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政收入較快增長,但支出壓力仍然較大
今年上半年,全國財政收入完成3.48萬億元,同比增長33.27%。在全球經濟增長放緩,國內經濟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這一成績實屬不易。
財政收入中稅收佔了九成多。據國家稅務總局分析,上半年稅收收入較快增長主要得益於國民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特別是2007年企業利潤大幅度上漲,帶動今年上半年企業所得稅增收近2000億元。同時,全國稅務機關大力實施科學化、專業化、精細化管理,不斷提高徵管的質量和效率,也促進了稅收收入的增長。
國家財政實力雄厚,不但為保障民生等各項重點支出打下了堅實基礎,也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了調控空間。記者從財政部了解到,上半年社會保障和就業支出同比增長41.8%,環境保護支出增長99.8%,農林水事務支出增長34.6%,科學技術支出增長39.6%,醫療衛生支出增長36.1%,均高於財政收入增速。
財政部有關人士表示,今年以來,我國物價上漲較快,經濟增長有所放緩,自然災害頻繁發生,財政保民生、促發展的擔子相當重。特別是汶川特大地震給人民生命財産造成重大損失,僅今年中央財政安排的抗震救災和恢復重建基金,加起來就達950億元,明後年還要繼續安排。因此,雖然上半年財政收入形勢不錯,但財政支出壓力仍然較大。
專家分析,下半年稅收增長存在不確定性,減收因素不容忽視。比如,上半年企業所得稅增收2000億元的因素,在下半年已不存在;證券印花稅稅率下調、部分行業出口退稅率提高等導致的稅收減少,都會在下半年有所體現。
對於一些報道稱上半年國家財政盈餘超萬億元,專家指出,這種説法是不科學、不準確的。因為財政盈餘是按一個完整的財政年度來計算的,不存在半年財政盈餘的概念。而且,從財政支出的特點來看,通常是上半年支出少、下半年支出多,用“半年盈餘”來推斷全年失之偏頗。
該收的錢收上來,該省的錢省下來
如何破解財政收入與支出的矛盾,確保各項重點支出需要?增收節支無疑是最有效的辦法之一。
在增收方面,財稅部門表示,將堅決貫徹落實支持經濟發展的各項改革措施和財政政策,促進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推動經濟又好又快發展。同時,依法強化稅收徵管,抓緊清理到期的稅收優惠政策,堅決制止和糾正擅自出臺“先徵後返”等變相減免稅政策,嚴厲打擊各種偷騙稅等違法活動,做到應收盡收。
專家認為,經濟增長是財政增收的基礎和源泉,財稅政策應在宏觀調控中發揮更大作用。比如,完善出口退稅、關稅等相關政策措施,有保有壓,在支持出口企業克服困難、增強市場競爭力的同時,抑制高耗能、高污染、資源性行業的産品出口;支持中小企業發展,拓展中小企業發展專項資金支持範圍,促進就業和産業結構優化升級等。通過“放水養魚”,增強企業活力,為財政收入持續穩定增長打好基礎。
在節支方面,可做的文章也很多。中央提出,在全國大力開展增收節支、勤儉節約活動,把資源更多用在地震災後恢復重建上,用在解決群眾生産生活困難上,用在國家經濟社會發展最急需的地方,並決定將中央國家機關公用經費支出削減5%,用於抗震救災。據財政部測算,中央國家機關壓縮公用經費5%,加上不再提高中央國家機關及相關單位的公用經費標準,這兩項政策共可以節省資金25.45億元。
好鋼用在刀刃上,確保各項重點支出需要
財政部表示,下一步,將進一步發揮財政政策對自主創新、節能減排、改善民生、加強薄弱環節等方面直接有效的重要作用,確保重點領域支出,促進國民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增加財政對“三農”的投入。大力支持農業生産發展,增加小型農田水利設施、小型病險水庫等農業基礎設施建設投入,加強農業綜合開發,提高農業綜合生産能力。完善扶持生豬、奶業和油料生産發展的財稅政策措施,完善農業保險保費補貼制度,探索建立農業保險再保險制度及巨災風險保險體系。
——大力支持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從解決人民群眾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入手,加大對保障和改善民生的投入,並注重制度建設,建立長效體制機制,努力實現“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的目標。
——加大對節能減排、保護環境的投入。採取以獎代補等方式,支持十大重點節能工程、中西部地區污水管網、污染減排監管體系等建設,加快建立促進節能減排新機制。
——充分發揮財稅政策穩定物價的作用。運用財稅杠桿,大力支持糧油肉等農産品生産,保障基本生活必需品供應,抑制物價過快上漲。密切關注價格上漲對民生的影響,及時落實各項財政補貼政策,保障困難群體基本生活。
責編:孟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