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詩經•小雅》中説,“嗟爾君子,無恒安處。”意思是説我們不能久處於安逸,要不斷地尋找新的目標,而為之付出。魯迅先生曾講,自己在寒冬也絕不將厚厚的棉衣穿在身上,為的是能使自己對環境時刻處於敏感的狀態,而不要過於舒適。
軍隊這種衣食無憂的狀況,如果泰然處之,很容易使人失去敏感並適應變化了的環境的能力;雖然並非無所事事,但卻是在安逸中庸庸碌碌地度過,這也就是為什麼會感到枯燥、重復、空虛、無聊的原因,要改變這種狀況,我們就要不斷地自討苦吃。
劉翔在奪取金牌之後,教練就要很快又讓他投入新一輪的訓練,記者不解,“奪冠之後不應該休息一陣嗎?”教練説,這就好像將水柱向高壓一樣,只有不斷地使力,不斷地給予壓力,水柱才能不斷處於新的起點和新的高度;而中途如果停下,又得從頭壓起,這就是著名的水柱理論,它提示我們,要時刻保持好的狀態,高的起點,才能向更高的高度邁進;一有鬆懈,又得從頭補起,機會偏愛的是有準備的人。
自討苦吃不但是行動,更重要的是一種心態。外松而內緊,舉重而若輕,厚積而薄發。有一則寓言講雞和蒼鷹差異的來源,説雞與鷹本是同類,原始的飛得如同雞遠高的鳥類。在這些原始鳥中,有的滿足於一蹦一跳,咫尺之間的飛翔,滿足於爭相啄米的生活;而一部分嚮往深藍的天空,嚮往遠方的雲彩,自認不該只于咫尺之間,忍受著,也不屑理睬嘲笑,試著向遠方飛行了,“何必呢?自討苦吃?”它們的同類啄著米説。然而,現在,搏擊長空的雄鷹已不可能聽到曾經的嘲諷了,又或許,其中又有不甘寂寞而自討苦吃者,乘風而起,塵蔽日,九萬里而南行。
《論語》上説,不可以久處約,不可以長為樂;君子食無求飽,居無求安。同樣是告誡我們不能圖得一時安逸,而失去了進取的本領,只有不斷地自討苦吃,才能不斷地取得進步,才有可能不斷地超越自我。雖則,進取就可以會有失敗,有不足,遠不如現狀完善而穩妥,但
“有缺點的戰士終究是戰士,而再完美的蒼蠅也不過是蒼蠅!”
為連隊俱樂部宣傳欄寫
責編:田詩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