該團進行火炮實彈射擊。馬令 攝
本報瀋陽4月28日電 張旭航、特約記者石斌欣報道:訓練沒打一發實彈,實射卻打出“滿堂紅”。瀋陽軍區某裝甲團團長面對這一成績感慨地説:“我們採用某型火炮射擊信息採集分析系統,使炮兵訓練遇到的諸多難題迎刃而解。”
這個團以往在實際訓練中,由於受到訓練場地等條件制約,炮兵實彈射擊訓練平時很少開展,一般都是練射擊程序。“全團官兵只有在實彈射擊、實兵演習時才能打上實彈,一年也就一兩回。平時訓練只能練練傳口令、算諸元、裝表尺等程序,而且各專業訓練都是各自為戰,基本連不成一個整體。
”該團團長介紹説,“至於檢驗射擊精度、進行射擊修正等,只能憑參訓者個人經驗進行,訓練水平在較低層次徘徊。”
如何解決訓練條件受限與訓練水平亟待提高?團黨委“一班人”在深入學習實踐科學發展觀活動中感到,必須轉變觀念,向技術革新要戰鬥力。
為此,該團抽調訓練尖子、技術能手等組成革新專家小組,並與軍地3家科研院所協力攻關,研製開發了某型火炮射擊信息採集分析系統模擬實彈射擊,不打實彈也能檢驗射擊精度,官兵們形象地稱之為“電子炮彈”。
在實彈射擊場上,該團炮兵二連新任連長孫建偉帶領幾名新戰士首先上場。“轟……轟……”的炮聲中,靶標被一一擊落。
記者在炮兵三連看到,隨著指揮員下達射擊口令後,瞄準手迅速在電腦鍵盤大小的信息採集器上輸入彈種、裝藥、引信等數據,接著裝定諸元、摁下發射鍵。在這一過程中,附著在火炮身上的信息採集模塊已將操作步驟、實際射擊諸元以及氣溫、風向、風力等參數傳輸至計算機系統進行分析處理,轉換成彈著點的坐標顯示在電子地圖上。
由憑經驗到憑科技,“電子炮彈”的應用,既解決了炮兵實彈射擊訓練面臨的諸多難題,又實現了減耗增效的目的。
點評三兩句
■胡君華
信息化已經進入我們生活的方方面面,信息化“陽光”正在改變著我們生活的點點滴滴,推動社會不斷進步。學習貫徹科學發展觀,破解軍事訓練難題,就要善借信息化“陽光”,種好自己的“試驗田”。
責編:李永超
留言要注意語言文明,此間評論僅代表個人看法 查看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