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容速覽]國家發改委今天發出通知,對188種中成藥的零售價格進行調整,預計降價總額將達到16億元。從1997年到2007年,我國政府的藥品限價政策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歷程。 |
CCTV.com消息(360度):
國家發改委今天發出通知,對188種中成藥的零售價格進行調整,預計降價總額將達到16億元。從1997年到2007年,我國政府的藥品限價政策已經走過了十年的歷程。
從1997年以來,我國政府定價的藥品範圍逐步擴大。1997-2000年,只有200種左右。2000-2005年擴大到1500種,2005年以後擴大2400種。
在調整藥價的問題上,政府始終堅持把降價重點放在了佔藥品總數70%的價格偏高、虛高空間較大的品種上,而對部分廉價藥品不降價,對少數臨床需要、利潤空間小,企業不願生産供應的廉價藥品適當提價。
十年來,價格主管部門先後出臺了23批次藥品降價方案,累計涉及1500種,降價總額500多億元。其中許多臨床用量較大的藥品多次下調價格。如頭孢曲松注射劑,從2000年以前的100多元一支,降到了今天的一支不足10元。
近年來,儘管政府對藥品實施降價政策的決心和力度很大,但群眾卻反應感受不到降價的好處,藥品支出依然居高不下,藥品價格管理出現了很多突出的問題。
首先,藥品價格虛高問題沒有從根本上解決。藥品生産經營企業“虛列成本、虛定價格、虛開發票”現象仍然十分普遍。再加上當前我國醫療保險是“低水平,廣覆蓋”的現狀,群眾支付水平還比較低,因而普遍感覺藥價太貴。
其次,由於目前的藥品價格管理辦法規定,政府定價以外的藥品,實行市場調節價。於是,生産企業將“體內損失體外補”,導致政府定價之外的藥品價格大幅攀升。
此外,藥品降價後低價藥消失、藥品招標停留在價格上的惡性競爭導致質量下降等也是社會各方關注的熱點問題。
在今年兩會期間召開的國家發改委的專場記者招待會上,發改委的當家人馬凱的一番話讓人印象深刻:
國家發展改革委員會主任 馬凱:要真正解決藥品價格過高、過亂的問題,只就價格論價格不行。價格實際上是一種綜合反映,如果不解決醫院的以藥養醫機制,背後又是醫院的定位問題以及醫院的財務體制改革問題,不解決藥品生産、流通中的問題,比如現在藥品生産廠家全國有5000多家,賣藥的有一萬六七千家,整個市場非常混亂,不解決新藥審核註冊制度等問題,這一系列體制問題不解決,就價格論價格,問題解決不了,群眾得到的實惠有限,所以要靠綜合改革。
相關新聞:
向藥價虛高頑疾開刀 廣東陽光采購有望全國推廣
北京三級醫院藥品納入政府採購 藥價將大幅下降
發改委調整188種中成藥價16日執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