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6年12月20日 10:46 來源:
來源:廣州日報
查辦黨員幹部違法違紀案件是堅持從嚴治黨、開展反腐倡廉工作的重要環節。只有果斷地亮出反腐利劍,嚴懲腐敗分子,才能做到懲前毖後、治病救人。四年來,廣州市紀檢監察機關努力維護社會的公平正義和促進和諧廣州建設,共立案查處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1054件1225人;處分黨員、監察對象1188人,其中涉及局級幹部57人、處級幹部226人;通過辦案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3.19億元。特別是查處重大安全事故背後的腐敗問題,共查處重大責任事故和追究違法行政責任案件91件,112人受到行政處分。(記者林洪浩 通訊員穗紀宣)
查辦大案要案:57局級幹部受處分
2003年至2006年10月,廣州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共受理群眾來信來訪和舉報電話32313件(次),立案查處黨員幹部違紀違法案件1054件1225人,其中大案565件、要案265件;處分黨員、監察對象1188人,其中涉及局級幹部57人、處級幹部226人,給予黨紀處分858人、政紀處分634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216人。通過辦案為國家和集體挽回經濟損失3.19億元。同時,切實貫徹黨員權利保障條例,認真受理黨員的控告和申訴,妥善處理信訪突出問題。通過調查核實,為469名黨員幹部澄清了問題。
典型案件
2003年
查辦了市法院系統某些法官貪贓枉法案;市工商系統某些黨員幹部嚴重經濟違紀違法系列案;番禺區原區委書記梁柏楠受賄案;黃埔區副區長童建俊受賄案;從化市副市長胡創華受賄案;市藥品監督管理局原局長楊衛東受賄案;廣州電視臺黨委副書記、廣州有線電視臺臺長歐陽桂南受賄案;市愛衛辦領導班子成員貪污受賄窩案等。
2004年
查辦了市環保局原局長、黨委書記李維宇受賄案;市醫藥集團公司原董事長兼黨委書記蔡志祥和副董事長兼總經理李益民受賄案;廣州國際信託投資公司副總經理鐘強受賄、挪用公款案;市掃黃打非辦公室原主任湯文君特大貪污案等。
2005年
查辦了廣重集團原董事局主席兼總經理王勝傑受賄案;廣鋼集團原副總經理王成立及廣鋼股份有限公司原副總經理李一江貪污受賄案等。
2006年
查辦了廣州珠江實業集團原黨委書記、董事長周孟嘗受賄、挪用公款案;南沙區建設指揮部原巡視員廖昌受賄案;花都區政府原副區長譚東方受賄案;市市容環衛局原副局長梁培長受賄案;廣州開發區環境綜合管理局原局長卓起受賄案;市東建集團原總經理區志江受賄案等。
權力監督制約:清退個人
用公款買保險2000萬元
全市各級紀檢監察機關嚴格執行“四大紀律八項要求”和領導幹部廉潔從政各項規定,切實糾正領導幹部親屬違規從業行為,領導幹部違反規定收送現金、有價證券、支付憑證以及利用婚喪嫁娶等收錢斂財、參加賭博等問題得到治理和遏制。
——會同有關部門開展黨政機關事業單位資産清理,清理資産總額747.2億元;
——完成對領導幹部違規借用公款、黨政機關和事業單位用公款為個人購買商業保險問題的清理,清退借用公款188.53萬元和用公款為個人購買商業保險2098.56萬元;
——切實加強對黨政機關和領導幹部公務用車的監督管理,取消全市性評比表彰達標活動項目114個;
——嚴格出國(境)證件管理,制止不符合要求的公款出國(境)70批171人(次)。
行政監察:今年嚴打商業賄賂 平均每月20人獲刑
重大事故追究公務人員失職瀆職行為
——2003年對7個市直單位違反統一發放工資、崗位津貼規定予以通報,並分別給予3個單位4名主要領導紀律處分;
——2004年對“5 11”白雲毒酒事件等進行了查處;
——2005年對“7 21”海珠城坍塌事故中7名責任人提出責任追究並分別給予行政警告直至降級處分;
——今年對“3 16”下塘西路高架橋上特大交通事故涉及的有關職能部門進行調查,對有關責任人給予行政處分。
查處違法用地行為 83人被追究黨紀政紀責任
2003年以來,廣州市立案查處違法用地1088宗,已作出行政處罰992宗,罰款7654.744萬元;拆除違法建設395792.56平方米,沒收違法建築物436535.51平方米;全市各級監察機關主動協助國土部門進行責任追究工作,共追究黨紀政紀責任83人,其中處級幹部11人,科級幹部22人;移送公安機關追究刑事責任的44人。其中,對原番禺市採取所謂土地指標調整置換方式,將2500畝土地轉變為國有建設用地非法進行房地産開發的問題予以嚴肅處理,對有關責任人進行責任追究。
加強糾風專項治理 切實解決損害群眾利益的不正之風
加大糾正損害群眾利益不正之風的工作力度,城鎮房屋拆遷、企業重組改制和破産中損害群眾利益以及拖欠農民工工資等問題基本得到遏制。中小學校收費“一費制”和“收支兩條線”管理規定得到全面落實,處理了個別學校擠佔、挪用、截留教育經費和亂收費的問題。實行醫療機構藥品集中招標採購,認真治理醫療服務中收受回扣、“開單提成”、“紅包”等問題。督促落實全面取消農業稅,實現了公路基本無“三亂”。
查處拖欠徵地款行為 清兌歷年拖欠款項4.9億元
2003年以來,市紀檢監察部門督促清兌歷年拖欠的農村徵地款4.9億元,對475宗徵地中的165宗補償款管理使用情況進行了專項審計檢查,並認真落實責任追究,對4名主要責任人的問題進行了查處,其中,移送公安機關查處的3人,給予黨紀處分的1人。
查處企業違法排污行為 增城8家水泥廠關停
去年以來,全市紀檢監察部門會同環保、經貿、工商等部門對水資源保護區和重點污染行業違法排污企業進行重點監察和治理,督促關閉了一批嚴重污染企業。共查辦環境違法案件3599件,徵收排污費2.05億元。對增城仙村水泥企業污染群和新塘漂染企業污染群進行了嚴肅整治,督促關閉了8家水泥廠和66家漂染企業。
大力查處商業賄賂案件 維護市場經濟秩序
從今年年初開始,將工程建設、土地出讓、産權交易、醫藥購銷、政府採購和金融投資等六大領域作為治理重點,將全市39個主管和監管部門納入治理範圍。今年1~10月份,全市已查結商業賄賂案429件,涉案金額20938.27萬元,受到刑事處理218人,涉及公務人員78件,受到紀律處分80人,其中涉及處級以上領導幹部24人。如先後查處了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主任梁某、原東山區中醫針灸門診部醫生吳某等7個醫療單位涉及11名醫務人員,在醫藥購銷過程中收受商業賄賂的嚴重經濟違法違紀問題,其中7人移送司法機關處理。查處了番禺區郭朗村委會主任郭全志將3500萬元徵地補償款轉存市商業銀行,收受銀行“好處費”約10萬元案。
加大管理創新力度 運用科技手段提高行政監察效能
目前,市本級和全市12個區(縣級市)均已建立了行政效能投訴中心,切實解決群眾反映較多的行政不作為和行政亂作為問題。19個試點單位的1211項行政審政項目被納入電子監察系統,對各種不當審批進行預警、黃牌、紅牌等警告。下一階段,全市所有具有行政審批職能的單位將全部納入監控範圍。
責編:閆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