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時報》消息:23日,北京市高考各批次錄取最低分數線與考分同時出爐,而與此同時,北京市區教育考試部門未向記者證實任何關於“狀元”的信息,“狀元信息一字難求”。這意味著,今年北京高考將沒有官方證實的“狀元”。對這種不公佈狀元的做法,有論者給予高度評價,認為“從制度變革的意義上來看,不可小視”——“是一種在量變的意義上進行‘邊際調整’的制度變革行為”。(《新京報》6月24日)
的確,不再公佈狀元信息,體現了政府考試部門對於高考分數一種更理性務實的態度,而這樣一種態度無疑在一定程度上有助於緩解時下各種圍繞著“高考狀元”而進行的不正常渲染和炒作,但在承認這些積極作用的同時,對其意義,筆者以為,也不宜作過高的評價,如“制度變革意義”云云,在我看來,就顯得有些言過其實了。
首先,我想一個容易看到的事實是,官方不公佈,不等於社會就沒有獲得高考狀元訊息的渠道,並讓這些訊息迅速傳播。如在北京,就在考試部門對狀元三緘其口的同時,當地的理科、文科狀元的“謎底”——出自哪所學校、考分多少、姓甚名誰,事實上已同步公開見諸媒體;同樣,在今年宣佈不公開高考狀元的重慶市,官方的不公開也並沒有妨礙其文理狀元身份在民間的迅速披露,並廣泛流傳。
更重要的是,官方不公佈,更不意味著民間會就此放棄針對狀元進行的各種宣傳、炒作。如稍稍留意一下最近各大媒體、網站,就會發現,“高考狀元”都是最熱門的焦點話題,大量圍繞狀元學習心得、考試經驗、生活志趣的報道可謂“無微不至”、“無孔不入”,而狀元們所在學校、地方,同樣也大沾其光,被熱烈追捧。
由此不難看出,無論官方是否自上而下公佈高考狀元、排名,高考成績尤其高考狀元實際上都有一種自下而上的“自我炫示”功能———在學校、在地方政府,它意味著顯赫的學績、政績,因此絕無加以“掩飾”而不去大肆宣傳的道理。最近,廣東東莞橫瀝鎮政府出臺獎學方案:市級高考狀元獎10萬,考上清華北大獎50萬,就是這方面很好的證明;至於考生、家長,受“金榜題名”等應試情結以及待價而沽的現實需要的支配,大多當然也不會在意自己的被暴露、被宣傳。
而高考狀元所以有這樣一種“自我炫示”功能,顯然又是高考制度本身“統一考試,按分數高低依次錄取”決定的,換言之,既然高考制度內蘊了“分數決定一切”、“以分數論英雄”的考試、選拔邏輯,並且這一邏輯事實上關係著考生的前途與命運,以及學校、政府的業績,那麼,高考狀元作為考分的最大優勝者,成為這種制度下的寵兒,“萬千寵愛在一身”就是合乎邏輯的,也是不可避免的。
結論無疑很清楚,除非“分數決定一切”的高考制度做出根本變革,如取消統一考試,大學入學由高校自主選拔,或者雖然保留統一考試,但其考試分數不再是大學錄取的唯一絕對依據,否則,作為這一制度必然副産品的狀元炒作,就不可能根本遏制,考試部門不公佈高考狀元、成績排名之類的做法,即使不乏積極意義,但頂多也只能是權宜性的枝節修補,不可能有任何“制度變革”意義。
責編:孫帥