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CCTV.com消息(東方時空):
演播室主持人 董倩:今天是重陽節,是中國老年人的節日。人這一老吧,往往就特別期待,也特別在意來自於子女的這種關心,這種關心不僅僅是在於要滿足老年人的一些衣食住行方面的需求,恐怕還有一層就是要滿足他們這種感情上的需求。
如果您家裏有一位單身的老人的話,你有沒有替他們考慮過,他們有沒有感情需求呢?他們是不是需要一位新的老伴呢?我們就聯合北京市益派調查公司對全國13個大中城市的150名單身老人做了一次電話調查,有20%的老人説很想再婚,有37%的老人説比較猶豫,這個猶豫呢應該説是想的,但是由於各種原因絆住手腳,所以猶豫,43%老人説不太想。數字顯現有57%,將近六成的老人是願意再婚的。有些老人想到就做到了,比如在北京有一個叫做老人的相親會,時間是每個星期的星期六,地點是在一個公園裏面。
在我們的記者前不久在採訪的時候,認識了一位這樣的阿姨,她今年63歲了,她跟我們説在老伴去世之後,她的生活遇到了很多麻煩,我們聽她説一説。
管阿姨:
我租一房子,電線板接觸不好,我把電線板卸開了,結果我沒有把它從墻上拔下來,給我打到地上了,為什麼沒打死呢?因為是木板床沒把我打死,要是不是木板床不就打死了嗎,那我在那屋裏不是就爛了嗎?還有一回有病,鬧肚子,回我屋我就拔罐,拔完罐就取不下來了,取一個多小時都取不下來,長上了,我説這可怎麼辦呢?要是有個老伴就幫我取下來不是嗎,都把我憋哭了,這我咋出去啊?
主持人:
這位阿姨現在看起來挺年輕吧,因為她已經找到自己的老伴了,就是在這個相親會上。那麼根據這個相親會的發起人跟我們説,每年都會有二到三對的老人做結婚登記,但是也有一些老年人彼此生活在一起了,但是卻沒有去登記。我們就想了解一下更多的老年人他們會怎麼做呢?我們接下來看調查:您如果找到合適的伴了,會去民政部門辦理結婚手續嗎?我們來看一下,有50%的老人都説不會,那就讓人很差異了,為什麼會這樣呢?什麼原因呢?趕緊看一下,擔心引起一些財産的問題,還有自己或者對方的子女反對,很明顯財産和子女。的確是,我們記者在採訪的過程中也碰到很多老人,他們就説財産問題是最讓他們顧慮的一個原因,接下來我們就看一個這方面的案例。
2001年11月22號,北京市宣武區的兩位退休老人,李老漢與顧老太太登記結婚了。婚後顧老太太搬去與李老漢同住,而就在二老結婚快兩年的時候,2003年5月,李老漢卻病重不治去世了,李老漢離世後,他的子女和顧老太太在遺産分配問題上産生了糾紛。
李老漢的子女認為,無論是父親留下來的房子,還是生前購買的國庫券等錢財,顧老太太都不能分,李老漢的子女向法院提起訴訟,要求繼承父親的全部財産。最後法院判決顧老太太依法享有繼承權,與李老漢五個子女平均分配李老漢的遺産。
主持人:
當感情遭遇到了財産問題,應該説就是煩惱多多,問題多多了。剛才那位顧老太太本來想在自己的余生,自己找一位再婚的老伴,是想給自己找一份感情上的慰藉和依靠,但是可能她沒有想到的是因為財産問題引發的一系列的麻煩,會給他們帶來的是傷害。
剛才我們從調查也看到了,一方面是財産問題,但很重要的另外一方面就是子女的態度。我們又做了一個調查,如果您想再婚,可是您的子女不支持,您會怎麼辦呢?想辦法説服他們,實在不行就算了,還得聽子女的,還有就是自己的事自己做主,堅持找老伴。我們看一下堅持走自己路的只有4%,那麼96%,絕大多數老年人都是要看自己子女的臉色的,而這裡面又分兩種情況,一種還是比較積極的態度,要想辦法説服他們,佔到了一半,那麼還有另外一半態度就比較消極了,實在不行就放棄了,還是要聽子女的話。
我們看老人是事事處處替子女想,但是我們要反過來看,為什麼有一些子女不願意、不支持父母的再婚呢?我們來看一個觀眾的留言,他説我不是不同意我父親再婚,實在是以後的遺産問題太難解決了,而且人都是年紀越大,身體越不好,萬一他娶了這個老伴以後再有病怎麼辦?誰來擔負她的醫藥費呢?我母親去世之前醫藥費就用了十幾萬,我實在是不能負擔了。你看通過這個留言可以看到有兩個重要的因素在影響着這個子女對於父母再婚問題的考慮,一個是遺産問題,另外一個就是負擔問題。應該説中國父母不誇張的説,這一輩子都是在事無巨細的為自己的子女做各種各樣的打算,他們自己可以受委屈,應該説可以受各種各樣的委屈,但是他們不希望子女受哪怕一點點委屈,但是反過來我們看到有些子女卻站在自己的角度上,去考慮父母的問題。
我們中國人都説自己是一個最講究孝順的國度,孝順就是説要疼愛自己的父母,但是要知道對於父母來説,有一些愛是自己的子女所給予不了的,比如説夫妻之愛,如果您家裏有一位單身老人的話,如果您能更多從他們的角度考慮感情問題,這恐怕是對他們最大的孝順,接下來我們不妨看一個短片,看看老年人的再婚生活如何使他們煥發出更大的精神活力的。
張文仲:
一進來以後呢我們倆一見鍾情,她愛我,我愛她,真是天仙配。
沈文嵐:
我就看這個老頭説話直,説話的過程直來直去,我都看出來了,我搞街道辦事處的人,能看不出什麼人嗎?
張文仲、沈文嵐是天津一對幸福的再婚老人,這是他們回憶起13年前初次見面的情景。兩位老人的老伴都在早年因病離世了,獨居生活的孤獨和苦悶使他們倆都萌生了為自己再找一位生活伴侶的想法。終於有一天有人把孤獨的張大爺介紹給了能幹的沈大媽,結果兩人一見鍾情。
張文仲:
結果我們結婚之後呢。
沈文嵐:
就把他當做親丈夫那樣看和想的,我沒説這是後(丈夫),我不想這個。
一轉眼,兩位老人生活在一起已經12年了,談起沈大媽的好處,張大爺就合不上嘴。
張文仲:
衣食住行沒有一樣照顧不到的,你説説給我做十條褲子,兒女要穿頂多做兩條,給我做十條褲子讓我換着穿,買八雙鞋。另外毛衣、毛褲、毛坎肩、小棉襖、毛襪子、毛背心都給你織出來。
如今84歲的張大爺和82歲的沈大媽幸福的生活着。
張文仲:
在生活上最大的幸福是愛情。
沈文嵐:
越老人越要有一個家。
主持人:
如果所有的單身老人都能夠找到幸福的歸宿該有多好。今天是重陽節,祝所有的中國老人晚年生活幸福。
責編:復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