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北京9月6日電(霍殿林、李斌)經過多年努力,我國科學家不久前從小麥優勢品種中篩選出具有高抗性的新基因,為抗擊小麥條銹病提供了新的可能“武器”。
小麥銹病俗稱“黃疸病”,分條銹病、稈銹病、葉銹病3種,是我國小麥生産上分佈廣、傳播快、危害面積大的重要病害,其中小麥條銹病發生最為普遍且嚴重。小麥條銹病是世界小麥生産上的一種重要病害,在流行時受害小麥可減産30%以上。我國是世界上最大的小麥條銹病流行區,小麥條銹病在我國主要發生在河北、河南、陜西、山東、山西、甘肅、四川、湖北、雲南、青海、新疆等地。上世紀50年代至90年代,我國曾幾次大面積暴發小麥條銹病,引起小麥的大面積減産。
在國家“863”“973”等科技計劃的資助下,中國農業科學院作物科學研究所張增艷、辛志勇研究員率領的課題組與中國農科院植物保護研究所徐世昌研究員課題組合作,對102份引自國際玉米小麥改良中心的人工合成小麥品種進行了抗病性鑒定篩選。經過近4年的研究和試驗,篩選出對小麥條銹病致病“禍首”——高致病真菌具有高度抗病能力的人工合成小麥新種質(CI108),發現其含有一個抗條銹病新基因,並利用分子標記對該基因進行染色體定位。
防治小麥條銹病耗資巨大。由於小麥條銹病菌專化性強、變異快,致使以往利用的大多數主效抗銹基因相繼失效,僅有少數幾個基因對條銹病菌表現出免疫性或高度抗性。因此,引進、篩選、鑒定和利用新的抗條銹病基因,對於培育持久抗病小麥新品種非常重要。
專家認為,新種質及其新基因的發現,為小麥抗條銹病育種提供了新抗源,對拓寬小麥品種抗性遺傳多樣性、增加抗病品種使用壽命、培育持久抗病小麥新品種具有重要意義。
責編:李秀偉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