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海西經濟:兩岸關係發展促成“海峽經濟區”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8月26日 17:39 來源:

     

    稿件來源:海峽都市報

    (帥斌彬 薛輝 王帆宇)5月22日,“海峽經濟區發展論壇”在福州舉行。這是兩岸專家首次就海峽經濟區的構想進行研討。來自京、滬、粵、贛、浙、閩及台灣地區的100多位專家學者,就兩岸經濟整合,海峽經濟區優勢與戰略地位等問題進行了深入的探討。

    與會的專家學者認為,海峽兩岸經濟有著很強的互補性,合作領域眾多,鋻於目前的兩岸關係,提出“海峽經濟區”構想有著現實意義。

    此次“海峽經濟區發展論壇”由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省社科院、省社科聯、福建師大、廈大海峽兩岸發展研究院共同主辦。

    背景

    海峽經濟區是應運而生

    與會的專家學者提出,海峽經濟區是由海峽東西兩岸構成,東岸的台灣與西岸的福建一脈相承。福建作為西岸的主體,應發揮80%臺胞、123萬香港同胞和1088萬海外華人是福建鄉親的人文優勢,構築以沿海中心城市及其城市經濟圈為依託,山區次中心城市為支點,以各種生産要素流動為動脈的海峽西岸經濟區。待條件成熟時,兩岸關係發展可促成東岸和西岸形成海峽經濟區。

    就福建如何建設海峽經濟區,專家們提出了許多新看法。原國家體改委副主任、體改研究會副會長烏傑表示,要轉變傳統的思維方法,用全新的視角來審視今天的形勢,才能有所突破。

    國家發改委國土開發與地區經濟研究所副所長肖金成説,建設海峽經濟區,福建要提高與臺對接能力,壯大海峽西岸中心城市。還要優化投資環境,吸引各路資金,承接臺港澳和發達國家的産業轉移,成為長三角和珠三角間的新高地。

    中國社科院經濟研究所研究員王振中表示,前不久,連宋來大陸訪問達成的五點願景和六點共識中,提到要建設“兩岸共同市場”“兩岸自由貿易區”,隨著台灣製造業繼續向西轉移、農業與服務業合作的不斷升級,海峽經濟區實際已經涵蓋了這兩個概念。通過海峽經濟區,來整合兩岸經濟關係,合作機制,搭建交流的平臺。

    建設海峽經濟區面臨重大契機

    發揮鄰臺地利作用

    台灣東華大學大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説,連宋訪問大陸,使海峽經濟區從概念層面轉為政策落實。因為連宋登陸,是第一次台灣的政治人物用他們的影響力,從政治角度來促使兩岸經濟的發展,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契機,為將來的兩岸關係鋪下了坦途。目前,台灣對大陸的經濟依賴已經從量的依賴向質的依賴轉變。目前,“天時”“人和”的條件都具備了,希望福建能夠發揮“地利”的作用,溝通兩岸。

    針對海峽經濟區建設,省發改委經濟研究所所長葉飛文説,要加快海峽西岸基礎設施建設,推動産業結構調整與佈局。特別是加快西岸港口、交通、能源等基礎設施建設,爭取將西岸港口群納入大陸港口佈局規劃。

    構建

    廈—金自由經濟區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助理研究員唐永紅認為,目前,廈門經濟特區已具有與金門地區建立廈-金自由經濟區的前提條件。目前,已開啟了福州與高雄、廈門與高雄的“試點直航”和馬尾與馬祖、廈門與金門的直接往來,從而構成建立廈-金自由經濟區與實現廈-金一體化的一個前提條件。

    唐永紅認為,應開放有條件的大陸企業到金門及台灣投資興業,從而促進兩地産業分工與重組,實現金廈經濟、社會一體化。

    開鑿“閩臺海峽隧道”

    開鑿150公里左右的“閩臺海峽隧道”,建成後,每年通過的人車數可上千萬。這樣的計劃甚至被稱為“21世紀之夢”。台灣淡江大學客座教授、美籍台灣學者林中明説,最近新加坡總理李光耀在一次訪問中感嘆新加坡距離中國千里之遙,做生意遠不如台灣和大陸百里之近。從空間距離看,閩臺間實物貿易交流的重要性,遠遠超過台灣與其他地方的貿易重要性!

    林中明説,建設一條“海峽隧道”,所需資金約200億美元左右。

    加強閩臺農業合作

    不少與會的專家學者都提到,福建是台灣農業資金最集中的地方,兩地農業交流歷時20餘年,閩臺農業合作是海峽經濟區的一大特色。

    台灣東華大學大陸研究中心主任楊開煌説,福建還應多派人研究台灣的農業結構,透過農村自發的組織,將立法和政策的善意普及台灣農民,令他們直接受惠,而不是讓中間商來獲取暴利,台灣農民勢必會從中得到好處,他們就會更加理解大陸。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中心主任趙玉榕認為,福建要建設成為台灣農産品進口大陸的主要口岸,向京滬市場銷售的台灣水果可經福建口岸進入。

    作用

    可望成中國又一經濟增長極

    不少專家認為,這是一個具有地緣經濟利益的區域經濟共同體,以台灣和福建為主體,涵及台灣、福建、浙南、贛東南、粵東,以兩岸沿海中心城市為主軸,産生集聚、輻射作用,內聯皖湘鄂,構築地域分工明顯,市場體系統一,經濟聯絡緊密的地域經濟綜合體,成為中國又一重要的經濟增長極。

    廈門大學台灣研究院所長鄧利娟説,海峽經濟區還具有動態演進性,存在大中小“三層重疊”,分別是福建與台灣的近鄰區、東南沿海地區和台灣、祖國大陸和台灣的扇形空間結構。

    福建省社科院院長、教授嚴正提出,海峽經濟區的概念,是希望把台灣和福建,海峽東岸和西岸經濟今後能更加緊密融合起來,為祖國統一構建更好的經濟基礎。

    與會的滬、粵、贛等地專家也認為,福建與台灣,包括粵東、浙南、贛東南一起構建一個海峽經濟區完全可行,而且也將成為中國重要的經濟區之一,使之成為中國經濟的一個重要增長極。中央和地方政府可以更好地加以規劃,從産業、貿易、科教文衛等首先進行實質性合作。

    江西省社科院副院長、研究員汪玉奇也説,江西對海峽經濟區有極大的興趣,江西應當成為海峽經濟區的一員,進行互補性合作、服務型合作、開發性合作。

責編:朱春鳳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