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頁面3秒之後將帶您回到央視網首頁。
回眸2006,全球氣候變暖、極端天氣頻發也許是有關地球環境問題人們談得最多的兩個詞組,造成這種後果的原因有自然因素,更有人為之“禍”。環境是人類生存的基礎,越來越多的事實證明環境的惡化給人類的生活帶來嚴重的災難。如何保護環境,實現社會的可持續發展,是地球上每一個人都必須認真考慮的問題,作為21世紀的地球公民,我們有責任共同努力,為我們的子孫後代留下一個美好的世界。
海洋生命系統的存在依靠一個平衡的生態鏈,這一生態平衡的微妙程度超過了任何人的想象。據《科學》雜誌在線報道,科學家研究發現,即使是海洋水溫的小幅度升高也會扼殺某些海洋微生物的光合作用。如果溫度持續升高,將會對以浮游生物為食的生物甚至全球氣候産生巨大影響。
這是2006年10月4日,在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一名工人在清理運河中的污物。調查顯示,當地70%地表水受到大腸桿菌的污染,半數居民喝不到乾淨的水,以致于優質水的價格比汽油還貴,一升汽油為700盾,而一升優質水至少賣到1000盾。
這是2006年9月8日,在科特迪瓦經濟首都阿比讓的科科迪大學醫療中心,一名受有毒垃圾污染事件影響的患者手舉自己的X光片。由於阿比讓受到有毒工業廢液的嚴重污染,毒氣和惡臭氣味瀰漫整座城市。據統計,這一事件造成數人死亡,另有上千人住院治療。
這是2006年7月26日,兩名年輕人在英格蘭南部的傑勒茲克羅斯一片乾涸的土地上玩足球。7月下旬,歐美地區多個國家曾遭受高溫熱浪襲擊,並造成上百人死亡。
這是2006年3月25日,在加拿大東海岸的聖勞倫斯灣,美國動物保護協會成員靠近一隻被捕殺後慘遭扒皮的海豹。當天,加拿大一年一度的海豹捕殺季節正式開始,今年約有30多萬隻海豹幼仔被捕殺。美國《科學》雜誌刊文稱,如果不採取治理措施,過度捕撈和工業污染將導致人類到2048年就很難在海洋中捕到魚類,市場上也難以見到海産品。
世界氣象組織發言人馬克 奧利弗10月3日在日內瓦萬國宮説,今年南極上空臭氧損耗嚴重,而且臭氧層空洞面積達到2000年以來的最大值。奧利弗説,今年的臭氧空洞是大氣層內破壞臭氧的物質持續存在及平流層冷冬造成的。
這是2006年9月26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一個小港口,工人在清理水面上的殘余油料。今年7月,以色列戰機對貝魯特進行空襲,導致儲油罐泄漏,約150公里海岸線受到污染。黎巴嫩環境部長薩拉伕説,黎巴嫩需要數年時間才可能從戰爭造成的生態災難中恢復過來。
這是2006年1月15日,一群候鳥聚集在阿爾及利亞首都阿爾及爾上空,尋找棲身過夜的場所。每年,數以百萬計的候鳥從歐洲出發,經這裡飛向南方。專家指出,近年來出現的鳥類遷徙季節推遲、繁殖期提前和部分鳥類生活區域北擴等異常現象,都與全球氣候變化有關。
這是2006年8月6日,在黎巴嫩首都貝魯特的海灘上,人們撿拾因油料污染而死去的魚。
這是2006年10月30日,水蒸氣從英國利茲市附近的發電站冷卻塔中升起。英國有關全球溫室效應評估的“斯特恩報告”指出,如果不對溫室效應採取適當措施,全球將出現上世紀30年代那樣的經濟大蕭條,由氣候變暖造成的洪水或乾旱將使大約2億人流離失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