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今天,中國的老百姓感受最深的莫過於自家餐桌的變化。無論你身在都市,還是居住鄉間,每天的一日三餐都能令你品味出:生活正在變得越來越美好。
糧票就是命根子
説到糧票,如今恐怕有相當一部分年輕人都不知道其為何物,但是它在許多過來人的心目中依然印象清晰,甚至還有著一些刻骨銘心的記憶。
糧票始於1955年,直至1993年才光榮“退休”,其間一直扮演著調節社會供需的杠桿角色。它作為一種有價證券,發揮著極其重要的作用。在實際生活中,一斤地方糧票大概相當於人民幣兩毛錢,假如去早點攤上買包子、油條等食品,如果沒有糧票,就要相應地多付一些錢來抵糧票。
糧票一般不是直接發放的,城市居民需要米麵的時候要憑購糧本到指定的糧店購買,糧店的工作人員會直接在糧本上根據人口定量記載購糧斤數。不過,後來隨著糧食生産形勢逐步好轉,各地都陸續放鬆了這種限制,糧本上節余的糧食可以用糧票發還給居民。因此,不少家庭都多多少少地儲存了一定數量的糧票。
80年代:吃得像了樣
到了80年代中期,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老百姓的餐桌也悄然發生了變化。品種漸漸豐富,蔬菜、瓜果、蛋、禽、肉類擺上了貨架,冬天也可以買到相對便宜的蔬菜,大白菜變得不再那麼重要了,很多家庭開始隨吃隨買。
要説變化最大的還是年夜飯,這時可比10年前豐盛多了。家住呼和浩特市的劉美麗回憶説:“那時候過年,一大早先到菜市場挑一條大鯉魚,做個整條的糖醋魚,取‘年年有餘’之意。豬肉有多種做法,或者燉盤排骨,或者蒸碗四喜丸子,敞開吃保管夠。海鮮成了那個時候的俏菜,平時吃得少,過年就當換換口味,油燜大蝦的香味,現在還記得。年夜飯一般有八大碗,端上來滿滿一大桌,一家人吃得挺高興。”到了80年代後期,全國實施了菜籃子工程,把禽、蛋、奶、水果、蔬菜等包括在菜籃子工程裏統籌解決。經過近10年的努力,才徹底解決了副食供應緊張的局面。粗糧食品逐漸從老百姓的餐桌上淡出,細糧成為餐桌上的主角。
90年代:流行下館子
到了上個世紀90年代,經濟的高速發展帶來了飲食文化的革命。進餐館嘗嘗鮮再不是遙不可及的事情,誰家有喜慶事,都願意在飯店擺一桌,又省事又有面子。那時候剛時興自助餐,很多市民都要去嘗一嘗。市民張存剛一想起第一次享受自助餐的經歷就禁不住笑出聲來:自己過生日,一家人高高興興地去吃自助餐,既為了飽口福,又為了慶祝生日。可是每位30元的價格實在不低,大家都想著得對得起那些錢,可是沒管肚子的感受,一頓飯吃下來,全家人肚子幾乎都鼓了,溜達了一大圈才消下食去。可見當時的老百姓下飯館要的還是經濟實惠。
再往後,餐飲業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從90年代中期開始,鮑魚、海參開始出現在人們面前,尤其以鮑魚最為吸引人的眼球。那時候,呼和浩特市有一家順風飯店,以經營粵菜、基圍蝦、生猛海鮮為主,生意特別火。當時,老百姓主要是奔著吃海鮮去的。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全國各大菜係互相滲透,南菜北做。同時,已經從餐桌上消失的粗糧又意外地受到了食客的青睞,重新成為飯桌上的新寵。與此同時,老百姓把牛奶從特種營養品的位置擺上了普通餐桌,中國乳業於是開始高歌猛進,進入一個超常發展時期。隨著生活的富裕,中餐已經難以滿足人們的口味。俄羅斯西餐、法國大菜、意大利比薩、日本料理、韓國燒烤、美國麥當勞等紛紛進駐,人們不出國門便能吃遍世界。
21世紀:追求健康飲食
到了21世紀初期,家庭主婦們開始尋求健康主題,對水果、蔬菜極為重視:蔬菜要吃無污染的,糧食要吃當年的,魚蝦要吃活蹦亂跳的,連花生油都要專找非轉基因的。人們在市場上挑剔的目光,越來越多地落在鮮貨上,而不是價格上。什麼食品有營養,什麼食品能防衰老,總之,什麼食品搭配有利於健康,已經成為老百姓津津樂道的話題。
如今,大超市裏牛肉按部位賣,肉餡要分肥瘦,雞蛋是純天然的,各種奶製品琳瑯滿目……因為生活節奏越來越快,為了方便上班族,貨架上擺滿了各種半成品,葷素搭配,買回家以後炒熟即可。現在人們講的是要吃好、吃出文化和健康。一日三餐要講究營養搭配,肥肉最好少吃,多喝酸奶易消化吸收,雞蛋一天不要超過1個,早晚吃點水果可抗衰老……
經濟的迅速發展正逐步改變著人們的飲食習慣,由原來的飽餐型向營養型、新鮮型、簡便型轉變。近幾年,高粱、玉米等雜糧再度走紅,它反映了老百姓對雜糧中微量元素的重視,對傳統膳食的重新認識。與餐飲形式更加多樣化相匹配,人們對就餐環境的要求也越來越高,花園式餐飲、園林式餐飲、野外餐飲以及露天餐飲都非常受歡迎。另外,社區餐飲也有了很大發展,今後家庭送餐將成為一種新的時尚。
責編:樊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