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是6名去年在瑞士A1高速公路飛車的中國富家子弟5月6日領到了逾130萬人民幣的罰單,又有5月7日一位浙江富家少爺開著三菱跑車,將杭州市文二西路當成F1賽道,在飆車過程中將一個年輕的浙大畢業生撞死,引起民憤。
還有不少富家少爺,雖未因飆車引起民憤,但已然將家財揮霍一空。
一項統計數據表明,對於國外頂級奢侈品,目前,中國富裕消費者的平均年齡要比美國和日本的低20多歲,45歲以下的佔80%。
真誠地奉勸大家,別仇富了。這麼亂造銀子,這些富家子弟不會闊太久的。
摩根大通投資銀行通過對《福布斯》雜誌最近20年的全球首富排行榜進行研究發現:在400位曾進入過全球富豪排行榜的名流中,只有1/5的人能夠維持其地位。統計表明這些有錢人的風光場面通常都維持不了20年,應驗了“富不過三代”的俗話。投資失誤、重稅和揮霍無度是搞垮這些金錢王國的三大原因。
在中國,一代真正從市場中成長起來的富人往往有如下特質:兢兢業業,吃苦耐勞,勤儉持家,奮發向上。當然前提是把握了時代浪潮,並敢於冒險和開拓。
但二代富人往往是生長在各方麵條件優越的“80後”,本身就缺少家族內部的競爭,加上家業已成規模,冒險意識下降,而市場是千變萬化的,容易錯失新的市場機遇,加上過慣了奢華生活,抗誘惑能力低,抗打擊能力差。
更重要的是,中國民營企業本身由於制度環境的不完善,成長到一定階段,在邁向公共公司的歷程中會遇到難以逾越的天花板,即使是少數有強烈的事業心的富二代也會經常遭遇宗慶後、朱新禮式的成長迷局。興許,富家少爺們覺得,還不如利用父輩積累的豐碩財富對酒當歌、紅塵放浪來得痛快。
1895年,老牌美國貴族、社會學家尼爾森 奧爾德里奇《老錢:美國富人的精神起源》一書中寫下如此忠告:老一代的富人要求孩子們不僅僅需懂得怎樣花費自己不費吹灰之力就能得到的鉅額財産,更要有一種“勇氣、膽識和忠貞,禮貌、謙恭以及公平競賽的社會精神。”先富階層就要讓“男男女女的繼承人們,心中懷著提升整個國家的信仰,如果不那麼做,那將是這個國家的災難”。
鄙人很擔心這個使命是中國揮霍無度的少爺沒有能力完成的。果真如此的話,偉大的中國富人將對全世界公認的致富規律“富不過三代”説“不”——因為三代太久,兩代足夠。(石述思)
相關鏈結:
責編:李秀偉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