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央視社區 | 網絡電視直播 |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今日關注]保護文化遺産 守護精神家園(6月11日)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06月13日 11:12 來源:
進入[今日關注]>>

  CCTV.com消息(今日關注6月11日播出):回眸七日國內外熱點、冷點、爭論點,一樣的新聞,不一樣的解讀,新聞可以有多種看點,每週日晚9點20分,敬請收看中文國際頻道《今日關注》週末版。

  演播室主持人 魯健:

  觀眾朋友們好,歡迎您收看《今日關注》。

  今天我們這一期節目非常的特別,因為我們演播室是搬到了江南水鄉——浙江紹興。確實坐到這裡,感覺非常好,大家可以看到,我們現在所在的這個古城,我們身邊的這條河,都已經綿延流淌了2500年,都沒有中斷過。我們看到這些橋都是各個朝代的古橋,都是非常有歷史的。像這樣的橋,在紹興有一萬多座,所以今天坐到這裡,確實感覺和歷史非常接近。

  6月10號是中國的第一個文化遺産日,而且在前幾天,有來自16個國家和地區的200多位學者、專家和官員,在紹興參加了一個“文化遺産保護和可持續發展”的國際研討會議。所以今天我們這一期節目選在紹興,來談“文化遺産保護”的話題非常合適。

  今天我們也請到了兩位嘉賓,給大家介紹一下,一位是紹興的市委書記王永昌,你好。

  王永昌:

  您好。

  主持人:

  還有一位是文化部民族民間文化發展中心的主任李松,歡迎兩位。

  剛才我看到烏篷船上面好像還有人在唱歌,這唱的是什麼呀?

  王永昌 紹興市委書記:

  唱的平湖調,它的特點主要是在明末清初形成的,在紹興的文人當中流行的一種民間的曲藝。

  主持人:

  我聽説現在會唱這個的已經不多了。

  王永昌:

  現在已經不多,我們現在有六位作為平湖調的傳人,是重點培養。但是它作為一種文化的遺産,還是需要給它傳承下去,進行保護。

  主持人:

  前段時間公佈的中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裏面,好像紹興市有10個入選,對吧?

  王永昌:

  對。

  主持人:

  而且在地級市裏邊,紹興是排在第一的。

  王永昌:

  在全國地級市是最多的。比方説我們有祭大禹的,也有西施的傳説,梁祝的傳説,還有黃酒工藝的,我們嵊州的吹打,包括紹興的平湖調,還有我們竹編等等,我們有10大類,10個進入到全國的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不同的類別。

  主持人:

  李主任應該不是第一次來紹興了,您對紹興也非常熟悉。

  李松 文化部民族民間文化發展中心主任:

  對,接近20年前來過吧。首先説紹興這個地方的非物質文化遺産名錄的狀況,應該説它這裡有豐厚的文化遺産,説明兩個情況,一個是它有遺産,有豐厚的歷史的沉澱。同時,重視,有重視這種文化傳統的人文傳統,同時有當代、現代民眾和政府的高度重視。

  主持人:

  我們現在看到的這就是烏篷船,是吧?

  王永昌:

  對,這是烏篷的造型。

  主持人:

  這是烏篷船的造型,這是用竹子編的吧?

  王永昌:

  嵊州的工藝的竹編。

  主持人:

  嵊州竹編。

  王永昌:

  對,嵊州竹編。這麼一個烏篷船的造型,這也是我們近來的非物質文化遺産保護的一個目錄。

  主持人:

  還有我們看看這個,這是越劇的梁山伯與祝英臺,因為梁祝的傳説大家都很熟悉了,但是不知道梁祝和紹興有什麼關係?

  王永昌:

  紹興現在也是梁祝傳説的故鄉之一,在紹興的上虞那邊有一個梁祝的故鄉,所以中國現在有五、六個地方有梁祝的傳説,紹興的梁祝傳説是其中之一,這次也進入到非物質文化遺産的保護。

  主持人:

  還有一個是大禹的祭典。我來了紹興以後才知道大禹的墓是在紹興,是吧?

  王永昌:

  對,説起大禹,我們還有值得一提的,在大禹陵的邊上,還有一個專門守大禹陵的村,這個村的後代主要都是姓姒。

  主持人:

  大禹就姓這個姓嗎?

  王永昌:

  大禹,隨他的後代的一個姓,現在傳説大禹後代的姓很多,姓夏或者其它的,也都屬於他的後代。所以我們講華夏兒女,華夏兒女都是他的後代。

  主持人:

  這次來紹興確實感覺到特別的遺憾,因為可去的地方實在太多,確實我今天沒有時間,我只是抽空去了趟魯迅故居。但是我來了以後,發現紹興雖然城市很小,但是有的人把它稱作是“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李主任,您曾經來過紹興,您怎麼體會這個“沒有圍墻的博物館”?

  李松:

  我覺得可能就是一種文化空間的概念,作為整體的一個城市或者一個區域,它的整體文化氛圍非常的濃,或者説保護得非常的好,整體讓你感覺到,像到了博物館裏一樣。尤其剛才咱們議論到的這些非物質文化遺産,它大多是跟民眾生活有著非常密切的關係,它跟生活息息相關,在生活當中表現出來。因此,如果這種傳統在一個空間範圍內都得以傳承的話,當然,所有來的人都會感受到,這種不光從建築物,不光從街道,不光從小橋流水,還可能從歌聲,還從他們生活方式上,都能感受到一種文化的味道。這樣的話,我們覺得構成了一個完整的文化的傳承的,如果叫它“博物館”的話。

  主持人:

  很多的文化遺産恰恰就是以這種聲音的方式,圖畫的方式,生活的方式來保存下來。比如像北京的首都博物館,就專門有一個保存聲音遺産的地方,我們不妨去領略一下。

  字幕提示:

  北京的聲音——衚同鴿哨

  北京的聲音——公園裏的京劇

  北京的聲音——磨剪子吆喝

  聲音來源:首都博物館《北京的聲音》展

  李松:

  其實説到這種聲音的保護,如果以民歌為例,可能觀眾會有疑問,説我們所有的聲音都要保留嗎?當然,實際上隨著生活方式、生産方式的變化,我們剛才説的非物質文化遺産是和這些緊密關聯的,它就發生了變化。像在南方的車水就有號子,不過現在不用踩水了,都是電動的,它自然就消失了,伐木也有號子,所以民歌裏最先消失的是大量的勞動號子,因為他的勞動方式發生了變化。過去可能在西南很多少數民族當中,人的交流,談情説愛要靠歌,現在可能通訊更發達,交流方式更多了,多樣化了,它可能就少了,這是一種必然。因此,有些聲音進博物館也是一種保存,因為它畢竟是一個民族的文化記憶,一種文化基因,我們再往前走面對未來的時候,我們還要從中獲取營養。但是也有一部分,我們希望它能夠保存在我們的生活當中。

  主持人:

  我們注意到紹興有很多東西就已經保存在生活當中了,像我們剛才所説一些聲音的東西,像戲曲,包括越劇、平湖調,甚至蓮花落。

  王永昌:

  對,這是它的歷史空間在內,物質的、非物質的都是和歷史,現代的生活,和老百姓的生活聯絡在一起,所以紹興作為歷史文化名城,被稱為是“沒有圍墻的博物館”。我們這個城市的建城歷史也有2500年的歷史,所以它歷史非常悠久,2500年生生不息,沒有間斷過,而且城址也沒有動過。

  主持人:

  所以我來到紹興以後也聽了一種説法,説如果你來這兒問紹興古城的遺址到底在哪兒,可能當地的這些專家會告訴你就在你的腳下,其實一直還是保存于生活當中。我們也訪問了專家,他也談到了這個問題,到底為什麼紹興的文化遺産會保存下來,我們也聽聽他是怎麼説的。

  陳橋驛 浙江大學終身教授:

  紹興的歷史是一個治水的歷史,在這個歷史發展的過程中間出了很多文化,出了很多文物,都跟治水有關係。老百姓很清楚地知道,他們所以能夠從紹興過去的窮山惡水,到了後來慢慢成為青山綠水,這是一個治水的過程,所以紹興人民歷代都參與這個工作,治水不是一個人兩個人可以幹的,要有人領導,要大家做的,所以對於整個治水過程的一切遺留下來的文物,他們都很珍惜,都很重視。所以,紹興人好古,從古到今的許多文物,老百姓都有這個心願要保護,要把它流傳下去,不僅自己可以看到,子子孫孫都要知道這個事情。

  主持人:

  看了學者的採訪,我們就知道為什麼紹興會有這麼多的文化遺産保護下來,因為坐在這兒才能夠真正的感覺到。説實在的,我來了紹興以後,特別想尋找一下比如説當年烏篷船、舊氈帽、花雕酒、茴香豆這些感覺,沒想到今天還真的實現了。我就看著花雕酒有點饞。

  王永昌:

  來,我給你倒一點。

  主持人:

  那咱們品嘗一點。好,可以了。

  王永昌:

  多喝一點。

  主持人:

  這個喝多了會醉吧?我聽説黃酒喝多了,其實也會醉人。

  王永昌:

  對。

  主持人:

  而且大家看看,我們這個演播桌上茴香豆也有,這就是當年孔乙己在鹹亨裏排出幾文大錢來買的茴香豆,邊品茴香豆,邊喝花雕酒,真是找到了紹興的感覺。

  王永昌:

  也是一種文化,一種生活方式。

  主持人:

  我剛才説有點遺憾,雖然我今天抽空去了魯迅故居,“從百草園到三味書屋”我看了,鹹亨酒店我也看了。記得我上次採訪您的時候,您説這裡是王曦之寫《蘭亭集序》的地方。蘭亭就在紹興,對吧?

  王永昌:

  對,蘭亭就在紹興。

  主持人:

  這次我很遺憾沒有去。

  王永昌:

  蘭亭和酒有關,當年王曦之邀請全國的一些文人墨客,有40多位,來一起聚會。酒喝了差不多,喝了醉意的時候寫了《蘭亭集序》,行書非常的瀟灑,第二天醒過來以後,覺得集序裏面有些字寫錯了,所以他要改,或者是重新寫。重新寫了以後,他就覺得不如當天晚上,寫不出醉意狀態下寫出來的。説明我們的酒也是酒文化,酒可以和各種活動結合起來,對人們的思維能力的提升也是很有意義的。

  主持人:

  這個故事告訴我們,要想書法寫得好,先得黃酒喝得好。

  王永昌:

  希望你多喝點酒。

  主持人:

  再喝點,而且據説花雕酒要年頭非常長的更好喝。

  王永昌:

  對。

  主持人:

  所以有這樣的好酒,才催生了那麼偉大的書法作品《蘭亭集序》,而且我聽説現在蘭亭還有一個蘭亭碑,也是非常有名的文物,是吧?

  王永昌:

  蘭亭那邊有三塊碑,其中有一塊碑是國寶,就是康熙皇帝和他的孫子乾隆皇帝,兩個皇帝寫的詩。康熙寫了個《蘭亭集序》,他的書法,乾隆寫了一首詩,兩個皇帝共同地寫在一塊碑上的,這個是絕無僅有的,屬於國寶。但是講起這塊碑,也有一個故事,就是在文化大革命時期“破四舊”,皇帝寫的東西,當時社會上有些人就要把它炸掉、破壞掉,當時住在那邊的紹興群眾自發地來進行保護,用什麼辦法保護呢?就把那個碑進行粉刷,粉刷以後寫上毛主席的語錄《送瘟神》,這樣大家一看到是毛主席的語錄,誰也就不會去破壞了,從此,這個碑就完整地保護下來。這個也反映了我們紹興人對歷史、對文化的一種尊重,群眾的一種文化的意識,對歷史遺産進行保護。

  主持人:

  李主任,您也看到紹興這個地方的人,就像剛才學者們所説的,有古越人的文化情懷在裏面。

  李松:

  所以我們説文化傳承,當然,他的情感因素,他的文化情懷。比方説你來了,你還很懷念,找找烏篷船的感覺,這是一種情感因素。

  主持人:

  文化遺産的保護跟這種情感因素絕對是分不開的。

  李松:

  對,這種情感因素是一個社會需求,這是一個非常重要的因素。但是進入到現代社會以後,我們的生産、生活發生很大變化,同時面對全球化的背景,我們在處理發展與傳承的矛盾的時候,必然也會發生一些矛盾,這個就需要政府也好,全民也好,用更理性的思考,我們怎麼面對我們的遺産,我們怎麼來服務當今,怎麼面向未來。

  主持人:

  作為普通市民的文化情感,對於整個城市文化遺産的保護是有很大的促成作用。因為今天我去魯迅故居的時候,還遇到一個事,正好走到路中間的時候,我看到在路中間有一個秋瑾碑,因為大家都知道秋瑾是紹興人,而且當時陪同我的工作人員,他説秋瑾碑就是在秋瑾就義的地方樹立的這個碑,而且據説當時修路的時候本來要挪走,但是恰恰就是因為市民們的集體呼籲,説還是應該在這個地方,所以才保存,還在這個地兒,是吧?

  王永昌:

  對,秋瑾就義的紀念碑的保護也有一個故事。當時紹興城市裏最大的一條路——解放路開通的時候,它剛好在路的中間,就發生了爭論,到底是這個古街,這個歷史的遺産讓給路,還是路要讓給歷史的遺産——秋瑾的紀念碑,當時就有各種樣的爭論,但最後絕大多數的幹部、政府的人員以及民眾認為,紹興作為歷史文化名城,作為名人輩出的地方,應該按照國家的《文物保護法》,要盡最大的可能進行保護下來。當然也有的人提出,把它移到其它地方保護,但是移動了以後,儘管它可能還是這個碑,但是它已經和它周邊的環境發生了變化,也就是説它失去原始性,失去了真實性,這樣對文物的保護也是一個大損失。最後,秋瑾的紀念碑還在原始地進行保護,道路往兩邊稍微開通一點,這樣就把道路和秋瑾紀念碑的保護很好地結合起來,當然,還要採取其它的一些措施,這樣人家走到這裡就有一種現場感,當年秋瑾就是在這個地方就義的。它的歷史的文化、歷史的記憶、歷史的信息是完全不一樣的。

  主持人:

  看來紹興的老百姓對於文化遺産的保護還是很有見解,也很有自己的看法。

  李松:

  我覺得這就是我們所追求的一種所謂文化自覺,我們重視我們自己的傳統,我們覺得我們的傳統應該傳給下一代,所以我們提出“文化遺産日”,剛才強調的這種觀念,其實它最終的目標是要有這種全民意識。

  主持人:

  從紹興的保護來看,好像確實感覺到,比如保護方面的意識,還是跟其它城市相比,有一些自己的不同的地方,比如全城好像都作為一個古城來保護起來,但是不同的點好像也有自己的一些做法,比如説有一些文物遺跡專門保護起來。我來看了幾條古民俗的街區,一條街區整個都是這樣的,歷史街區,這是不是紹興的特色?

  王永昌:

  紹興的古城保護,它有一個不斷地深化認識的過程,也有一個歷史的過程。經過這些年的實踐和探索,紹興的古城保護,被學術界專家稱為“紹興古城保護的模式”。其中最關鍵的是兩個,一個就是由點到面進入到全城的保護的這麼一種概念、理念和做法。還有一個是和群眾的生活結合在一起,活生生的保護,而不是和生活分開來保護。具體的做法當然很多,比方説我們堅持保護的真實性,就是對文物點的保護,文物空間的保護,按照真實性來進行保護。第二,我們堅持保護的整體性,整個保護盡最大的可能,進行整體的保護,我們把8.32平方公里的古城作為一個整體的保護。第三,體現生活的延續性、可持續性進行保護。其中我們剛剛講到的歷史街區、魯迅故里,這個是由點到全城保護的中間狀態,就上升到一個片、一個街區來進行保護。

  主持人:

  就是由點到片,再到面。

  王永昌:

  再到一個全城的保護。

  主持人:

  所以説到紹興模式,我們還是通過一個具體的故事來了解一下。

  解説:

  魯迅故里位於紹興市的中心地帶,是魯迅先生青少年時期生活、學習和工作過的地方。走進魯迅故里,百草園、三味書屋、魯迅故居等人們耳熟能詳的建築古色古香,蘊含鄉土情韻,一如當年景象。壽家抬門、鄒家花園、德壽堂等古老宅地,粉墻帶瓦,庭院規整,極富江南民居與園林情趣。街巷、老樹、古井,石板路等,無一不是歷史的見證。魯迅故里是一處具有清末明初歷史風貌的街區,但在2002年以前,這裡是紹興市交通的主幹道,只有魯迅故居、魯迅紀念館等少數幾個景點對外開放。如何進行更好的保護和開發,成為紹興人所面臨的現實問題。

  錢建民 紹興市常務副市長:

  這些文物點保護起來也不容易,因為古建築關起來不走人、不用的話,它腐朽的很快,要適度的利用。怎麼利用好?當時,我們的一個理念就是要使這些文物能夠展現當時的風貌,使它置身於當時的環境當中。

  解説:

  2002年底,總投資10億余元的魯迅故里保護工程正式啟動,保護面積由14公頃擴大到52公頃,保護範圍也從魯迅故居擴大到魯迅故里。

  錢建民:

  從一個點、幾個點變成了一片,變成一個街區,對於參觀的人來講,感受魯迅的思想,接受當時傳統文化的熏陶,都更加強烈,更加和諧。所以,這個應該是紹興這幾年,歷史文化遺産保護和利用能夠和諧處理的一個成功的例子。

  主持人:

  我拿著一本《魯迅全集》,其中有些文章可能每個人都非常熟悉,我再給大家念一念,可能很多人會勾起很多童年或者少年時候的回憶。比如説這段“不必説碧綠的菜畦,光滑的石井欄,高大的皂莢樹,紫紅的桑葚,也不必説鳴蟬在樹葉里長吟,肥胖的黃蜂伏在菜花上,輕捷的叫天子忽然從草間直躥向雲霄去了。”等等,後邊還有“油蛉在這裡低唱,蟋蟀在這彈琴”。我想這些文章可能電視機前的觀眾都會背,都能背下來。但是如果來紹興,像我今天是親自去,因為我算是圓了一個夢,以前特別的喜歡魯迅的文章,今天親自到百草園,到三味書屋,這一路走了一圈,看了一看,我覺得真的基本上原貌還在,包括我們看到魯迅描寫的那個石井欄,包括皂莢樹、桑葚,今天我全看到了。而且很多魯迅的文章當中描寫過的一些經典的段落,可能在那條街上都能夠看到。

  李松:

  情境還在。

  主持人:

  對,情境還在,這些都非常值得留戀。還有那條街的古貌,包括烏蓬船,烏篷船不用説了,今天我們節目現場就能夠看到來來往往在水面上的這些烏篷船,包括他和潤土相識的地方,在他那個大宅子裏。這個方式好像在全國來説,和其它地方有些不一樣。因為我去過麗江,麗江好像就是整個古城整體保護起來。

  李松:

  對,全城來保護。

  主持人:

  我看到在國外有一些做法,比如説在一個古老的城旁邊或者外面建一個新城,完全跟它分開。紹興的這種方式和這樣的做法,又有不一樣的地方呢?

  李松:

  我覺得老城分開,有一個就是大量的年輕人到新城去了,老城空了,就沒有靈魂了。如果它只剩下一個標誌物,人全沒有了。

  主持人:

  只剩下一些孤零零的建築。

  李松:

  它標本化了,或者把文化世象碎片化了,實際上就不完整了,它的傳承實際上也有很多地方發生斷裂,很好世象就會發生斷裂。

  主持人:

  説到這兒,其實我今天覺得,比如説我去魯迅故居,為什麼我能找到這種感覺呢?就是我去了魯迅故居裏面,有一個三味書屋,三味書屋裏邊有一個跟遊客互動的一個場景。

  李松:

  生活化了。

  主持人:

  你可以在那裏讀古書,旁邊還有私塾的老師跟你對話,我覺得這種感覺。

  李松:

  它這是一個區域,不光是一個博物館,最後把博物館改成故里,故居到故里的變化就已經有了整體意識,然後它再整體到街區,再整體到城市,所以就更加完整了。

  王永昌:

  像我們過去講保護的一個點,一個點的文物的一個棵樹,現在我們由一個棵樹進入到文物的保護點的一個森林,一個整體。當然,我們説全城性保護,不等於説所有的建築物都是原封不動地保護下來,因為根據它的歷史,根據它的價值,根據它的風格進行必要的改造,但是這個理念首先是一個全程風貌、格局特點的一種協調性,然後在點上又重點的進行保護,我們無論是點上的歷史街區還是全城的,都體現“以人為本”,體現群眾的生活,群眾的參與。而且我覺得我們的歷史文化,真正的價值應該是一種在歷史的延續當中來傳承,來發揚,也就是和老百性的生活結合起來的文化才是最有生命的。

  主持人:

  而且紹興像這樣的古文化街好像有很多條是吧?現在有多少條?

  王永昌:

  古文化街和歷史街區保護有七大片。

  主持人:

  七大片,我們現在身後的這一片也是其中一片。

  王永昌:

  這個叫倉橋直街,是我們七個之一進行保護的。它的最大特點,就是這條街作為一個歷史地區進行保護,典型的我們紹興水城的和紹興古城的風格。第二個特點,居民不搬遷的,就是進行整治、協調了以後,還是住在這裡。第三,它這裡盡可能的和旅遊這個方面結合起來。所以這條街的保護,我們獲得了聯合國科教文衛組織的一個保護獎。

  主持人:

  老街區的保護和改造之後,這裡的居民的生活會發生什麼樣的變化呢?我們一起去看一看。

  居民1:

  比原來好,乾淨,原來很臟,灰塵也多。

  居民2:

  現在電線都移掉了,亮了,空氣好了。

  居民3:

  修繕後,大家房子都整潔了,好看了。以前高的高,矮的矮,現在整齊了。

  居民4:

  不修之前我們是破房子,裝璜裝璜是好的,錢自己拿出一部分,人民政府貼我們一些。

  居民5:

  我老房子與新房子一樣了,衛生設施全部都有了,以前要倒馬桶,現在馬桶都扔掉了。

  李松:

  實際上剛才王書記介紹的,這一點非常重大的意義就在於周邊居民的生活方式照樣現代化,但是照樣保持傳統,做得非常細緻,他們還繼續生活在這個他們世世代代居住河邊上,但是不排斥它裏面的房屋的改造,不排斥他過現代化的生活,也不排斥以這種保護和旅遊的互動,都不排斥。這方面我覺得他們做了非常細緻的規劃和探索,所以我覺得得到的聯合國教科文衛組織的肯定也是必然的。

  主持人:

  但是正是通過這種方式,可能有一些文化的元素才能保存下來,比如説像烏篷船,對吧?如果不是這種方式,可能烏篷船説不定也會消失。

  王永昌:

  因為現在交通工具很少用這種,現在就是通過這種保護和旅遊,傳統的一種文化就保留下來了。

  主持人:

  原來烏篷船基本上相當於家家都有。

  王永昌:

  以前紹興人出去,因為河流很多,它主要是交通工具。

  主持人:

  就相當於一般家裏自行車一樣。

  王永昌:

  對,就是相當於過去汽車、自行車。

  主持人:

  但是自行車的功能發生變化了,現在的烏篷船相當於家裏的出租車了,可以用來掙錢了,是吧?

  王永昌:

  是啊,作為一種生産工具了。

  李松:

  也是一個文化標誌。

  主持人:

  而且我聽説你們在進行街區改造的時候,專門和居民簽訂了一個叫《産權擁有協議書》是吧?這個協議書裏,會對住在這些景區裏的市民有什麼樣的一些義務上的約定嗎?

  王永昌:

  這個協議最主要的就是説,我們進裏面改造的時候的權利和義務,就是政府出60%左右的資金,個人也出一點,體現了一種共同的責任。另外,畢竟是由舊的變新的,這是一個內容。還有一個就涉及到政府和市民,自覺的支持或者比較加快,搬遷、配合方面,政府有關部門給他一定的獎勵。第三,今後搬遷進來以後,你對這個街區的保護也要承擔相應的責任,包括污水,包括環境,保護方面,防火等等,承擔起一定的保護義務,這樣最大可能的體現了市民既生活在這裡,同時也承擔著一種歷史保護責任。

  李松:

  這個問題像在歐洲,像在法國,很多年以前就討論過,他們也出了很好的模式。我覺得像紹興這個模式,在這個方向做了非常好的前期工作,將來它進一步細化,包括對房屋的保護,對從事的各種跟文化有關的事項被事先的約定,我覺得這就體現了一個政府和民眾利益一致、目標一致,然後各自承擔責任,是一個圈,把保護做成一個全社會行動。

  主持人:

  我們現在從紹興來看的話,紹興廣大的市民對於傳統的保護的重要性這個認識不用説了。但是,現在這種保護,我們怎麼能夠讓它傳承下去?因為剛才李主任也説到了,可能這也是大問題,因為現在有一些人有這樣的觀念,就覺得有些東西自然消亡,你就讓它消亡好了,所以可能由於這種觀念的影響,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産,尤其是非物質文化遺産,可能很容易就慢慢地消失了,怎麼能夠讓它傳承下去呢?

  王永昌:

  歷史文化遺城的傳承和它的可持續性,這是個很大的題目,我們紹興的主要做法,第一,首先在保護的理念上,要把歷史的文化、歷史的優秀傳統作為一種現代和今後發展寶貴的財富,就是保護不能僅僅看作是一種包袱,而是看作是一種發展的財富,越現代化,歷史的東西、優秀的傳統文化,越有價值,我們的現代化都是建立在歷史的基礎上,就是在保護的理念上要上升到一個很高的層面。當然,還有法律的意識等等,這是一個。

  第二個,保護的方式上,我們的保護就是盡最大的可能,由點、線、面上升到全城的保護,體現它保護自身能夠作為一個像古城的保護那樣,形成一個完整的、可持續的機制。

  第三,就是對一些和現代生活不太適應的,也是傳統的非物質文化遺産,這些就是政府應該承擔責任,該保護就保護,該出錢就出錢,因為他可能和生活不太完全適應了,從保護遺城的角度,這是政府的責任。

  第四個辦法,就是盡最大的可能,和市民的生活、市民素質的提高結合起來,也就是使我們歷史傳統文化的傳承、可持續性和市民的生活,因為生活是可持續的,能夠延承下去。

  主持人:

  比如説有些非物質文化遺産怎麼和生活能結合起來,比如説我們拿平湖調,我們節目一開場就聽到烏篷船上,現在是作為旅遊項目在唱。但是,畢竟它有點曲高和寡,它屬於比較高雅的形式。以後讓孩子們來學這樣的東西,我估計很少有人去學了。

  李松:

  剛才我們講了實際上我們保護多層面的。第一,保護不是一成不變,保護不是把所有的東西都打包。

  主持人:

  不是一定要有人學。

  李松:

  對,不是所有的。我們保護,王書記講得非常好,因為從基本的理念到一些實施的辦法,到一個社會參與的方法上,都有了非常好的思考和探索。實際上這是一個國際話題,不光是中國人面臨這個事情,全世界發達國家也面臨這個問題。在這個題目下,我覺得最終的保護如果可持續的話,可能首要的是解決人們的基本觀念,這個觀念包括政府,因為政府還有前瞻性的文化思考,所以他提前為後一代,甚至政府在考慮下一代的時候,我們怎麼把古城保護好,能體現代繼公平,不要我們這一代人把下一代的資源都毀掉了,這是政府和知識界都在考慮的問題。真正如果能夠融匯到老百姓的日常生活當中,有意識的保護,那問題就更簡單的多了。所以,我們有的時候説終極目標是我們改變全體公民的這種文化觀念,怎麼對待我們的傳統,大家其實不應該産生一個誤會,好像我們就是守舊或者保守,或者我們是絕對的民族主義,我們不去借鑒和吸收,不是。是我們了解我們的傳統,非常清楚我們的傳統,然後去吸收更多好的東西,來發展我們的未來,這是個基礎。現在的情況,可能在社會上也見到很多,年輕人對我們的傳統太無知了,不知道自己從哪兒來,就知道自己到哪兒去,這個事是説不通的。

  主持人:

  其實文化遺産的保護不是一個很抽象的話題,如果你要是來到紹興,到各個一些文化遺跡去看一看,比如説大禹墓、越王臺,當然,離我們更近的,幾十年前魯迅作品中出現的“百草園”到“三味書屋”,到這些地方去看一看的話,可能文化遺産保護這樣一個話題,其實就會變得很生動了。

  今天非常感謝兩位嘉賓。好的,觀眾朋友,感謝您收看我們這一期的節目,再見。

  總製片人:楊繼紅

  製片人: 陶躍慶

  策 劃 滕雙雙

  編 輯 張夢溪 李 萍

  記 者 王冬妮 劉超

  主持人 魯健

  監 制 馬勇

  總製片人:楊繼紅

  製片人: 陶躍慶

  策 劃 滕雙雙

  編 輯 張夢溪 李 萍

  記 者 王冬妮 劉超

  監 制 馬勇

責編:劉棣

1/1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