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亡戰士登記冊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
王艾甫舉辦的太原戰役紀念展覽,來參觀的人很多,可展覽了幾個星期之後,沒有一位烈士的親人出現。
這之後,王艾甫開始到民政部門和太原附近的烈士陵園查找,查找並核對墓碑上的姓名、籍貫等等信息。
直到2005年夏天,媒體報道了王艾甫找到84份陣亡通知書的消息,並刊登出其中一部分陣亡將士的姓名及信息,很快就有兩位烈士的親屬找來。
這時王艾甫才知道,他在尋找陣亡將士的遺屬,遺屬也在尋找他們親人的消息。這更堅定了王艾甫尋找的決心。
在84份陣亡通知書中,有這樣一份,姓名孫耀,年齡36歲,部別198師,籍貫綏遠省,孫耀平時各項工作很積極,給房東挑水,戰鬥上服從命令很好。
王艾甫用了十年的時間找到了孫耀的親人。
這位大娘名叫孫秀峰,家住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察右中烏素圖鎮,他的父親孫耀在1949年給家裏寄了一份入伍通知書後就再無音信。今年4月,王艾甫專程來到內蒙,將孫耀光榮犧牲的消息,告訴了孫秀峰老人。
王艾甫:這是好事。
老太太:我以為活著,我沒以為説死。
老太太:埋怨。…我要是出去他,他要是孩娃一大片了,人家不稀罕我了,我就把那一堆都燒了他。
王艾甫:你還埋怨你父親?
王艾甫:實際上你父親是為了太原犧牲了。
老太太:犧牲了。
小女兒説,57年來母親始終相信,自己的父親還活著。
王艾甫:為了太原人犧牲了。
老太太:那時候以為不稀罕我們了。
王艾甫:這你也就放心了。
老太太:放心了。…
孫大娘有肺氣腫,不能長時間説話,但是,關於父親的故事她依然願意講給很多人聽。1948年,孫大娘13歲那年,父親説去張家口辦事,最多半個月就會回來,臨行時,孫秀峰送父親到村口,她不希望父親離開。因為4歲那年媽媽去世了,繼母的苛刻讓她備感父愛的珍貴。
父親走後的第二年,她被爺爺以一頭牛、十袋麥子的代價換給了烏素圖*93.鎮的一個姓朱的農戶。冬天,她和朱家的大兒子結了婚,那年她15歲。
孫秀峰結婚幾年之後才知道,父親先是被國民黨抓了壯丁,後來投誠參加了解放軍。直到70年代後期,父親參加解放軍的入伍通知書,才從爺爺那傳到了孫秀峰的手裏,她開始了漫長的尋找過歷程。
她先是去旗裏,又去100多公里外的烏盟,然後是張家口、北京、呼和浩特、濟南……
孫秀峰一直沒有停止過尋找父親。儘管不識字,又不會説普通話的她四處碰壁。直到90年代初,孫秀峰的身體開始衰弱,她無法再出遠門。
小女兒:這麼多年到底是死還是活,她不知道,沒有準確消息,活著不知道在哪,死了也不知道在哪,突然得到這個消息吧,她也是那種心情,悲喜交加的,你説喜的是終於有了下落了,悲的是死了,這麼多年,早已經死了。
時隔57年孫秀峰父親的入伍通知書,和陣亡通知書放在了一起。
王艾甫:當然57年的歷史對一個人來説,有幾個57?很難有兩個57,很難有兩個57。
王艾甫:從這個登記冊,這是李振才的登記冊,登記冊這是當時的公證,以後我會給你看一下,一九八師政治部這一個原件。這個就是李振才的陣亡通知書。
陣亡者侄子:謝謝王老。我代表了向你磕頭。
王艾甫:不敢,我應該謝你們,你起來,你起來,這是我應該做的。
向王艾甫磕頭致謝的中年人叫李金山,當年他的叔叔頂替父親被國民黨抓了壯丁,以後就杳無音信了,不久前,他們通過媒體上刊登的陣亡通知單,才知道了叔叔的下落,2006年10月28號這一天,李金山特地找到王艾甫,看到陣亡通知書之後他才確信,他的叔叔後來參加了解放軍,的確是在解放太原的戰鬥中犧牲了。
紀實:李金山拿花進陵園
王艾甫當時在整理烈士陵園墓碑資料的時候,沒有發現李振才的名字,可李金山還是來到了烈士陵園,他希望能在這裡找到自己的叔叔,然而他看到的是更多有名和無名的陣亡烈士的墓碑。
李金山:二叔我接你回家了。二叔咱回家吧,幾十年沒回去了(哭)。
這次來李金山特意從家鄉帶來了一塊紅布,準備將叔叔的骨灰帶回去安葬在祖墳裏。雖然沒有找到叔叔的墳墓,但李金山還是捧了些烈士陵園的泥土準備帶回家鄉。
念通知書:太原戰役陣亡將士通知書:姓名李振才,年齡42歲,部別592團8連, 1949年3月入伍,籍貫安徽省阜陽縣武家廟村。
在84份通知書裏,目前已經找到親人的25位是家庭住址比較清楚的,其餘人的通知書上,更多的是一片空白。
王艾甫説,過去了十年的時間,84份陣亡將士的通知書,他只找到了25位烈士的親人,這足以説明這件事並不容易,但是就在這艱難的尋找過程中,每當他面對通知書上寥寥幾字的評語,面對籍貫、住址不詳,甚至連名字也不詳的烈士時,他找到了一種精神。
王艾甫:這一種精神如果真正能夠先找到,他不僅是經歷了我一個人,我想我們的子孫,我們的後代,或者他們的家族,他們的家人都能喚起,而且效倣他們的前人,他們的前輩,那麼為了國家,為了民族,他能夠赴湯蹈火,流血犧牲。只有這一種精神才激勵人們繼續往前。
責編:馬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