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2007兩會視廳
CCTV.com消息(媒體廣場):下面來看平面媒體刊登的一組來自兩會的聲音。
“山西省一年要給國家交5億噸煤,但生態破壞嚴重,對當地百姓的經濟生活水平提高並無益處。是該改變的時候了。”
——全國人大代表蔣承菘認為,國家應扭轉過去的資源“供需平衡”思想,考慮資源産出的“總量控制”和“環境容量”。 (《人民日報》)
“只要抄一個新鮮的觀點就可以當教授、當博導,長此以往,我們的學術生命就完結了。” ——全國政協委員、清華大學人文社會科學學院經濟學研究所副所長蔡繼明抨擊學術抄襲。(《人民日報》)
“要警惕農民負擔反彈,特別是不要讓農民‘免了稅,長了費’。”
——全國政協委員儲亞平認為,隨著農業稅的取消以及各種惠農政策的落實,我國農民負擔已明顯減輕,但同時要警惕農民負擔反彈。(《人民日報》)
“現在東部地區吸引外資講究‘挑肥揀瘦’,西部地區吸引外資也要注意質量,一樣要有所挑選。”
——全國人大代表、甘肅省人大環資委副主任周國勳説,西部地區對外來資金有更加迫切的渴求,但不能“為了引資而引資”,要對外來項目有所掂量。(《人民日報》)
“一張鈔票從發行到被銀行回收銷毀,已在無數健康人與病人間不斷流轉,鈔票上的細菌、病毒恐怕要比蚊子、蒼蠅、老鼠等任何一種傳播細菌的動物身上都要‘豐富’。如果要採集細菌樣本的話,鈔票首屈一指成為最方便、最快捷、最全面的載體。”
——全國政協委員彭磷基建議,我國應儘早建立對紙幣和硬幣消毒的制度。(《齊魯晚報》)
“現在什麼都可以拿來‘娛樂’一下,什麼都可以毫無禁忌地隨意歪曲、取笑,很多的‘娛樂’都是建立在別人的痛苦之上,傳統思想中的‘己所不欲,勿施於人’哪去了?時間久了,我們的精神世界就被毒害了!”
——全國政協委員方廷鈺痛斥“惡俗風”是一種精神“毒藥”,一個民族是需要幽默和笑聲,但必須遵守基本的道德規範和文化內涵。(《山西日報》)
責編:肖金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