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 新聞頻道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跳出“中國”看韓國端午祭申遺成功

 

CCTV.com  2009年05月27日 10:18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新京報  

  韓國端午祭申遺的成功,“刺激”中國人要思考的,不僅是如何認真保護自身的文明遺産,而且要對文明遺産的國別認知及中國與整個亞洲世界的命運關聯,建立起更為合適的時間與空間感覺。

  韓國江陵端午祭申請世界遺産保護成功後,中國媒體做出了一些評論,總體來説,對這一事實的反應比較理性,認為這“是認同這一文化的所有人的光榮”(《韓國端午祭成功申遺提醒我們什麼》,《新京報》11月26日社論)。不過,回想近一年來,圍繞韓國端午節申遺,所謂“中韓端午節‘申遺’之爭”,一直在各種媒介沸沸颺颺,有人強烈擔心“屬於”中國的端午節,可能會被韓國“搶注”。這種聲音直到現在仍在網絡空間有所流傳。

  韓國“搶”在中國之前端午“申遺”成功了,這一事實是無法改變的。中國媒體對此表示祝賀,有人笑言這不過是阿Q心理,是在自我安慰。此一認識錯莫大焉。正如一些評論已指出來的那樣,“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産代表作”有別於自然遺産的獨有性,可以為多個國家和民族所共享,韓國“申遺”成功,不表示中國就不可以再申報端午節遺産保護。

  但這還並非主要。其實,對端午節作國別性區分這一認知方式本身,就大有問題。許多人習慣性地一口咬定端午節乃源出“中國”,理所當然應當被國際上首先認定為中國所有。這就涉嫌以現代民族國家的思維,來要求作為歷史文化遺産的傳統節日了。

  在端午節的背後,事實上牽涉到如何看待和理解東亞世界的歷史。21世紀初的東亞世界民族國家林立,各國民眾皆有明確的民族國家意識,國家的政治身份非常清楚。

  但從歷史上看,此一區域在“天下主義”文化傳統影響下,實際上是一個文明體,維持區域間“國際關係”的,更多是文明認知而非國家認知。東亞在同質文明影響下構成一個整體,這種意識在這一區域長期存在。舉例來説,韓國、日本和越南等國,在歷史上都曾有過以“中華”自居的經歷。

  從這個角度説,端午節之類的許多東亞世界的節日,並不只具有國別性,同時還具有區域性,不能因為端午節起源於屬於當代中國的領土範圍,就認為端午節“屬於”中國。端午節乃東亞世界的共同創造,現在被稱作為不同民族國家的那些東亞國家,共同擁有併發展、豐富了端午節。這就如同漢字,本來也是“中國製造”,但同樣流及四方,在經過各方的改造後,反過來甚至又影響到了“中國”,如今為中國人熟悉不過的不少中國漢字與用語,就取自於日本漢字及其用法,這一點可能會使很多人感覺意外。

  端午節之類為東亞世界所共享的傳統節日以及漢字,現在之所以被分別冠姓“韓國”姓“日”姓“中”並且視為自然,乃出於東亞世界作為一個整體的狀態和意識,在19世紀以來逐漸被打破,由“相互關聯的世界”,轉變為了“相互離散的世界”。這種離散前期表現為在殖民統治下由不同殖民者分別殖民,而在20世紀下半葉以來,則是在擺脫殖民統治後,建立起了相互獨立、彼此政治、經濟甚至文化疆界都刻意清晰的民族國家。

  民族國家概念,是我們在處理端午申遺問題時,所面臨的一種障礙。雖然建設高度成熟的民族國家,仍是今後相當長時間內大多數東亞國家所必須做出的努力,它具有歷史正當性。然而,申遺之爭,以及背後所反映出來的民族主義思想的兩面性,也在提醒東亞世界的政治家與民眾,又要在此基礎上,也如歐洲世界在20世紀下半葉以來形成經濟、政治共同體的經歷一樣,要部分超越民族國家,形成關聯有序的區域經濟、政治生態。東亞世界作為民族國家體系的當代狀況,固然也有主動選擇的因素貫穿其中,但更多還是因外來壓力而進行應戰的“現代性”結果,並不是“自生自發的秩序”。在東亞世界普遍構建起相對成熟的民族國家後,如何著眼本區域自有傳統來創新東亞國家間關係,這一問題已浮出水面。

  實際上,在經歷20世紀下半葉以來的經濟、政治發展後,這一區域許多國家,對自身歷史文化傳統的自覺性已在不斷增強。在此基礎上,從知識生産的方面説,一些國家特別是韓國的歷史學者,近年來還提出要打破國別史的敘述方式,轉而以東亞作為一個歷史與地理單位來思考有關歷史、文化和政治、經濟問題;韓國、日本一些大學還做出嘗試,打破文、史、哲分家的西方學科劃分方式,而回歸本區域注重綜合的知識學術傳統。這種對故往歷史的重新梳理,有益於我們發現一個“新”的東亞。

  值得指出的是,中國目前並未走在這一良性潮流的前面,這似乎有點令人遺憾。

  近世以來,因為必須直接面對外來列強等原因,中國學界長期有“忽視”亞洲的傾向,梁啟超看不起黑種人和紅種人,認為能抗衡白種人的只有黃種的中國人;梁漱溟的視野裏,只有中國、印度和西方文明,其他亞洲世界遍尋不見。當代中國人如何構建亞洲意識,如何把21世紀構建成不只是中國人、而是所有亞洲人的世紀?韓國端午祭申遺的成功,“刺激”中國人要思考的,不僅是如何認真保護自身的文明遺産,而且要對文明遺産的國別認知及中國與整個亞洲世界的命運關聯,建立起更為合適的時間與空間感覺。

  相關鏈結:

責編:王鑫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

昵 稱:            
用戶名: 密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