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華爾街引起的金融危機風暴愈演愈烈。
當很多人在質疑美國高風險的金融産品以及金融體系本身存在缺陷時,各主要評級機構也成為直接的批評對象。
長期以來,穆迪、標準普爾、惠譽三大評級機構一直在“唱空”中國,最為典型的是穆迪曾長期給予中資銀行財務實力評級低至近乎垃圾級的“E+”,這也是穆迪在全球範圍內給出的最低評級水平。但對華爾街,評級機構卻毫不吝嗇地給予美國國債和華爾街五大投行的抵押債券“3A”的高質量評級。
但令人感到滑稽的是,在美國金融危機風暴之下,中國的經濟仍然一枝獨秀,而被三大評級機構屢屢唱高的華爾街五大投行卻在風暴中倒下了,美國各界人士也多次請求中國政府出手相救。
失信的評級機制
一位金融研究人士認為,在過去的幾年裏,三大信用評級公司對次級抵押債券給予了過高的評價,這些錯誤評級也是導致次級債危機的原因之一。
從次貸危機的形成路徑,我們可以看出評級機構的重要性。銀行為了追求利潤放寬貸款條件,向大量低信用等級的借款人貸款,然後投行將這些複雜的金融衍生品分解、打包,變成債券出售給機構和個人,從中賺取手續費。但是,經過層層包裝的債券變得很複雜,而廣大投資者並不具有“投行精英”們複雜計算方式的能力,只能依賴信用評級機構。於是投資者和消費者選擇了這些複雜的、被評級機構給予“3A”類高評級的次貸類産品。
但是值得反思的是,信用評級機構完全可信嗎?
在三大信用評級機構對債券進行評級的過程中存在著一個致命缺點:信用評級公司向被評級公司收取費用。“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軟。”
根據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的調查,三大信用評級機構中,一些對高風險次級債金融産品進行信用評級的工作人員,甚至會直接參與到評級費用的商談之中,這些評級費用又由承銷商支付。能夠得到較高的信用評級將有利於債券的銷售,因此,當越來越多的承銷商願意支付更高評級費用的時候,信用評級機構也許很難保持絕對的中立性。
今年5月21日至5月22日,穆迪公司的股價連續兩天暴跌。根據英國《金融時報》報道,穆迪投資者服務公司因為錯誤地給一類價值數十億美元的金融衍生品授予了過高評級,面臨美國監管機構的調查,穆迪被懷疑有欺詐之嫌。最終穆迪僅以開除全球結構融資部門主管Noel Kirnon而了結此事。
其實早在2001年安然倒閉後,就曾有過對評級機構可靠性懷疑的聲音。在安然案件進行的庭審上,當年為安然公司進行評級的評級師承認,他沒有認真讀過安然的財務報告,當然也就無法真正了解安然財務結構。
據了解,三大評級公司進行評級時,所依據的是被評估企業公佈的信息資料或者自己掌握的信息。但不可避免的,這兩種信息的可靠性都有局限性。
英國《金融時報》就曾對此發表過評論:按照大多數標準衡量,信用評級行業本身是全世界最缺乏競爭性和透明度的市場。
3A氾濫的美國資産
長久以來,穆迪公司都給予美國國債極高的評級,甚至在次貸危機之後的今年1月份,穆迪公司仍然認為美國前景穩定看好,從而發佈了對美國國債的“AAA”評級。
然而,美國國債的前景似乎並不如穆迪公司預測的那樣美好。
當華爾街五大投行在次貸的衝擊下不復存在後,為了拯救危機中的美國金融體系,美國政府公佈的鉅額“救市”方案,擬動用7000億美元,購入“不流動”按揭證券,並將國債法定上限提升至11.3萬億美元。“救市”計劃發佈後,美國國債大幅走低。
美國一直是高負債的國家。戰後,美國國債比率最高曾達GDP的九成,也就是説,如果美國要在一年內還清全部國債,其全年的國民生産總值將消耗大半。我們因此可以看到,一直以來,美國對國債的處理方法都是令其貶值,從而減輕債務。但是不斷貶值的美元,令手持鉅額美國國債的國家遭受重大損失。
接受媒體採訪時,Fimat USA董事總經理許以達就曾指出:“我個人認為美國國債的真實評級已經到不了‘AAA’水平了。只是標普、穆迪它們依然給出‘AAA’的評級。”
不僅僅是美國國債,對已經消失的華爾街五大投行,三大評級公司對那些造成華爾街風暴的罪魁禍首——高杠桿的金融衍生品,也曾給予過極高的評級。
2007年6月,惠譽曾給予貝爾斯登“A+”的信用等級,評級展望為“穩定”,這表明評級在一兩年內不會變。並且,今年3月13日,標準普爾發佈研究報告,認為次貸危機造成的金融機構資産減值“已接近尾聲”。
但是在惠譽給予“A+”評級的九個月後,也正是在標準普爾的研究報告發佈的第二天,美聯儲和摩根大通銀行就宣佈向貝爾斯登這家全美第五大券商提供應急資金。也正是在3月14日當天,惠譽就將貝爾斯登的長期等級降至BBB級,標普將其連降三個檔次至BBB級,穆迪則將其降到Baa1級,它們均表示貝爾斯登的信用等級還可能再下調。評級下降將迫使投資者補充超額的流動性或低價拋售這些債券,評級機構因而成為眾矢之的。
如何真實評價中國經濟
雖然三大公司在美國本土評級時會收取鉅額的評級費用,但是在美國之外的企業,大部分都是所謂的“獨立評估”。並且與三大評級公司對美國持續高評級形成對比的是,評級公司長期以來似乎並不看好中國市場,對中國很多産業和領域給予較低的評級。
鋻於國家的巨大清償能力以及主權的敏感性,一般的評級公司並不涉及主權國家信譽評級,但是三大評級公司的一個重要評估標的卻是主權國家信譽,而且是以市場自由化作為評價的重要依據。
例如中國金融監管體系一直為三大評級公司所詬病,但是當美國金融風暴來臨之時,美國政府一系列“救市”措施,令某些美國國會議員戲稱美國政府為“美利堅社會主義共和國”。其實早在東南亞金融危機爆發後,馬來西亞為穩定經濟,採取關閉外匯市場的斷然措施,受到三大公司的一致聲討,然而事後證明馬來西亞的管制政策是成功的。
美國7000億美元的救市計劃發佈後,中國國內眾多專家認為中國政府應利用鉅額的外匯儲備擴大內需或者購買美國資産和股權,而並非購買美國國債。
去年7月,穆迪公司雖然調高了中國政府長期外幣債券評級,將其從“A2”上調至“A1”,但仍低於目前美國政府即將用於“救市”的美國國債——這些國債甚至遭到中國輿論界的抵制。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經濟安全研究中心主任江涌曾撰文表示,中國經濟多年來的快速增長和良好的發展預期令全球矚目,但直到2003年底,標普對中國主權信用評級10年不變,即“適宜投資”的最低限——BBB級。《華爾街日報》評論,標普將中國大陸銀行全部定為垃圾等級。眾多國際著名的投資機構都認為標普的這一評級“保守得有些可笑”。這不僅損害中國的國際形象,影響中國的投資環境,而且造成數以百億美元計的經濟損失,因為中資機構與企業在境外融資時要付出更高的成本。
不僅在中國如此,三大評級機構在國際市場亦是屢屢失言,常步市場的後塵。美國五大投行如貝爾斯登出現流動性問題時,評級機構沒有行動,直到傳聞被證實,三大評級機構才不約而同採取降級行動,人們嘲笑其為“馬後炮”。並且,在1997年的東南亞金融危機醞釀時,三大公司也未能發出任何警告,直到危機爆發後,慌張應對,降級過激,加劇市場恐慌。
那麼,仍在繼續醞演的美國金融危機中,三大評級機構是不是該重新審視中國經濟了?同時,金融證券界是否應該對三大評級機構作一個真實客觀的評級呢? (證券日報 胡瀟瀅)
責編:馮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