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網首頁|搜視|直播|點播|新聞|體育|娛樂|經濟|房産|家居|論壇| 訪談|博客|星播客|網尚文摘

首頁 > 新聞頻道 > 財經新聞 > 正文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發改委專家:中國産品質量將越來越好

CCTV.com  2007年08月29日 07:51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   

    目前,中美之間關於産品質量和安全爭端的影響在不斷擴展和升級。在中國出口到美國的數千億美元産品中,確實存在一些産品質量和安全問題;同樣,在美國出口到中國的數千億美元産品中,也確實存在此類問題。這些都是事實,如果中美雙方本著友好合作的誠意,從實際出發,通過情況交流、磋商協調,這些問題是不難解決的。再進一步講,如果中美雙方從大局出發,進一步完善中美之間就産品質量和安全監督檢查方面的情報交流和磋商解決機制,這些問題不僅在數量上會大幅減少,而且從根源上會得到長期解決,這是正招。

    事實上,中美産品質量和安全問題爭端的背後,是中美貿易不平衡問題被政治化。國家發改委對外經濟研究所的一項研究表明,中國對美出口價值中有23%是進口中間産品的價值。此外,中國對美出口産品中有70%是通過加工貿易方式生産的,其在中國完成的增值部分不超過20%。這説明,在經濟全球化時代,美國向全世界提供知識型服務和高技術製造,東亞則提供設計、中間産品製造和全球銷售,中國主要是以勞動力要素參與東亞生産網絡和國際分工體系。在越來越多産品內部的不同工序是在世界不同地區完成的情況下,要求每個貿易夥伴之間、每個産品鏈分工體系之間都實現貿易平衡,這種要求實際上是對經濟全球化趨勢的一種反動。

    美國作為經濟上的超級大國,如何對待擁有13億人口的新興大國,是中國老百姓最關心的問題之一。中國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出口産品中存在一些産品質量和安全問題,這是一個客觀事實。但如果把這個事實作為妖魔化中國的工具,天天在媒體上報道或炒作中國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負面信息,忽視中國企業在這方面所做出的巨大努力和所取得的明顯進步,就是不客觀和不合理的了。中國出口産品主要是勞動密集型産品,與歐美技術密集型産品是互補關係而不是競爭關係。如果發生貿易摩擦,只能理解為中國的出口産品損害了歐美等國的既得利益和現有格局而不是損害了他們自身的直接經濟利益。那麼,貿易摩擦的受損者就既包括中國的出口企業,也包括歐美等國的消費者。

    目前,中國的企業和政府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重視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並正在採取切實措施。中國的市場經濟也正在走向成熟,中國的消費者也比過去任何時期都更加關心消費者權益。這也是事實,但這是一個過程。在這個過程中,中國出口産品中仍會存在一些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問題,但世界各國消費者會發現,中國出口産品的質量將越來越好,食品安全的保證將越來越完善。這是美歐等發達國家企業昨天所走過的路,也是中國企業今天的必經之路。中國企業需要有更高的質檢標準和更嚴格的食品安全程序,也需要更多的理解和善意的批評,而不是太多的指責和誤解。從增進中美兩國人民經濟福利的角度來考慮,中美之間需要更多的溝通與交流,需要更多的關於提高出口産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經濟與技術合作,而不是更多的貿易戰或信息扭曲。(張燕生 作者為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對外經濟研究所所長)

責編:張鵬飛

1/1

更多相關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