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主持人:我們今天調查的主題是您去不去電影院看電影?什麼樣的原因可以把你吸引到電影院去?
為什麼要做這麼一個調查呢?是因為前不久,國家廣電總局公佈了這樣一個數字,説從2003年開始,我們中國內地的電影票房是不斷地增長,平均每年增長要超過20%。
2003年的時候,內地電影票房的手術是10個億,之後是一年年的升高。到了2006年的時候,這個數字比2003年增長了162%,這個進步當然是非常的可惜。我們為什麼會特別去關注這兩個數字?其實就是因為中國的電影市場曾經走過一段特別陡的下坡路,這個下坡路什麼樣的人感受最深刻呢?那就是一直在電影院工作的老職工。
解説:董慎英從小就喜歡看電影。1974年,她19歲那年,一次偶然的機會她被招工進了北京當時最為有名的首都電影院做服務員。70年代末80年代初,電影在中國風靡一時。在首都電影院的工作,讓董慎英得以最近距離地參與和見證了,當時電影的火爆。
董慎英 首都電影院退休職工:八六年以前到七十年代這一段時間,就是電影院,大傢伙沒有別的需求,就是電影院是最好的。一説有新電影啊,一看報紙都登報紙啊,電影,大家就買票啊,我們(首都電影院)那會兒,門還沒有改造,我們那門特別小,就這麼大的一個門,擠啊,人多啊,我們都從大門進去上班,進去費勁,我們得換工作服,穿上衣服,一邊走一邊係扣子,完了就幫著疏導,您先等會兒,您別著急啊,還有5分鐘,別著急,別摔著,別踩著,一邊剪票一邊説。
解説:電影院內外的熱鬧場面讓幾乎所有經歷過的人都記憶猶新。
劉洪鵬 首都電影院第五任經理:8點鐘賣票,門口堵著幾百人,怎麼辦?先去維持秩序。有倒票的,打呀,拽呀,揪呀,等我們維持好了,差不多,人一進來,呼啦全滿了,買了票的觀眾一齣來自己都樂了。他穿了一軍大衣,等他出來低頭一看,一個扣子都沒有了,全部給搓沒了。
電影院從火爆走向冷落的過程
解説:而對於在電影院工作了33年的董慎英來説,更加深刻的體會是來自電影院從火爆走向冷落的過程。
董慎英:2000年也有,這時候片子少,人少,也有幾個人,四五個人,七八個人,特別安靜,特別冷清。
主持人:這幾位職工説得是他們感性的一種認知,下面我會給你一些數字,你就知道這個變化到底有多大。我給你畫一條中國電影收看人數的曲線圖,你看大跳水,這個點是什麼呢?是1979年。當時有多少人看電影?説出來,這數字很嚇人,293億人次。也就是説,平均每個中國老百姓一年看了28場電影,一個月要看差不多兩到三場電影,這個點是最低點,最谷點,這個發生在上個世紀末本世紀初,這個時候中國一年電影的收看人次大概是2.2億,你看這個落差多大,現在這幾年穩定在6個億左右。也就是説,它逐步上升了,逐步上升的確是一個可喜的現象。那是什麼樣的原因上升了?大家為什麼又回到電影院去了呢?我們先聽聽影迷的説法。
影迷1:如果説是音響效果的話,那肯定是電影院比較好,因為它的設施畢竟比家裏還是完備很多。
影迷2:一起體驗同一種感覺,如果很刺激的話,那我們可能會一起抓著手啊,然後比較緊張啊,那都是一起體驗同樣的一個東西,很不一樣的。
影迷3:你在家裏邊那個震撼的感覺可能會差很多,就因為你自由,你可以隨便起來,拿東西吃,拿東西喝,不像在電影院似的,你老老實實地坐著,你不得不全神貫注。
影迷4:電影院就是有這種氛圍。
記者:哪種氛圍?
影迷4:就是不孤獨的氛圍。
主持人:我們來看看我們的調查結果,看什麼樣的因素可以把人吸引回電影院去?位列前四位的是這樣的,第一個是效果,因為電影院的效果要比在家裏看強;第二是內容、情節曲折;第三是有好的演員;第四是獲得獎項。那麼,我們可以通過2006年內地電影票房的排行榜來印證一下。你會發現,的確,位列前幾位的都是一些效果非常好的大製作的電影,當中特別可喜的就是國産電影和進口大片平分秋色,也就是説,我們現在國內的製作水平也非常得好。當然製作不是一個唯一的原因,也有例外,我們再看一下國産電影排行榜的前10位,這當中除了大製作的電影之外,有一些非常意外的,比如像《瘋狂的石頭》位列第九位,它典型的小成本製作,但是內容精彩。另外,比如像《雲水謠》、《東京審判》,這都是主旋律的電影,但是由於內容、演員演得非常得好,所以也一樣會吸引進電影院去,讓大家掏錢來看。
如何讓回電影院的人數越來越多
那麼,接著我們就要討論一個問題,就是現在既然回電影院的人數有所反彈,那這個反彈的勢頭能不能保持下去,後面還有沒有潛力可挖?我們來看看下面的調查內容。
調查題:您去年是去了幾次電影院?
有超過一半的人説沒去過,23%的兩次以下,12%的3到5次,6%的6到9次,10次以上的人只有6%。也就是説大多數的人一年都沒有進過電影院,我想這一部分就是將來可挖掘的潛力的市場,那先要聽聽他們為什麼不去電影院?
市民1:不大喜歡,覺得現在太貴了。
市民2:因為學習太忙了,就是沒有特別合適的時間。
市民3:可能是看外語片看字幕看多了,就不願意看那個翻譯過來的。
市民4:到電影院畢竟座位各方面還是受一些拘束,所以還是願意在家看。
票價偏高等是百姓少去影院的主要原因
主持人:好,我們看看大家不去電影院,或者少去電影院的主要原因是什麼?
根據我們的調查,佔到前五位是分別是:第一,感覺電影票價偏高,然後是有其它的欣賞途徑;好電影太少,11%的人做了這樣的表達;9%的人説沒有人一起去,還有7%的人説太忙,沒時間。
通過這個調查説明什麼呢?其實大家還是想去電影院,但是有一些障礙,位列第一位的障礙就是這個,票價太高。當然,現在的電影票價沒法跟收看人數最多、最火爆的1979年比,那會兒不是一個市場經濟,很多電影票可能是單位發,組織收看。但現在完全走向了市場,電影票價不可能回到原來那麼低,而且現在整個電影院的設備也大量的更新了,也有很多人表示説,願意享受這樣更新好的、效果好的電影。但是,如果這個票價能夠更符合群眾的需求的話,相信這個市場會變得更大,蛋糕也會做得更大。
責編:曉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