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 體育 | 娛樂 | 經濟 | 科教 | 少兒 | 法治 | 電視指南 | 社區 論壇 博客 播客 | 網絡電視直播 點播 | 手機MP4
打印本頁 轉發 收藏 關閉
定義你的瀏覽字號:
民營油企醞釀打包賣外資 三分天下或成兩強相爭

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5月31日 11:27 來源: 上海證券報

  上海證券報日前曾率先報道了“成品油企業本年度年檢啟動、民營油企面臨生死大限”的消息。記者昨進一步從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一位前高層處獲悉,由於看不到市場前景,國內部分民營油企已在籌劃以“打包”方式出售給外資石油巨頭。專家稱,如果這一趨勢蔓延的話,中國石油行業國資、民資、外資“三分天下”的格局可能演變為國資、外資“兩強相爭”,前者的競爭壓力將顯著加大。

  遵照WTO協議,中國石油市場自今年1月1日起已正式對外開放。但對數以千計的民營油企來説,預想中的黃金時代並未就此出現。由於國內成品油定價機制至今尚未理順,加上《成品油市場管理辦法》並未觸動巨頭們的利益格局,這使得民企在市場上仍然鬱鬱不得志。以前不久商務部公佈的今年首批8家成品油批發經營資格企業名單為例,只有1家民企的結果彰顯了其被邊緣化的現實。

  在上述背景下,不少民企選擇斷臂求生,如中國最大的車用潤滑油生産商統一石化日前就被殼牌收編。而隨著經營壓力的增大,今年以來一些民企更祭出了“打包出售”這一招。

  “據我所知,目前上海、浙江、福建、山東、陜西等地有很多民營油企都在私下運作‘打包’出售,出售的對象則是外資石油巨頭。”全國工商聯石油商會一位前高層向記者透露,這些民企有些擁有油庫、有些擁有加油站、有些從事油品運輸、有些則做“地煉”。如果分開來“賣”,可能每一家都賣不出好價錢;但如果“打包”在一起就等於佔據了石油産業鏈的一小段,在和外資談判時就很有優勢。

  “目前各方仍在談判過程中,參與談判的外資巨頭包括殼牌、BP、美孚等。最快再過個把月,談判就會有結果。”這位高層説。

  記者隨即從福州興隆石化公司董事長騰風興處證實,當地的確有幾家民營油企在進行“捆綁出售”的運作。

  “前段時間汽油很緊張,這裡的民營加油站經營都非常艱難,正好另一些做油品貿易的企業準備‘轉行’,於是就萌發了‘捆綁出售’的想法。”騰風興告訴記者,由於利潤微薄,當地有不少民營油企都在考慮“轉行”,也有的則先嘗試把加油站租出去,期待以後“東山再起”。

  河南規模最大的民營油企之一中原石油董事長孫玉明則告訴記者,很多當地的民營老闆去年起就抱著這樣一個觀念:寧可暫時停業,也不並給中石化或中石油。他們一直在期待WTO大限之後與外資聯合。

  對此,BP一位不願具名的高層昨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不置可否。但他表示,中國能源多元化的關鍵在於市場主體多元化。而目前之所以出現這一趨勢,可能一方面是由於中國石油行業的門檻的確比較高,另一方面則由於市場開放需要一個過程。

  “這一現象證明中國民營油企中有一部分已做不下去了。伴隨它們的退出,中國石油行業的格局將日漸從國資、民資、外資‘三分天下’演變為國資、外資‘兩強相爭’。從維護能源安全的角度出發,這並非是好事。”中國發展研究院院長章琦對記者説。

  在他看來,“三分天下”的格局是一種健康的市場經濟格局,而演變到“兩強相爭”的話就意味著市場經濟在某一特定領域是失敗的。一方面,這可能給外界留下中國市場經濟不完善的“口實”;更危險的是:一旦當市場主體只剩下國資和外資時,前者的競爭壓力將驟增。

  “這是因為外資無論在體制機制、資金實力還是在市場經驗、服務意識上都超過我們的國企。當它們掌握了原本由民企擁有的市場資源後,對國企的競爭優勢將顯著增強。可以預見,一旦這個趨勢蔓延開的話,國有石油巨頭目前佔據的絕對優勢將不會永遠保持,未來甚至可能喪失一部分主動權。中國的能源安全也可能因此受到威脅。”章琦最後説。(陳其玨)

責編:趙旋璇

1/1頁
相關視頻
更多視頻搜索:
CCTV-1  CCTV-2    CCTV-3    CCTV-4    CCTV-5        CCTV-6       CCTV-7        CCTV-8  
CCTV-9  CCTV-10  CCTV-11  CCTV-12 CCTV-新聞  CCTV-少兒  CCTV-音樂  CCTV-E&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