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日報訊 (記者 何雪華) 今年,隨著大量1989年出生的孩子參加高考並離開中學校園,新學期的高中首次由在上世紀90年代出生的孩子“佔領”。與十年前的第一批80後高中生相比,高中老師們驚嘆:90後高中生們是多麼聰明、多麼自信的一代!自信開朗、追求平等、學習能力極強……這些都是開放社會和家長之功。
群體個性:90後更自主更自信
説起前後十年兩代高中生的群體個性比較,幾乎所有受訪的高中老師都會用到同樣的兩個詞來形容現在的90後:自主、自信。執信中學高三老師馮兵是從教30年的資深老師,她認為,與80後高中生整體比較,目前就讀高中的90後學生無疑有更強的自主性,個性更強。80後高中生大部分仍是“聽話”的群體;但90後就不一樣,他們個性張揚,每個人都對事物、社會現象有自己的看法。如果説十年前的80後高中生,可以用群體雕塑來形容,那麼,90後高中生就是一座座獨立的個人雕塑。
華南師範大學附中老師馮丹則更欣賞90後高中生的自信。而在與老師的交流方面,90後的自主自信,讓他們比80後更加要求得到平等對待和相互尊重。馮丹稱,如老師在處理問題上欠妥,就曾有90後高中生在事後找到老師,有理有據與老師交流,然後要求:“老師,您做錯了,請您向我道歉吧!”這種做法,在十年前的80後高中生中是極少出現的。
學習能力:90後綜合實力強
學生自然是學習為主,80後高中生大部分都是中國的第一代獨生子女,寄託著父母的很大希望,因此80後高中生多數將學習作為唯一的高中階段內容。然而即便如此,在老師的眼裏,他們的學習能力依然比不上90後高中生。“現在這幫孩子,綜合素質很高,對於新知識的領悟力很好。”在馮丹老師的眼中,家長的高學歷化和社會發展都是90後高中生綜合學習實力的助推器。
目前90後高中生的父母,多數是60年代初出生的,他們這代人的眼界開闊,已經不滿足於像80後高中生的“老三屆”家長那樣,讓孩子單純學習學科知識,而是更注重孩子的素質培養和鍛鍊,注意創造機會讓孩子開眼界。以英語學習為例,十年前的80後高中生,只能上英語課,最多上上英語輔導班,自己練口語;但是,90後高中生已經有不少人參加各種國外交流活動,在中國越來越國際化的情況下,直接感受或使用英語。馮丹表示,她帶著90後高中生去國外比賽,學生們都是一口流利的英語。這在十年前的80後高中生是絕對無法想象到的情形。
人際交往:90後更廣泛
與80後高生中相比,90後高中生雖然依然主要活動於校園、家庭,但是,他們的人際交往早就具有很強的社會性。由於他們整體個性陽光,主動積極,再加上高科技工具的輔助,如手機、互聯網,因此,他們的人際交往很廣泛,放學後不再只與父母接觸,而是通過手機短信、上網等途徑,繼續與同學、甚至千里之外的社會人聯絡。也正是因為交往圈子擴大,他們與父母的交流也比80後顯得少了,90後父母很容易感受到,孩子不願意聽嘮叨,房門一關又可以與人網聊半天。
老師們表示,80後高中生,你可以從他們身上體現的性格,猜測其父母的性格、行事,但從90後高中生身上,這種做法失效了,因為,他們已經越來越少從家長那裏“遺傳”這些。反而這些孩子受同伴、朋友圈的影響越來越大,這正是人際交往社會性的表現。
老師欣慰:
90後高中生逼著我們不斷學習
曾經有一個關於老師的笑話,大學生回到中學,翻看師弟師妹的筆記,發現教案和老師講的與當年的一模一樣。“這早就是老皇曆了!”從教30年的資深教師張兵表示,這10年來,課堂教學已經發生了很大變化,一本講義今年用,明年就不能用了。教材大部分是一樣的,但是學生不一樣。10年前的80後高中生,由於接觸外界的機會少,因此,大部分對於老師的知識傳授是教多少學多少;而從三四年前開始,素質教育的推行,老師除了教授課本知識外,一個話題就要準備兩三倍的相關背景知識,現在,已經是從教授知識轉入文化傳播。90後的高中生,獲取知識的渠道很多,於是對很多問題有了自己的看法,甚至連聽講都講起了品味,鑒賞,“正是因這些孩子的這種變化,逼得我們老師也在教到老學到老。”
而華師附中的馮丹老師對於老一批教師感到的來自90後高中生的壓力很坦然,她表示,學生在變,素質越來越好,但包括家長、老師的隊伍也在變,高中教學隊伍的年輕化,更是保證了90後高中生不斷學到新知識。“你看,我們今年已經剛招到一名新老師到高三級,他是1982年的,80後已經開始教起了90後!”
責編:劉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