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CTV.com消息(360度):不久前,河北省邯鄲市的藥品零售市場掀起了一場風波。當地一家醫藥公司推出了"零利潤銷售藥品"的做法,參加零利潤銷售的藥品多達1000個品種。一時間引來了各方的強烈反應。
走進藥店,各類藥品琳瑯滿目,參加零利潤銷售的特價藥品價格更是優惠。板蘭根沖劑從7.5元降到了6.6元,健胃消食片從 4.5元降到了4.2元,康必得從3.9元降到了3.8元,三黃片從3.2元降到了3元錢。"便宜"成了這家藥店最大的特色。
參加這次華森零利潤銷售的藥品除了一些常用的非處方藥,還包括處方藥和保健品。1000種藥品都是華森公司近年來銷售量排名前1000位的常用藥。記者又到其它幾家華森藥店看了看,發現每一家的生意都不錯。買藥的、賣藥的忙得不亦樂乎。零利潤就是不賺錢。一次吆喝不賺錢的買賣,卻為公司賺了個缽滿盆滿。
華森藥店收銀員:從6月1日開始,收銀比以前忙多了。
邯鄲市華森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長林:銷售額上升40%。
然而,也有不以為然的。面對華森公司這次竭力宣傳的零利潤銷售,監管部門、醫藥同行、消費者各有説法。
邯鄲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副局長張希斌:只要保證質量,價格越便宜消費者越歡迎。
消費者:不相信零利潤。
藥品企業同行:零利潤是不可能的。
那麼,華森的這次零利潤銷售究竟是怎樣的零利潤呢?在火爆的銷售場面背後究竟是商家實實在在的"讓利於民"、還只是又一次商家促銷的噱頭呢?
邯鄲市華森醫藥有限公司總經理王長林:進價加運輸費。沒有利潤,不賺錢。
要揭開零利潤的面紗,讓我們先來看一個商品銷售價格的組成公式。在公式等號的右邊是組成商品銷售價格的4個部分:"商品的進價"、"稅金"、"基本費用"(即"毛利潤")、再加上"凈利潤"。所謂"零利潤"銷售有兩種形式:一種是扣除了"凈利潤"的"成本價"銷售;還有一種是將"凈利潤"和"毛利潤"全部扣除的真正的"零利潤"銷售。那麼,華森公司這次的零利潤銷售是否"名符其實"呢?在徵得公司負責人的同意後,記者對參加這次零利潤銷售的部分藥品價格進行了抽樣核對。
銷售價格 =商品進價 + 稅金 + 基本費用(毛利潤) + 凈利潤
零利潤1 =商品進價 + 稅金 + 基本費用(毛利潤)
零利潤2 =商品進價 + 稅金
邯鄲市華森醫藥有限公司業務員劉紅艷:加上了5%的基本費用。
記者連著核對了5、6種藥品,情況都是如此。為了避免抽樣的錯誤,記者請公司工作人員對全部1000種特價銷售藥品的價格一一進行了核對。結果顯示:不含"毛利潤"的真正"零利潤"銷售藥品有300種,佔總體的30%;含"毛利潤"銷售的藥品666種;價格上下浮動的藥品34種。看來,所謂零利潤銷售,還是噱頭的成分更多一些。
邯鄲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執法處處長楊東風:這不是真正的零利潤。雖然可能是善意的,但這種做法隱瞞了事實,應予規範。
自從華森開始實行零利潤銷售以來,邯鄲當地其它醫藥公司也紛紛效倣,一場零利潤的風潮席捲當地的藥品銷售市場。記者走進當地另一家醫藥公司的門市藥店,營業員遞上一張宣傳單,上面列出了10多種特價銷售的藥品,"零利潤銷售"幾個黑字赫然在列。除了降價銷售,這家藥店還另外贈送禮品。有買有送,可謂用心良苦!
記者:在這個藥店裏我們還看到有這麼一張展板,上面寫的是贈品領取處。這些贈品有三黃片、黃蓮上清片、感冒膠囊和清涼油,那麼究竟什麼樣的消費者在這裡消費才能夠領到這樣的贈品呢?
河北新天地藥店經理:每天進店的前30名顧客可以領取禮品。
然而,這家公司卻沒有華森這麼幸運。又是降價、又是送禮,換來的仍是門庭冷落。無序的零利潤競爭終究會有人付出代價。
邯鄲市工商局公平交易執法處處長楊東風:我們倡導有序的競爭。
看來,所謂零利潤銷售並沒有得到工商部門的認可,甚至涉嫌不正當競爭。然而就是這樣一種玩火的手段卻依然受到消費者的追捧,使藥店銷售額大增。近年來,國內藥店大打"價格牌",花樣翻新、屢試不爽。究其原因,正是因為商家抓住了消費者對高昂藥價的畏懼心理,在消費者的"價格情結"上大做文章。"降價"成為近年來貫穿國內藥店發展的一個關鍵詞。
國內藥店的降價風潮最早始於上世紀90年代末。1997年10月國家發改委首次動用行政手段對藥品降價,國內各藥店迅速跟進、並在此基礎上紛紛推出部分藥品讓利銷售,掀起國內藥店第一次降價風潮。 關鍵詞:讓利銷售。
第二次降價風潮始於2003年,國內出現大量"平價藥店",打出平價銷售的招牌,藥價降幅高達50%,出現消費者排隊買藥的火爆場面。同時,平價藥店降價也帶動了其它藥店的集體降價,引發國內藥店第二次降價風潮。 關鍵詞:平價銷售。
第三次降價風潮發生在2006年,從今年年初開始,湖北、浙江、河北、北京等地部分藥店喊出"零利潤銷售"口號,藥品降價觸到底線。 關鍵詞:零利潤銷售。
從"讓利銷售"到"平價銷售",再到"零利潤銷售","降價"成為近10年來始終貫穿國內藥店發展的一個關鍵詞。在這一連串降價的背後,究其原因除了商家本身營銷的需要之外,藥價中沉甸甸的水分也使一次又一次的降價成為可能。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王錦霞:有一部分藥品的價格的確是很高的。
然而,再多的水分也有擠乾的一天。細心的消費者早已經發現,雖然打的都是"降價牌",但降價的幅度已經從最高時的50%,跌到了現在的只降幾毛錢、甚至幾分錢。藥店的降價行為似乎走到了盡頭。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王錦霞:如今藥店降價的空間已經很小了,一部分藥店面臨破産的邊緣。
專家分析,導致藥價虛高的原因主要來自三個方面:1、藥品定價機制不健全。藥品最高指導價格與實際生産成本之間巨大的剪刀差使一部分藥品的高利潤成為可能。2、藥品流通過程中的鉅額費用。層層過關、層層剝皮,使藥品從出廠到患者手中,價格翻了幾倍甚至上百倍。3、醫院"以藥養醫"的現行體制也是造成藥價虛高的根源之一。要想解決藥價虛高的問題,依靠藥店降價只是杯水車薪。
中國醫藥商業協會副會長王錦霞:改變醫院"以藥養醫"的現行體制是解決問題關鍵。
責編:唐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