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 > 新聞社區 > 社會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農家女大學資格被公安局政委女頂替,可憐!

 

CCTV.com  2009年05月08日 16:43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人民網-觀點頻道  

  湖南隆回縣原公安局政委女兒被曝冒名頂替農家女上大學。(人民網觀點頻道漫畫專稿 作者:朱慧卿)

  有些不可思議、幾無可能之事一旦兌現為事實,即便是偶發的個案,仍具有普遍意義上的反思價值。5月5日《中國青年報》為我們提供了一個藍本:羅彩霞,一名普通的農家女,被冒名頂替失去了大學錄取通知書,無奈只得復讀一年。然而,夢魘並未過去:因為身份信息被篡改,在新學校,她申領教師資格證,甚至畢業證、學位證等都面臨大問題。而頂替羅彩霞身份的,是他的同班同學,當地公安局政委的女兒。

  冒名頂替上大學之事算不上新鮮。以往的這類消息分成兩類:一是舊派志異,有説N年前因交通資訊不發達,重名的又太多,不知不覺被冒了名的;二是新派傳奇,譬如説“某高校有21名2007級新生被清退或自動退學,原因是他們涉嫌冒名頂替,未能通過資格審查”,“某學院用了人像比對系統讓兩名冒名讀大學者露了馬腳”。撫今追昔,讓人感慨萬千。但眼下的事情真讓人糾結,技術進步了,制度成熟了,一廂情願的冒名讀大學何以得逞?這個問題又細化成若干具體疑問:羅彩霞沒填報貴州師大為何被貴州師大錄取?本來應該給羅彩霞的錄取通知書為何被截留?王佳俊是怎樣冒用了羅彩霞身份證辦理的戶口遷移手續?貴州師範大學又是怎樣審查王佳俊入學資格的?

  有人説,此事得逞當然離不開孩子他爹。有扭曲的權力尋租,必然能找到一個個“畢姥爺”。這個邏輯當然沒問題。在一些權力張狂、環節獨立的領域,突破制度關口的難度並不大,一個人或者一個部門,就可以輕鬆完成尋租流程。但是,如此離奇之事竟然大大方方地發生在以嚴肅繁瑣著稱的高校招生錄取領域,其個案帶來的震撼遠比房地産腐敗窩案等更要強烈:一者,高招乾淨度某種意義上代表著社會的良心,關乎社會各階層公平流動的可能,也是我們必須抵死堅守的一道底線;二者,高招中環節眾多,人物紛紜,制度與補丁千重萬疊,如果這一系列程序都能被“斡旋”,我們還能拿什麼説服自己“權力通天只是一種幻象”?

  身為父母,當事官員之舉也算是可憐天下父母心。但是,從體制機制而言,這一事例恐怕不能到主使者一人為止。因為,這已經不僅僅是還羅彩霞一個公道的問題。此事更促使我們反思:突破不可能突破關口需要多大“能量”?如果沿著這個問題溯本追源,我們也許會悲哀地發現:那些眾多看似堅不可摧的制度堡壘,在一些翻手為雲覆手為雨的權力手中,竟然如此不堪一擊。在冒名讀大學一事上,其實所有的問題最後只剩下兩個:為什麼當權者認定憑自己的“能量”可以突破大學招錄的制度正義?為什麼林林總總的各色人等願意並能夠為之效力?

  答案只有一個,某些不受制衡的權利正在以網絡化的形式抱團突破制度底線。而一旦它們成功“突圍”,這種合力必將繼續以利益結盟的姿態投桃報李,並以劣幣驅逐良幣的逆淘汰法則讓權力正直者舉步維艱。最壞的結果就是:權力場成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利益場、厲害場,權力通吃,無權被吃。至於制度或者體制,只不過是它們用來規制異己階層的號令槍而已。

  某種意義上説,權力的異化或者尋租無可禁絕,正如古語雲“人無完人金無足赤”的道理一樣,符合辯證法。但是,我們最當警惕的,是權力網狀尋租、系統地異化。我們不指望所有的公權都能“一夫當關萬夫莫開”,但是,起碼不能出現“萬夫當關一夫隨便開”之詭異。新聞遠未結束,真相尚待厘清。我們想看看,究竟哪些人、哪些制度為冒名讀大學事件打開了缺口。

  相關鏈結:

責編:劉海豐

1/1

相關熱詞搜索: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網民舉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