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記者作品】西遼河上的三代大橋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8月06日 16:00 來源: 科爾沁都市報

偽滿洲國時修造的水泥橋,也稱第一代大橋(資料照片)

1954年修造的木結構大橋,即第二代大橋(攝于1964年)

1993年10月建成的科爾沁大橋,稱第三代大橋(攝于1993年)

  據老輩人講,西遼河上原來沒有橋,行人和車馬過河都得乘船。春季開河時和冬季封河前,河水裏有冰排,木船難以擺渡,此時便斷絕了交通,只得等到冰排融化或河面封凍後再通過。

  日本侵略者為更快更多地掠奪通遼一帶的物資,1936年在西遼河上修建了長250多米、寬4.5米的水泥橋。1945年蘇聯紅軍追殲日本軍隊,軍車和坦克車在橋上通過,將橋面壓壞。1948年春汛又被冰排沖倒一處橋樁,交通斷絕,1951年將水泥橋拆除。

  1954年6月,全部木結構的大型橋梁在水泥橋的舊址處動土興建。大木橋橋面凈寬6.04米,共35孔,總長416.4米,同年11月完工。1964年8月,朱德委員長和董必武副主席來哲盟視察,曾在大橋上聽取盟委書記石光華的工作彙報。文革後期大木橋因疏于維護,接點鬆動,橋面破損,已成險橋,難以修復,于1980年被拆除。

  1993年10月,科爾沁大橋又在大木橋舊址一帶建成。這座永久性的水泥橋全長455米多,橋面凈寬19米,成為國道G111線上的重要橋梁。

西遼河上“三代大橋”的拆除與興建,説明通遼地區社會在進步,經濟在發展,群眾生活在提高,通遼地區的交通越來越通暢。 (岳楓 文並攝)

責編:劉棣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