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時空調查):
泉靈:
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春暖花開的季節,而且“五一”也距離不遠了,這也就意味著我們又迎來了一個旅遊的旺季。那麼,在特別的這個時候,我們和新浪網聯合推出了一個對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認可度的調查,看看大家認為中國的遊客文明度到底有多高。我們原本設計這個調查題目的時候,認為可能這個認可度不會太高,但是結果出來仍然讓我們覺得非常的吃驚,比我們想象的還要低。我們來看一下這一個結果。
在被調查中當中,只有1%的人認為遊客的文明意識是很好的;4%的人認為比較好,認為一般的佔到了34%;認為不太好和認為很差的相加超過了60%。那麼,是什麼樣的事情讓大家對自身、對總體的遊客文明行為意識評價不高呢?我們來看一個典型的事例。
某旅行社市場推廣部經理:
我們的一個東南亞領隊,在前一段帶了一個將近兩百人的團到泰國去旅遊,在回來的飛機上,由於這些遊客的素質問題,他們要把飛機上原本不允許帶下飛機的一些毛毯、耳機,包括一些餐具都要放到包裏,帶下飛機,致使(國外)航空公司方面,在飛機上採用了三到四遍的中文廣播,才制止了他們的這些行為。
群眾1:
前一段時間,我在東京的時候也遇到一些同是中國人,但是我覺得有的事情或者是有些舉止可能沒必要。包括大聲説話、強行拍照、不顧他們的阻止,因為上面都有一些標示牌,都是違反了規定。
群眾2:
前兩天我剛剛也是聽朋友説,就是他們去國外旅遊的時候,自助餐,也是免費的,有中國的去顧客,他們就偷偷的攜帶,特別浪費。現在好像説,對中國遊客,這種自助餐就禁止中國遊客去食用,或者是採取一些禁止措施什麼的。
群眾3:
我覺得走出國門尤其要注意,你出去代表的是中國,人家一説就不是你這個人怎麼樣,而是你這個國家的人怎麼樣。
群眾4:
從小裏來説,外國人對你這個個人,就覺得你這個人素質比較低,但從大裏來説,就會影響整個中國人出去旅遊的形象。
泉靈:
你看,只有5%的被調查者認為中國遊客的文明行為意識是比較好的,由於這是一個中國人對中國人自己的評價,所以不存在任何歧視的行為。那麼,外國人又會如何來看待我們這些中國的遊客呢?説實話,這兩年中國人的確是有錢了,出去旅遊的人也多了。去年一年,出境旅遊的遊客達到了3400萬,看著在國外的旅遊地點熙熙攘攘、成群結隊的中國遊客,我真的覺得挺自豪的。但是,如果經常有不文明的行為,那麼外國人可能只是認為你現在變有錢了,但是不會對你有足夠的尊重。也正是基於這樣一個原因,在去年8月份的時候,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遊局聯合啟動了一個提升中國遊客文明素質的行動,我們來看看相關的新聞。
今年1月31號,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遊局聯合舉行了新聞發佈會,把這個圖形作品確定為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的主題標識。
中央文明辦協調組副組長涂更新:
這個標識主要包括以下三層含意:第一個是它是由中文的“文”字,還有長城的形象,還有中國龍的形象這三個元素構成,這是第一層含意。第二個是標識的整體是一個草書“文”字。這個“文”代表就是淵源流長的文化和中國燦爛的文明,它表達了我們倡導(公民)文明旅遊這麼一個含意;一個活動的龍的造型,是説明我們要動員全體公民能夠參與到這個提升(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當中來;長城是代表中國豐富的旅遊資源。傳達的這個意思就是我們希望通過提升旅遊文明素質,然後喚起大家都來保護中國的旅遊資源,弘揚我們禮儀之邦的這個國家形象。就是這麼三層意義。
近年來,隨著中國公民國內遊和出境遊人數的逐年增加,中國公民在旅遊中的不文明行為也受到了越來越多的關注和批評。去年8月,中央文明辦和國家旅遊局啟動了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行動,在網上公開向社會徵集中國公民旅遊不文明行為的表現。十幾天就有海內外3萬多人提出意見和建議,300多萬人次參與討論。經過歸納整理,國家旅遊局在其官方網站上,公佈了大家反映比較普遍的國內遊和出境遊的十大不文明行為。相關職能部門也期待,隨著行動的開展,公民的文明旅遊意識能有較大提升。
泉靈:
國家旅遊局是非常有經驗的,他們也是總結了很多的事例,推出了十大不文明的行為。我們先來看看國內和出境遊的十大不文明行為到底是什麼?先看國內遊。
位列第十位的是:吃自助餐的時候多拿多佔,離開酒店的時候取走非贈品。這主要是愛佔小便宜;第九,強拉外賓合影,違反規定拍照、錄像;第八,講黃色段子,傳播胡編亂造的政治笑話;第七,在他人面前打赤膊、袒胸敞懷;第六,不聽勸阻喂食、投打動物。第五,這個現象是非常普遍的,就是在景觀地點亂刻亂劃,踩踏禁行綠地,攀折花木;第四,在車船當中高聲接打電話、猜拳行令、喧嘩吵鬧;第三,不排隊、爭搶擁擠,不謙讓老幼病殘孕;第二,在非吸煙區吸煙,打本題不掩口鼻;位列第一位的是隨處丟棄垃圾和吐痰。這是國內旅遊的十大不文明行為。
接下來,我們看看國際遊,出境遊的十大不文明行為,我們發現大多數和國內遊提出的十大不文明行為是重合,有幾處要特別的指出,比如説這個:享受服務之後不付小費;還有在教堂、廟宇等宗教的場所嬉戲、玩笑;位列第一位是仍然是隨地丟垃圾、吐痰。
那麼,我們總結一下這些不文明的行為,其實你會發現它主要分成三類:第一類,就是個人的素質問題。比如説吐痰、亂丟垃圾。你恐怕到任何的地點,到任何的國家這都不受人歡迎的,因為會直接影響到別人的健康;第二類屬於一個習慣問題,比如説中國人可能習慣吃飯的時候好個熱鬧,説話聲音大一點,你在國內問題不算很大,但是你出國的時候,你就可能被外國人認為你們這群人素質比較差,因為外國人習慣比較低聲細語的説話。但中國人還有一句話叫客隨主變,你既然到人家家裏去作客了,你就得了解一下主人家是什麼樣的規矩,人家不喜歡高聲説話的,咱出去雖然有這個習慣,咱得克制一點;第三種情況是什麼?它是一個知識掌握不夠。比如説咱們到了緬甸,可能有的遊客還去摸人家小孩的頭,表示咱們親切,那你就大錯特錯了。因為在這樣的國家裏,摸人家的頭是一個非常不禮貌的行為,因為當地認為神靈是住在頭頂的。所以你要出國旅遊的話,你不僅要管好自己的這些行為,還要多去掌握一些相關的知識。
另外,我們還進行了一個調查,就是看看在旅遊過程當中,您對自己的不文明行為的認可度怎麼樣?結果發現有50%幾的人説是偶爾有不文明的行為;有40%多的人説從來沒有過;只有5%的人是表示經常有不文明的行為。也就是説經常有不文明的行為是佔了少數。那麼,為什麼我們一開始節目説到,經過我們的調查,我們的發現總體的評價會很低呢?這就説明個體的不文明行為其實會有一個放大的效應,這説明文明還要從小事、從身邊做起。
責編: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