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應該鼓勵經濟發達地區在社保上先行一步

CCTV.com  2007年09月07日 10:00  來源:新京報  

  珠海市在全國首推12年免費義務教育制度後,又一項走在全國前列的全民醫保制度逐漸浮出水面。日前以“大病統籌救助、中病進入保險、小病治療免費”為目標的全民醫保制度草案已經出臺。(昨日《新京報》)

  珠海的經濟實力在全國並不十分出眾,可是,珠海推出的一道道“民生大餐”卻令世人矚目:12年的義務教育,政府財政每學期投入1億元;免費婚檢和孕檢,財政一年增支910萬元;60歲以上老人免費乘公交,財政一年增支2000萬元;即將推出的“小病治療免費”的全民醫保,顯然又是一大筆支出——林林總總,我們不妨稱之為社會福利的“珠海現象”。

  “珠海現象”給我們以啟示:中國地域遼闊,一部分地區可以先富起來,經濟可以先發達起來,那麼,這些地區為什麼不能在社會福利制度上先完善起來呢?對於許多不發達地區來説,實行9年免費義務教育,即使有中央財政的支持,實現起來依然要不斷克服困難,但是,以北京、上海、深圳、廣州這樣的發達城市的實力,推12年免費教育卻是可能的,這些城市能否突破國家的最低要求,再向前領先一步呢?

  其實,珠海並沒做什麼驚天動地的事情,它只不過比別人“多跨一步”而已。深圳的經濟總量居全國大中城市第四位,可2006年《中國城市生活質量報告》卻顯示,深圳的社保投入系數為1.68%,其“社會保障水平”排倒數第一。讓人遺憾的是,深圳有關官員卻為此辯護説,深圳許多保障標準比全國平均水平要高得多”(據9月6日《深圳商報》)。許多發達城市制定社會保障標準時,都是以高出全國平均水平為驕傲,可我們不能忘了,評價一個城市社會福利水平的,不是它是否超過全國平均值,而是它的社會福利標準是否與當地的經濟、社會發展水平相稱,是否與民眾的心理預期和實際需求相符。

  當下,我們正處於一個“城市競爭”的時代,有不少城市競爭的是誰的經濟發展最快,誰的招商引資政策最優惠,誰的廣場最大、馬路最寬,誰的寫字樓最多等等,而競爭誰的房價最低、誰的廉租房建得最多、誰的教育收費最低、誰能為學生提供免費營養午餐、誰的醫療保險覆蓋最廣、誰的就業培訓及就業服務的政府投入最大、誰對外來人口福利保障做得最好的城市卻不多。

  事實上,國家對於一部分地區社會福利先完善起來,是寄予厚望的。在中央有關的文件中,我們常常可看到這六個字:有條件的地區。例如,有條件的地區試行農村低保,有條件的地區消除城鎮零就業家庭,有條件的地區可建農民工公寓,有條件的地區可推行免費領結婚證等等。這六個字的潛臺詞顯然是:作為發達地區,不能以最低的標準要求自己,不能把不發達地區當成參照,城市能力有多大,就要把它發揮到多大。

  中國的改革常常是從個別到局部到整體,所以,一部分地區社會福利先完善起來,將能以個案引領改革的風氣,使整個國家的社會福利也慢慢完善起來。因此,我們期待,更多的發達城市能像珠海那樣,勇敢地向前“跨一步”,更多的後發城市在推動經濟發展的同時,社會福利請向珠海看齊。

責編:荀志國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