係組成,這就需要新的方法來取得他們間的平衡。
來自全國大中小學分管體育工作的領導、從事奧林匹克教學工作的骨幹教師以及專兼職從事奧林匹克研究人員參加了此次論壇。在論壇舉行的同時進行了“奧林匹克運動”課程骨幹教師的培訓。此次論壇將於14日結束。
責編:張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