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假日天安門廣場垃圾劇增看旅遊文明 |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0月05日 12:09 來源:
專題:提升中國公民旅遊文明素質
來源:新京報
十一黃金週期間,北京市有2萬多名環衛工人對北京的生活垃圾日産日清,國慶假期前3天,僅天安門地區共清運垃圾113.8噸,這一數字是平時的20余倍。(10月4日《新京報》)有關天安門廣場垃圾成堆的報道,在以往的黃金周中並不鮮見,比如《天安門廣場清理60余萬口香糖》、《節日遊客如織廣場垃圾陡增》,等等。在每一次升旗儀式過後,廣場上無不留下成堆的垃圾。
但是,在當前旅遊文明廣受關注的宣傳語境下,上述消息仍然顯得突兀。垃圾數量是平時20余倍這一事實説明,要真正實現旅遊文明還有不少困難。
國慶期間天安門廣場垃圾量劇增,與遊客的不文明表現有直接關係。國慶節當天,觀看升旗儀式的遊客有22萬人之多,許多人提前四五個小時進場,攤開報紙、塑料袋等席地而坐,等待升旗時刻到來。儀式結束之後,遊客走了,大量的報紙、塑料袋卻被留了下來。北京的媒體拍攝了一組現場照片,看那景象,真和城市郊區的衛生死角沒什麼兩樣。要是廣大遊客都能做到不亂吐、亂扔,天安門廣場怎會落到如此地步?
天安門廣場不同於一般的旅遊景點。它與愛國精神緊密相連,能親身站在廣場上看一次升旗儀式,是愛國主義教育的最好形式。從某種意義上説,遊客在這樣的環境裏,應該比在任何其他地方表現得更文明才是。可事實卻並非如此。這只能説明,在日常生活中,這些不文明現象已經相當頑固。
幾天前,《中國公民出境旅遊文明行為指南》、《中國公民國內旅遊文明行為公約》出臺,大力倡導文明旅遊。這當然是一項積極的舉措。可是,應該看到,旅遊不文明是生活中各種不文明現象的一種集中反映,隨地吐痰、亂扔東西在生活中司空見慣,並不是旅遊中所獨有。何況,旅遊説到底也是生活的一部分。所以,旅遊文明的實現,還有賴於生活中文明習慣的培養、文明素質的積累。假如生活中不文明現象少了,旅遊文明也就水到渠成了。
責編:李二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