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視國際 www.cctv.com 2007年03月28日 09:05 來源:
專題:胡錦濤出訪俄羅斯
來源:國際金融報
3月的莫斯科,乍暖還寒。漫步在市中心街頭的人們,不時可以看到街上懸挂的巨大紅綢橫幅:“俄羅斯‘中國年’3月26日在克裏姆林宮大會堂隆重揭幕!”應俄羅斯總統普京邀請,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自3月26日至28日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並親手為這場盛宴的開幕剪綵。
此情此景,不禁將人們的記憶帶回一年前,在鮮花初綻的3月21日,普京總統前來北京與胡錦濤主席一起,在人民大會堂出席了“俄羅斯年”開幕式。時隔一年,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又迎來了一個春天。
中俄“國家年”
在俄羅斯舉辦的“中國年”開幕式3月26日在克裏姆林宮大禮堂隆重舉行。中國國家主席胡錦濤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出席並致辭。
中俄互辦“國家年”活動是由兩國元首共同倡導和確定的。2005年7月,胡錦濤主席訪俄期間,兩國元首共同確定,2006年在中國舉辦“俄羅斯年”和2007年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活動,全面推動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向前發展。由於互辦“國家年”活動是一項涵蓋多領域的綜合性大工程,中俄雙方均予以高度重視,並設立了雙方組委會。
中國“俄羅斯年”活動於2006年1月1日正式啟動。同年3月21日,中俄兩國元首共同出席了中國“俄羅斯年”開幕式。11月9日,兩國總理出席了中國“俄羅斯年”的閉幕式。
2007年在俄羅斯舉辦的“中國年”活動將主要展示中國改革開放和現代化建設的豐碩成果,讓俄羅斯人民進一步了解中國。目前,雙方商定的活動已近200項。中俄雙方將把“中國年”辦成注重質量、打造精品、突出重點的活動。 (記者 魏紅欣)
四大目標
● 增強政治互信,在涉及國家核心利益的問題上繼續相互支持
● 本著互利共贏精神,推動兩國經貿、能源、科技等領域務實合作
● 以在俄羅斯舉辦“中國年”為契機,擴大人文領域交流合作,增進兩國和兩國人民的相互了解和友誼
● 加強兩國在國際和地區事務中的戰略協作,為維護世界和平、促進共同發展作出更大貢獻。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必將造福兩國人民,造福世界各國人民
31項經貿活動
俄羅斯“中國年”期間將舉辦31項經貿活動,其中包括4個國家級大項目:“中國國家展”,6月中國代表團出席第十一屆聖彼得堡國際經濟論壇及“中國年”相關活動,“中國年”閉幕式期間舉辦的第二屆中俄經濟工商界高峰論壇和第四屆中俄投資促進會議。“中國國家展”期間還將舉辦24個專題活動,其中規模最大的活動將是中國商務部舉辦的百家企業機電産品採購會和洽談會。
1 俄計劃擴大對華石油出口
根據俄羅斯工業和能源部估計,泰納線投入運營後,俄羅斯在亞洲石油市場所佔有的份額可達到6%-6.5%
在中俄經貿關係中,能源合作無疑是最受外界關注的領域。這一合作的進程,必將伴隨俄羅斯“中國年”活動的啟動而加速。
據悉,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三大國有石油巨頭此次齊赴莫斯科參加“中國國家展”。中國鐵道部與俄羅斯鐵路股份公司(下稱“俄鐵”)還將在“中國年”期間簽署有關加強石油運輸合作的協議,俄對華石油供應有望進一步擴大。
目前中國是能源進口和消費大國,俄羅斯能源儲量豐富,又是石油天然氣等能源出口大國。雙方開展合作前景廣闊,兩國的原油貿易規模也在逐步擴大。據中國海關統計,2006年中國從俄羅斯進口原油1597萬噸,同比增長25%。
去年,俄羅斯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向中國出口石油1030萬噸,其中通過外貝加爾斯克口岸向中國出口900萬噸,通過納烏什基邊境口岸向中國出口130萬噸。而上月26日,俄鐵總裁亞庫寧對外界表示,俄鐵今年計劃通過西伯利亞大鐵路向中國輸送約1500萬噸石油,比去年增長約50%。這些石油中,2/3來自羅斯石油公司。
俄政府還計劃繼續擴大對中國的石油出口量。TNK-BP公司、羅斯石油公司及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均希望今年俄羅斯的石油能通過阿塔蘇-阿拉山口輸往中國。
對於各界期盼已久的泰納線中國支線,目前也已通過原則性決定。“東線石油管道的建設目前正在穩步進行中。”俄石油管道運輸公司總經理魏因施托剋日前在接受俄消息電視臺採訪時表示。該公司副總裁加裏寧當天也宣佈,總長度4800多公里的東西伯利亞-太平洋石油管道(泰納線),目前已經鋪設了730公里。
去年在普京訪華參加中國“俄羅斯年”活動期間,中俄兩國簽署了能源領域的一系列合作文件,這不僅大大加快了兩國在能源領域的合作,更促成了泰納線于去年4月順利開工。
泰納線計劃于2008年完工,造價為110億美元,計劃分兩個階段鋪設:第一階段鋪設長度為2800公里的泰舍特-斯科沃羅季諾輸油管道,年輸油能力為3000萬噸,並建設科濟米諾專門油港;第二階段鋪設長度為2000多公里的斯科沃羅季諾-科濟米諾輸油管道,年輸油能力為5000萬噸。屆時,泰舍特-斯科沃羅季諾輸油管道的年通過能力將增至8000萬噸。
據俄羅斯駐華大使拉佐夫上周透露,中俄兩國專家現正討論建設泰納線到中國的支線問題,俄高層已經通過了原則性的決定。根據俄羅斯工業和能源部估計,泰納線投入運營後,俄羅斯在亞洲石油市場所佔有的份額可達到6%-6.5%。
2 能源合作在磨合中推進
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立伊始,雙方就十分重視能源合作。隨著這一關係的不斷深入,兩國能源合作近年來呈現出多元化發展勢頭
除了繼續擴大對中國石油出口量外,俄羅斯正在繼續推動向中國出口天然氣項目。拉佐夫表示,俄羅斯準備每年向中國供應約300億立方米的天然氣,兩國專家目前正在討論和解決一些細節和技術問題。
去年3月,俄天然氣工業公司(下稱“俄氣”)與中石油在北京簽署了兩家公司關於從俄羅斯向中國供應天然氣的諒解備忘錄。根據該協議,俄氣計劃修建東西兩條通往中國的天然氣管道(西線:俄阿爾泰共和國——中國新疆,東線:俄薩哈林——俄遠東地區——中國東北地區),從2011年起對華出口天然氣。
俄分析人士表示,該協議是普京送給中國“俄羅斯年”的禮物,他們對該項目今年在俄羅斯“中國年”期間得到落實充滿信心。
電力方面,俄羅斯統一電力公司下轄的俄聯邦統一電網公司董事會成員、基建部經理馬斯洛夫日前在接受俄新社記者採訪時説:“從俄羅斯遠東向中國東北輸電項目的一期協議已經簽署。”他還表示,目前俄方正在研究,如果該項目經濟效益前景良好,那麼俄方將把建設輸電線路所需的資金附加到中方所付的電價當中。
據悉,俄統一電力公司董事會會議2月9日批准了實施擴大對華電力出口項目的戰略。該項目是俄統一電力公司與中國國家電網公司2005-2006年間所達成協定的結果。俄方計劃通過擴大遠東地區的電力産能,分階段增加對華電力出口。估計建設從俄羅斯至中國的電力出口線路約需60億美元。
中國社會科學院俄羅斯東歐中亞研究所研究員吳大輝認為,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建立伊始,雙方就十分重視能源合作。隨著這一關係的不斷深入,兩國能源合作近年來呈現出多元化發展勢頭。以2004年10月普京總統訪華為起點,中俄能源合作進一步朝著互利共贏的方向發展。
他指出,儘管中俄能源合作並不順利,但值得欣喜的是,摩擦的出現並未降低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發展水平,高度的政治互信和兩國政府的高效導航,使這一關係在深度磨合中不斷向前推進。正如兩國領導人所強調的,無論國際風雲如何變幻,無論中俄各自國內發生什麼變化,雙方都將恪守《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所確定的方針和原則。
3 43億美元經貿大單落地
胡錦濤主席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增進兩國間的經貿關係,兩國希望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到2010年雙邊貿易額翻一番,達到800億美元
昨天中俄兩國簽署了超過43億美元的合作協議,項目涉及能源、高科技等領域。中國進出口銀行還同俄外貿銀行簽署出口買方信貸總協議。
近年來,中俄兩國貿易額連年遞增,2006年再創歷史新高,達到334億美元,比2005增長15%以上;俄羅斯企業去年對華投資項目為126個,投資總額達2300億美元;去年經商務部批准的中國在俄投資項目也有79個,中國對俄羅斯的非金融類直接投資總額已達4.7億美元,比2005年高出131.5%。目前,中國已成為俄羅斯第四大貿易夥伴,俄羅斯也成為中國第八大貿易夥伴。
另據俄羅斯《生意人報》報道,俄幾家主要銀行日前統計有關數據後發現,中國已成俄羅斯海外投資的第一大國,去年吸引俄資金近10億美元。
胡錦濤主席此行的目的,主要是增進兩國間的經貿關係,兩國希望在雙方共同努力下,到2010年雙邊貿易額翻一番,達到800億美元。另據了解,中俄兩國還將簽署一份政治文件,這是一份有關雙邊關係及國際問題的聯合聲明。
從中俄兩國的關係發展來看,雙方的經濟合作無疑是基礎,但要使中俄關係進一步深化,加強兩國之間的文化交流則是必需。互辦“國家年”這一活動,不僅是促進兩個大國民族文化有機融合的有效途徑,讓兩國人民加深相互了解,也為兩國構築長期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奠定牢固的社會基礎和文化基礎。
去年,在中國“俄羅斯年”活動框架內,共舉辦了300多場各類活動。俄羅斯共派了約500個正式代表團對中國進行訪問,其中有140個是副部級以上的代表團。僅在這一年之中,中俄兩國首腦就進行了六次正式會晤,中俄兩國地區間的交流也已經非常系統化;今年,190項活動無疑會讓俄羅斯“中國年”豐富多彩。24場大型專題活動和涉及能源、機械製造八大領域43億美元的合作簽約則更能讓開幕式異彩紛呈。
4 和諧大國關繫帶來新機遇
中俄兩國在能源和高科技等領域的一批大型合作項目的陸續啟動,標誌著兩國經濟合作已經跨越了以貿易為主的初級階段,邁進了範圍更廣、規模更大和層次更高的全面發展的快車道
11年前,中俄兩國建立了戰略協作夥伴關係;6年前,中俄雙方又簽署了《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如今,伴隨著中俄“國家年”的開幕,中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已經走上了新的高度。
在中俄兩國國家元首正式啟動2007年俄羅斯“中國年”活動之後,《莫斯科華人報》發表了題為“新發展帶來新機遇——祝賀俄羅斯‘中國年’隆重開幕”的社論。社論稱,2006年初拉開帷幕的中國“俄羅斯年”獲得了圓滿成功,而2007俄羅斯“中國年”的隆重開幕則必將這一兩國人民之間的友好交流活動推向高潮。
社論指出,中俄關係自1985年正常化以來,經過20多年的穩步發展,已經進入了政治互信、經濟互補和市場相連的新時代。中俄“國家年”活動是兩國友好關係發展史上的一件大事,它將對於進一步推動這一進程産生積極而深遠的影響。
經貿往來方面,中俄兩國貿易結束了大起大落的低位徘徊,雙方投資項目涉及資料開發、木材加工、家電、通信、建材等多個領域,特別是在能源和高科技等領域的一批大型合作項目的陸續啟動,標誌著兩國經濟合作已經跨越了以貿易為主的初級階段,邁進了範圍更廣、規模更大和層次更高的全面發展的快車道。
在俄羅斯聯邦委員會副主席尼古拉耶夫的眼中,俄中戰略協作夥伴關係是在互信互利的基礎上建立起來的,這是一種新型的國家關係。兩國本著平等互利、尊重文化多元化的原則發展雙邊合作,同時也積極推動上海合作組織(簡稱“上合組織”)框架內的合作。該組織現已成為地區乃至國際上的一個重要組織,它的不斷發展符合俄中以及所有成員國和平與發展的意願。
隨著中俄合作領域不斷擴大,蓬勃發展的中俄友好關係中,也暴露出一定問題。負責中國事務和具體籌辦“中國年”的俄羅斯外交部第一亞洲局參讚季諾維也夫和局長弗努科夫指出,目前雙方存在三個需要迫切解決的問題。一是所謂中國對俄羅斯的移民擴張問題;二是要在商品結構、投資領域和中小企業領域改善合作;三是要解決好中俄邊境地區的環保問題。
【相關鏈結】
中俄“夥伴關係”又一個十年
● 1996年4月,中俄兩國領導人簽署了《中俄聯合聲明》。《聲明》宣佈,中俄兩國決心發展平等信任、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
● 1996年6月24日至26日,葉利欽再次訪華,雙方共同宣佈建立“平等互信、面向21世紀的戰略協作夥伴關係”。從這年起,兩國總理每年會晤一次。
● 2001年7月16日,江澤民訪俄時與普京總統簽署《中俄睦鄰友好合作條約》,條約將兩國“世代友好、永不為敵”的和平思想和永做好鄰居、好朋友、好夥伴的堅定意願以法律形式加以確定。確定了中俄發展關係的基本原則。
● 2004年10月14日,普京總統訪華時簽署了最終解決邊界問題的《中俄國界東段補充協議》。
● 2005年6月30日至7月3日,胡錦濤主席訪問俄羅斯,雙方決定互辦旨在深化兩國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國家年”活動,以把頻繁有效的高層交往擴大到民間,夯實繼續穩定長期發展戰略協作夥伴關係的社會基礎。
● 2006年,胡錦濤和普京4次會晤,兩國議長、總理也分別舉行了會晤。
相關新聞:
俄中友協主席:舉辦國家年是俄中關係奠基之舉
俄官方報紙推出中國特刊迎接中俄國家年
責編:陳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