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八閩千姿:淪落到小攤 即將消失的“糖塔”習俗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9日 06:08 來源:中新社

  中新社寧德十月八日電 題:即將消失的“糖塔”習俗

  作者 虞海英

  “糖塔”是福建霞浦民俗文化中特有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以前臨近中秋,霞浦縣城的主街道上總能見到各種色彩艷麗、造型各異、栩栩如生的“糖塔”,空氣中瀰漫著淡淡的糖香味,為當地的傳統中秋節增添濃濃的鄉土藝術氣息。而今,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提高,“糖塔”已不再為人所重視,逐漸從主街道中“隱退”,淪落到路邊小攤。

  關於“糖塔”的由來,尚未見到史書的記載。相傳,明朝嘉慶年間,戚家軍抗倭于霞浦境內。在中秋夜倭寇企圖趁虛攻城、大戰一觸即發之時,後方百姓一面曳石(將繩子綁住石頭在青石板上拉動,發出巨響造成城內人多的氣勢),一面特製圓餅犒勞三軍。為解渴,當地百姓也將糖熬煎成糖塊,供給官兵。戚家軍護城勝利後,圓餅被稱為“光餅”,糖塊也被視為太平吉利的象徵。

  後來,經藝人加工、手藝更新、時代演變,起初簡單、小巧的“鴛鴦”、“公雞”、“八仙”等糖塊造型已發展為不下百種造型,其中以七層寶塔造型最為美觀。這些造型各異的糖製品被統稱為“糖塔”,成為中秋節日裏外祖父母、舅舅送給外孫、外甥的禮物,而中秋曳石、送糖塔的習俗也由此在霞浦流傳下來,至今已有三四百年的歷史。

  中秋節裏,來到霞浦,主街道上卻已難見製作“糖塔”的攤點,費盡週折才在城郊找到了一個攤點。當地民間藝人胡義海感嘆,十七歲那年他跟隨當地的一個老藝人學習製作“糖塔”,至今已有五十七年的歷史了。然而,如今人們淡化了中秋送“糖塔”的習俗,所以這些年經營“糖塔”的藝人也越來越少。他把手藝傳授給了兩個孩子,他們也都因為感覺“糖塔”不入流而不願意做。

  他回憶説,最輝煌時,主街道百米之內就有一家“糖塔”攤點,大概有二十來家,而今只剩四、五家了,且都不在繁華、熱鬧的地方;規模也從兩、三個貨櫃變為一、兩張小方桌。以前八月初一就開始製作“糖塔”,到了農曆初十左右開始進入最忙碌的時候,有時還要通宵“加班”才能滿足群眾的需要,但如今來買的人寥寥無幾,品種從幾十種變成了十多種……

  胡義海口中説著,手頭的活卻沒停。他不停地用一根特製的木棍攪拌著鍋裏的糖漿,並不時將幾滴糖漿滴入放置於邊上裝有清水的碗中,再用拇指和食指試探糖漿的粘性。説話間,“糖塔”已製成了,糖香四溢,讓人嘴饞。“‘糖塔’做的好不好,關鍵是看它的模雕得好不好。”老人説,如今在霞浦懂得雕刻“糖塔”印模的人已不多了。

  鄭伏川是目前霞浦雕刻“糖塔”印模的少數藝人之一。他説,“糖塔”印模的內容也隨著時代的變化而變化,與時代息息相關。記得年少時,“糖塔”主要以飛機、大炮等造型為主,後來多以民間傳説的牛郎織女、鯉魚跳龍門以及吉祥物、生肖等為主,甚至還採用了動畫片中的人物形象。

  這位民間藝人很自豪,現在街上大部分的“糖塔”印模都是他製作的。但他也很傷感,這些年前來要他雕刻印模的人是越來越少,“糖塔”漸漸被世人所淡忘;他也試著要將這門手藝傳授給孩子,但孩子都婉言拒絕。

  對於霞浦特有中秋習俗“糖塔”的境遇,鄭伏川感到非常的無奈。他希望,文化部門能夠拿出相應的措施,挽救這即將消失的傳統民俗,讓中秋曳石、送糖塔習俗永遠傳承;歡度中秋佳節,不要丟了節日的傳統文化習俗。完

責編:劉彥妤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