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亞洲週刊:七千億美元只能遮蓋泡沫

 

CCTV.com  2008年09月28日 15:10  進入復興論壇  來源:中新網  

  中新網9月28日電 最新一期香港《亞洲週刊》發表南方朔撰寫的文章説,美國七千億美元的救市方案,並不能改善經濟基本面,只是把資源錯置到遮蓋泡沫上。美元危機、全球物價上漲、資産大縮水的情況已開始出現,這一波金融危機距離結束仍極遙遠。

  文章摘錄如下:

  連續兩星期,美國金融危機持續引爆,除了“二房危機”、雷曼兄弟、美國國際集團等外,還有更多金融機構在排隊。由於逐一解救已不勝其苦,遂有了史上最大手筆的包裝式救金融方案—美國財政部以七千億美元收購金融機構的不良資産。由於金融財困的天文數字支出,美國聯邦政府已調高舉債上限,單單二零零九年度預算赤字即將高達八千億至一兆美元之譜。

  自去年次貸風暴出現,演變到今日的金融危機,美國及歐日等大國早已釋出大約千億美元救市,到了現在更節節加碼,上週六大央行就已釋出二千四百七十億美元,現在又大手筆收購金融體系不良資産,即所謂的“流動性較差資産”。美國如此大手筆以財政籌碼拯救出現危機的公司,這是典型的“利潤歸私,責任歸公”,已嚴重違背資本主義的基本價值,因而美國此舉的“道德風險”終將在某個特定時刻引發嚴重的爭端,而除了這個非關金融的道德合法性問題外,美國此舉對實質問題能夠改善嗎?恐怕也不容樂觀。當汽球破了,不斷的灌氣卻未堵住破洞,只是勉強維持汽球的形狀而已。難怪評論家克魯曼教授(Paul Krugman)會評説這是“用現金換垃圾”了。

  首先,今天人們皆已知,今天的金融危機始於次貸風暴,而整個危機則和美國持續信用及借貸膨脹有關,這種膨脹則助長了房市及股市的投機潮,而金融體系則扮演著推波助瀾、居間玩弄財務杠桿以圖利的角色。它們借著所謂的“金融創新”將房貸業務包裝成CDO(抵押債務證券)衍生性商品,而為了分擔風險,又將CDO再包裝出售給全球其它金融機構。用常識語言來説,即是美國金融機構一直在市場操弄美國人的儲蓄及投資,而後將這種操弄的空間擴大到其它國家。這也是法國總統薩爾科齊去年在八國峰會上嚴辭譴責替CDO背書的三大信用評級公司,認為這些金融問題本質上乃是詐欺,因而主張國際犯罪法庭加以調查的原因。正因這波危機是以全球為範圍,經過近十餘年來不斷的膨脹,它涉及的證券金額已高達六十二兆美元至七十兆美元之間。這已是不可思議的天文數字,可以説美國即是漂浮在債務大海上的小舟。

  因此,美國財政部夥同其它主要國家救金融,這種用預算赤字新債務企圖救老債務的手段,仍不脫“舉新債養舊債”的老模式,它可以造成危機緩和假象,但這種假象卻不可能長久。這乃是七千億美元救市的效果不應高估的原因。我們不能否認,共和黨政府大手筆救市有其選舉上的考慮,目前兩黨候選人正在拉鋸,只要金融動蕩緩和,共和黨候選人未嘗沒有勝選的機會;但只要金融風暴不停,則共和黨斷無勝機。以政治考慮為出發點的救市,由於有著短線操作的意義,當然也不容樂觀。

  其次,隨著大手筆救市的展開,另一個更嚴重的地雷已開始出現,那就是所謂的“美元危機”。自從布萊頓森林協議瓦解,美元與黃金脫鉤,全球貨幣即進入一個不再有客觀物質基礎,而純粹依靠大家對美元信心的程度而決定的所謂“美元時代”,由於美國的超級國力,而且它又是市場所謂的“最後購買者”?因而這等於給了美元無限度信用擴張的機會。而到了現在,美國七千億美元救市,有可能導致美元又再大大的擴張,形同美國加緊在印製鈔票。這乃是連續兩個星期以來,英鎊、歐元、澳紐幣、加幣、新加坡幣、日圓等都告上漲的原因。除此之外。黃金、石油及其它商品原材料價格也都快速彈升,這也就是説?當美國以赤字預算救市,大舉增加美元供給,國際社會對美元的信心即下滑。它反映在美國社會上的,可能就是通貨膨脹的壓力也告增加。美國赤字救市,已使得長期以來即存在著的美元危機又再現風暴。因此,這波金融危機距離結束仍極遙遠。

  值得注意的,是投資銀行高盛、摩根士丹利皆已決定改為傳統銀行集團,希望能借著銀行功能來改善流動性問題。投資銀行的終結,意謂華爾街玩弄財務杠桿而圖利的時代已結束,這倒是個好趨勢。近十餘年來金融權力無限擴張,它們在美國及全球吹出了超級泡沫,那個時代已結束了。只是它們丟下了一個超級爛攤子,這是一場災難,到現在仍然看不到盡頭。目前美元貶值,物價上漲又抬頭,在這個全球資産大縮水,消費動力已告失去的時候,再有美元貶值來雪上加霜,全球經濟動蕩已難避免,美國失業率連續八個月攀升,八月份失業率已達百分之六點一;工業生産則負成長百分之一點一,歐日則都已進入衰退。這意謂著一波大的經濟緊縮已有可能出現。美國救市並不能改善經濟基本面,只是把資源錯置到遮蓋泡沫上,幾千億美元的資源錯置,又怎不使人慨嘆呢?

責編:荀志國

1/1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請您糾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