壟斷破而公平立 信心來自何處?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9日 14:58 來源: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9日 14:58 來源:
來源:現代快報
國務院近日下發的《關於加快發展服務業的若干意見》提出,凡是法律法規沒有明令禁入的服務領域,都要向社會資本開放。要深化電信、鐵路、民航等服務行業改革,放寬市場準入,引入競爭機制。(3月28日《中國政府網》)
對於深受壟斷之苦的民眾以及非公經濟而言,對“意見”還有更重大的期待,就是打破服務業中現有的壟斷格局,兌現國民待遇。但我們又如何能夠從“意見”中獲得壟斷破而公平立的信心呢?
不妨以輿論詬病已久的油品市場壟斷為例。諸多條款砌起的高門檻將民企、外資擋在了門外。如《成品油經營企業指引手冊》規定,企業申請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申請人提交的材料包括全資或50%以上(不含50%)控股擁有10000立方米以上成品油油庫的法律證明文件。僅此一條就將把大批民營企業攔在門外。
像成品油經濟這樣,算得是真正的放開與準入嗎?服務業的市場開放,是否會重演這一幕?這幾乎是一個自不待言的判斷。當政企的暖昧關係仍然存在,打破壟斷就不是開放市場準入這麼簡單的事情。如果充分掌握著市場資源與行政資源的壟斷企業和政府部門沒有完全拆分,民營資本怎麼可能有機會與其同臺競爭呢?這也就意味著,如果沒有《反壟斷法》的托底,國務院“意見”所勾畫的市場公平前景仍可能失之虛枉。
反壟斷法經過十三年的砥礪而仍深藏閨中,在於強大的既得利益勢力。只有將國家開放服務業市場準入的戰略決策,與作為“經濟憲法”的反壟斷法相互呼應,公開、平等、規範的服務業準入與競爭格局始能確立。(楊耕身)
責編:趙旋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