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朝聞天下1月20日播出):繼續來關注“降低手機漫遊費”聽證方案。兩套聽證方案公佈後,很多消費者反映看不懂這兩套方案,同時質疑第二套方案為什麼要把長途通話費和漫遊費混在一起説。
為此,我們的記者特地採訪了參與方案制定的專家——北京郵電大學闞凱力教授,請他詳細解釋了這兩套方案。
闞凱力説,目前我國手機用戶在漫遊狀態下的收費主要由三部分組成:漫遊狀態建立費;在漫遊當地的本地通話費,以及長途話費。漫遊狀態建立費為每分鐘兩毛,這個費用由於完全沒有定價依據,因此兩個方案都取消了。為進一步推進話費降低,專家們又提出了第二套方案:統一地為撥打7毛,接聽3毛。
7毛的參考定價是本地通話的4毛錢,加上長途IP電話的3毛錢;而接聽的3毛只相當於IP電話一分鐘的通話費。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闞凱力: 以前長途通話費往往現行標準都是按照最高標準收取,也就是每六秒七分錢,折合每分鐘七毛。這個在很多情況下是不合理的。因為我做主叫的時候,我可以加撥17951這些前綴,每分鐘的(長途)費用就變成三毛,而我在接聽電話的時候就沒有撥這些號碼的機會,它就強行地按照最高的標準收費了。這次我們通過折算之後,(在第二套方案中)把漫遊狀態下的長途收費的標準變成了一律是三毛,這樣就與我們現在IP電話的上限取齊了,這樣的話降低了一大塊費用。
闞凱力表示,在研究制定方案時,專家們對成本進行了大量測算。
北京郵電大學教授 闞凱力: 確定資費的依據是成本,但是現在在剛才所説的每分鐘兩毛錢的漫遊(狀態建立)費已經取消光了,所以這樣的話為建立漫遊而花費的成本具體多少,已經和這個方案沒有直接的關係了。本地通話費這一部分,不屬於這次的聽證範圍,也不屬於這次的調整範圍,所以我們這次都是採取的就低不就高。即使是預付費用戶,也都降到了上限標準為四毛。另外對於長途通話費,採用了現在所通用的IP電話的上限標準,也就是國內每分鐘三毛錢。
責編:劉亞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