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0日淩晨發生的日本巡邏艦撞沉台灣漁船事件,在釣魚島附近海域並非個案。近年來,日本為達到實際控制釣魚島的戰略意圖,積極調動各種兵力,在釣魚島海域已經逐漸形成了"軍警協同、聯合監控、多層攔截"的強力部署態勢。
"海上保安廳"控制爭議海域
一直以來,為避免出動軍艦可能帶來的一系列外交和法律問題,日本政府始終將海上保安廳作為日常巡邏和監控釣魚島海域的主力。儘管日本海上保安廳的職責被定義為海上治安、維護海洋權益和海上防災救災,但與其他國家的類似機構相比,日本海上保安廳卻擁有驚人的規模。
目前,釣魚島附近海域的監控任務由海上保安廳第10、11管區兵力共同負責。第10管區共下轄各型巡視船27艘、飛機5架,其中3200噸級巡視艦2艘、1000~2000噸級巡視艦3艘;第11管區共下轄各型巡視船20艘、飛機11架,其中3200噸級巡視艦1艘、1000~2000噸級巡視艦5艘。
平時,海上保安廳1至2艘巡視船每天在釣魚島周邊海域進行數次巡邏,並將釣魚島周圍劃分為三個巡邏區域,距釣魚島12海裏範圍內為"絕對禁止區",對進入該海域的大陸及台灣民間船隻"不惜代價"地進行驅逐;12海裏~24海裏為"嚴格監控區",對進入該海域的非日籍船隻進行目標識別和喊話驅趕;對24海裏以外試圖接近釣魚島海域的船隻,保安廳根據外國軍艦、政府船舶、民間"保釣"船隻、外國漁船以及"不明國籍船隻"等類別,對不同性質目標採取尾隨監視、警告、驅離等方式予以密切監控。
為提高海上保安廳的實戰能力,從1999年開始,海上保安廳與海上自衛隊定期以"釣魚島"為背景實施聯合射擊訓練、情報交換訓練和實兵演習。僅2002年,雙方的各類聯合訓練就達到30余次,協同作戰能力得到顯著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