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鐵軍”:新時期不辱使命寫輝煌啟示錄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7月30日 16:05 來源:

專題:紀念建軍八十週年——發揚濟南軍區某紅軍師鐵軍精神

   解放軍報記者 黃超 特約通訊員 黃健 陳了了

戰爭年代南征北戰打勝仗,新時期不辱使命寫輝煌,靠的是什麼?
全軍思想政治教育教材《革命精神光耀韆鞦》給出這樣的結論——
“鐵軍精神”是指引部隊攻堅克難、團結奮鬥、無往不勝的傳家法寶。
春風化雨,讓優良傳統融入官兵血脈
一支部隊的傳統,是流淌在官兵血液裏的。只有血脈相承,才能薪火相傳。
在“鐵軍”,有一些雷打不動的做法。
去年2月,“劉老莊連”指導員劉化上任第一天,連長便鄭重提醒他:“作為連隊的‘黨代表’,你要做好接受全連黨員考核的準備。”劉化一頭鑽進連隊榮譽室,逐張照片看,逐段歷史學,在到任後的第一個黨日,通過了全連黨員對他的傳統知識考核。
從師長、政委到普通一兵,入門先過“傳統關”,這個做法在“鐵軍”已傳承了幾十年。
每當新兵入伍、新幹部報到,都要以營連或部門為單位,組織系統學習“鐵軍”英雄戰史、光輝戰例、著名戰將,師史、團史、連史教育每月一課,師歌、團歌、連歌每天一唱,考核時既要口答基本常識,講述英雄業績和戰鬥故事,又要像研究生進行論文答辯一樣闡釋對傳統的思考。
在“鐵軍”,傳統教育形成了春風化雨的氛圍。
走進“秋收起義紅二團”一連,記者發現樓房最醒目的門楣處,懸挂著鮮紅的“百戰百勝連”、“英勇連”等最高榮譽標示牌,走廊裏挂滿了連隊英模畫像和戰鬥場景的圖畫。
在這個師,每個營區的醒目位置,都矗立著英模人物燈箱,每個官兵都佩戴著“鐵軍”臂章。局域網上,從師史、團史到各榮譽連隊連史,從12集專題片《鐵軍雄風》到反映本師戰鬥歷程的“鐵軍文化影視庫”,豐富多彩,每一位“鐵軍”成員從進入營門開始,就浸染在充滿激情的“鐵軍”傳統文化氛圍之中,時刻受到滋潤。
在“鐵軍”,有一套鑄魂礪志的機制,常抓不懈。
作為“支部建在連上”的發源地,無論形勢怎麼發展、班子怎麼更替、兵員成分怎麼變化,“鐵軍”始終把鐵心跟黨走的傳統,視為血脈代代傳承。“軍旗永隨黨旗飄”,是“鐵軍精神”的核心和永恒不變的鐵律。
為把軍魂融入官兵靈魂,這個師建立了一整套教育引導機制。弘揚傳統專題教育、當好紅軍傳人主題實踐活動,每年不少於兩次;每當國家、軍隊重大方針政策出臺,黨的重大理論創新成果問世,都認真組織專題教育;每當社會上出現否定黨的領導的錯誤言論,立即組織官兵旗幟鮮明地進行批判;每當工資津貼調整、部隊物質文化生活改善,都開展“知黨恩、報黨情”教育活動;每當執行重大任務,都組織黨員重溫入黨誓詞、高唱頌黨歌曲、向黨旗宣誓……
獨具“鐵軍”特色的繼承傳統做法,打造出“鐵軍”官兵特有的秉性和品格。“鐵軍”精神已化為一種責任、一種文化、一種情結、一種動力,融入官兵血液、植入官兵骨髓。
與時俱進,賦予優良傳統新的時代內涵
傳統,是一種持續不斷的積澱,總是隨著時代的發展而發展,隨著環境的變化而變化,只有順應時代要求不斷豐富其內涵和形式,才能永葆青春。
在“鐵軍”的歷史上,槍林彈雨中扛著一面面鮮紅戰旗,曾激勵無數官兵衝鋒陷陣,奪取勝利。
但在今天,情況變了。
一次,某紅軍團組織機械化步兵山地進攻演練,官兵們喊著口號,打著連旗,衝向山頂。觀看演練的上級首長當場提出了疑問:“現代戰爭,先行梯隊還能不能打著紅旗衝鋒?”“是啊,這樣做不是給敵人指示打擊目標嗎?”官兵們幡然醒悟。
師長楊劍談了自己的認識:“光榮傳統的延續,並不等於‘複製’和‘拷貝’歷史,關鍵是讓光榮傳統的精髓與時代的要求合拍。”
新世紀新階段,我軍使命任務的深刻變化和社會發展的深刻變革,促使該師黨委對一些傳統進行了審視和改造。
艱苦奮鬥精神教育,不再只講吃苦,還強調重在創新、重在發展;講戰鬥精神,不再單純講不怕犧牲,既講英勇頑強,更講機智果敢。於是,“朱德的扁擔”被請進了團史館,不再“隨隊執行任務”;當年瀘定橋上的6節鐵索鏈,也不再逢任務就背在指導員身上……
“飛奪瀘定橋紅二連”評選“新時期22勇士”時遇到了難題:6名體能素質稍遜於其他候選人的技術能手,能不能評為勇士?最終,在激烈的爭論中,6名技術骨幹登上了光榮榜。打贏信息化戰爭,要靠新知識、新技能,這些技術“勇士”代表著新型士兵發展的方向。
“鐵軍”以善打硬仗、惡仗而聞名。然而,一些訓練不講科學的“土辦法”也被當成傳統傳了下來。上級機關一位參謀到某連蹲點,發現連長組織訓練動輒搞疲勞戰術,便悄悄提醒:“訓練不要蠻幹。”誰知那位連長撂下一句話:“我們‘鐵軍’就這傳統!”
傳統不能不加分析地照搬照抄,要想讓優良傳統基因更優良,必須堅持在繼承中發展。如今,“以情帶兵、以理服人、以身作則”、“尊重戰士人格權、民主權、課餘時間支配權、隱私權、正常交往權”的文明帶兵活動,在全師幹部骨幹中蔚然成風。
近年來,結合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新要求,該師把“鐵的信念”體現在高舉旗幟、聽黨指揮上;把“鐵的意志”體現在堅韌頑強、英勇善戰上;把“鐵的團結”體現在以人為本、科學帶兵上;把“鐵的紀律”體現在從嚴治軍、依法指導上;把“鐵的作風”體現在求真務實、真打實備上,為“鐵軍精神”注入了新的活力。
發揚光大,讓優良傳統走進軍事變革實踐
傳統,來自於實踐,服務於實踐。離開了實踐的載體,傳統就會成為無源之水、無本之木。
在這一點上,該師黨委看得更深,想得更遠。政委周和平認為:“‘鐵軍精神’,是我師在幾十年的戰火洗禮中形成的。雖然也可以通過平時教育傳承,但能否經得起考驗卻難以檢驗。因此,必須通過近似實戰的訓練來繼承和發揚。”
為此,他們確立了把作戰訓練與教育融合的新思路,讓優良傳統融入軍事變革的火熱實踐。
在演兵場上,他們刻意設置各種險局、難局、危局,甚至殘局、敗局,把對手設強、把環境設真、把課目設難,在近似實戰的條件下磨礪摔打部隊,在提高訓練水平的同時,砥礪部隊的戰鬥精神,取得了一舉兩得的成效。
執行重大任務的艱難環境與嚴格要求,更是成了“鐵軍”官兵磨礪意志品質的絕佳實踐平臺。近10年來,大項任務接踵而至,時間緊、難度大,師黨委每次都把弘揚“鐵軍精神”貫穿其中,以大項任務磨礪“鐵軍精神”,以“鐵軍精神”促進任務完成,演繹出一個個神話般的奇跡:一夜之間築起一道攔河大壩,一夜之間搬走一幢廢棄的營房,一夜之間在海水裏建成一座閱兵場……
難能可貴的是,每次完成重大任務載譽歸來,他們都要按照“三個提供、一個發揮”的要求,重新進行審視,第一件事就是查擺問題,善於在“表揚聲中查敗筆”,在補“短板”中尋找戰鬥力新的增長點。
更為難能可貴的是,每當上級工作組來檢查考核,他們都請上級多指問題、多挑毛病;每當首長來部隊視察,他們都用較大篇幅彙報自己的不足。2005年11月,一位軍委首長到該師調研基層建設情況時,師黨委的彙報中講問題就佔了三分之一的篇幅,首長稱讚説:這才是“鐵軍”的作風!
該師黨委一再告誡官兵:過去我們憑藉勇猛頑強的作風,攻克一個個堡壘;今天,我們要依靠求真務實的作風,鍛造履行新世紀新階段我軍歷史使命的鋼筋鐵骨。
如今,勇於揭短、主動“亮醜”,在“鐵軍”部隊已成為一種“習慣”。
在推進中國特色軍事變革的實踐中,“鐵軍”用優良傳統激勵官兵去攻堅克難,使“鐵軍精神”成為戰鬥力建設的“倍增器”。轉型10年來,“鐵軍”出色完成了軍委、總部和軍區賦予的17項重大任務,師團全部跨入“軍事訓練一級單位”行列。

責編:曹勁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